-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及服务状况(2019)
- 任其平 万增奎 王申连 崔诣晨
- 6333字
- 2021-04-23 18:22:06
第二节 研究思路
一 问题的提出
《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心态稳定和人际和谐、提升公众幸福感的关键措施,是培养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将直接决定数年乃至数十年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梦是否能够更好更快实现的问题。
国内外的研究显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令人乐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发达国家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服务理念、专业队伍、服务路径等方面都较为完备,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在体制机制、专业队伍和地区平衡等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所以,提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成为一项非常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国内外关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服务状况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真正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指导。这些研究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时代性、整体性和权威性。不少研究都是十年前甚至更早期的研究成果,不能真实反映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实际和当下中国的实际;不少研究限于研究视角,研究的是国外或本地区的极少样本,不能整体反映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全貌;不少研究限于资料的可获得性和调查范围的狭小,研究成果不具有权威性。
鉴于这样的思路,要做好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就必须对当下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状况进行有代表性的调查研究。具体来说,通过对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和服务状况进行调研,探索当今大社会背景下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水平、特征,揭示未成年人具有时代特征的积极心理品质,探讨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的服务特点,为进一步完善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提供依据。
二 调研目标
本课题选择我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进行取样。从经济、文化、教育等维度考虑,选定了北京、内蒙古、吉林、山东、上海、江苏、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西藏、陕西、新疆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样本地,尝试对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发展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状况及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相应提出建议,最后形成调查报告。本次调研的具体目标如下:
①抽样调查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②抽样调查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状况,
③抽样调查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点状况。
对于如何实现这次调研目标,课题组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表述。
(1)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目标包括:①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和各内容维度的差异;②探讨未成年人积极心理品质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③通过问卷,从学生自己的视角获取资料,探索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总之,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全面了解全国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提高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调查依据。
(2)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状况的调研目标包括: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状况及特点;②对全国中小学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置及服务模式进行总结,并探索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不足;③提出解决我国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总之,通过调查研究,为最终构建契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调查依据。
(3)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点状况的调研目标包括:①调查各站点的基本信息,包括工作人员信息;②调查各站点的服务信息和运营机制;③调查各站点的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总之,通过调查,对全国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点的机构状况、专业队伍组成、服务类型和质量、管理机制等形成基本了解,并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站点服务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
三 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的界定
本次调查的“未成年人”主要指中小学生,包括中职学校学生;所调查的“教师”指在中小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所调查的“站点负责人”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点的负责人。具体来说:
1.小学生指就读于调查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在校学生;
2.中学生指就读于调查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中学生,包括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的在校学生;
3.教师指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选样本地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
4.站点负责人指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选样本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点(或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的负责人。
(二)计划调查对象和方法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1)计划调查对象包括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共10个年级),共计71550个学生。
(2)抽样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分为省的抽样方案、自治区的抽样方案和直辖市的抽样方案。
省的抽样方案安排如下。每个省选择3个地级市抽样12所学校,共5400个学生。3个地级市包括省会城市和另外2个地级市(经济和教育条件一般的地级市1个,经济和教育条件较差的地级市1个)。省会城市抽选6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其中以进城务工子弟为主的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另外,2个地级市抽选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经济和教育条件较差的地级市至少选1所农村学校)。所选学校每个年级各选择3个完整班级(每班45人左右,实际人数以一个完整班级人数为准)。
直辖市的抽样方案安排如下。每个直辖市选择3个区抽样12所学校,共5400个学生。按照经济和教育条件很好、一般和较差选择3个区。经济和教育条件很好的区抽取6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其中进城务工子弟为主的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另2个区选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所选学校每个年级选择3个完整班级(每班45人左右,实际人数以一个完整班级人数为准)。
自治区的抽样方案安排如下。每个自治区选择3个地区抽样9所学校,共4050个学生。按照经济和教育条件很好、一般和较差选择3个地区。每个地区抽取3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所选学校每个年级选择3个完整班级(每班45人左右,实际人数以一个完整班级人数为准)。
(3)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基本信息问卷、心理健康量表和积极心理品质量表。
(4)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和量表测量,以班级为单位集中网上测验为主(网络条件具备区域),纸笔测验为辅(不具备网络条件的农村地区)。调查工作在一个月内完成。
2.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状况的调查规划
(1)调查对象指有代表性的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及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服务站点负责人,学校教师为300人,站点负责人为150人。
(2)抽样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式,分为教师抽样和站点负责人抽样方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抽样方案安排如下。每个省、直辖市选取24所学校,每个自治区选取12所学校。每个被选取的学校选派1名熟悉本校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专兼职教师参加座谈会。其中,在第一部分确定的被调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必须参加。
心理健康服务站点负责人的抽样方案安排如下。每个省、直辖市选取12个站点,每个自治区选取6个站点。每个被选取的站点选派1名熟悉本站点心理健康服务情况的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3)调查内容分为问卷调查内容和访谈内容。问卷调查内容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信息和心理健康服务站点的基本信息,访谈内容主要围绕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特色亮点等开展。
(4)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和集体访谈,以网上测验为主(具备网络条件区域),纸笔测验为辅(不具备网络条件的农村地区),调查工作在一个月内完成。
(三)调查内容框架
调查内容和工具分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及量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状况问卷与访谈提纲、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点问卷与访谈提纲。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及量表
为方便研究,本研究把未成年人的概念界定为中小学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个人特点信息。问卷信息涉及人口统计学、流行病学信息,其中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学校有关情况、学习成绩等多个项目。第二部分是心理健康相关行为调查,包括未成年人自己认为的影响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人际关系、学习、青春期、心身、成瘾、品行、人生观等问题。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采用华东师范大学修订出版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该量表适用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测查,它共有八个维度:学习焦虑、人际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惧倾向和冲动倾向。第二个部分采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该量表包括创造力、求知力、思维和洞察力(简称洞察力)、真诚、执着、爱、友善、领导力、合作力、宽容、谦虚、持重、心灵触动、幽默、信念希望15项积极心理品质。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及服务状况问卷与访谈提纲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及服务状况问卷主要包括四个内容模块,即基本信息模块、条件保障模块、服务状况模块和专业成长模块。基本信息模块主要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基本信息情况,条件保障模块主要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保障情况,服务状况模块主要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专业成长模块主要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情况。
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服务状况,本研究对被选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访谈。访谈提纲围绕基本信息、取得的成功经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自己的希望和建议等维度设置4~6个半结构式问题,通过面对面交流,获取真实信息,做好录音,并于访谈后做进一步的质性分析。
3.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点问卷与访谈提纲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点调查问卷由站点基本信息、人员信息、专业服务信息、管理运营机制信息四个部分组成。站点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站点的工作场所、主管单位、挂靠单位等信息;人员信息主要包括人员的性别、年龄、职称、学历专业、薪资待遇、心理咨询专业资质、受训情况、督导情况等信息;专业服务信息主要包括站点的服务对象、心理服务形式、服务频率、服务对象的心理问题等信息;管理运营机制信息主要包括站点的经费来源、规章制度、志愿者管理、对外宣传等方面的信息。
为了更深入了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点状况,本研究对被选定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点站点负责人进行访谈。访谈提纲围绕服务站点信息、工作特色和成功经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自己的希望与建议等维度设置4~6个半结构式问题,通过面对面交流,获取真实信息,做好录音,并于访谈后做进一步的质性分析。
[1]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
[2]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3] 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7).
[4] 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09.(1).
[5] 俞国良,李天然,王勍.中部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5.(4).
[6] 李天然.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新特点与自我抽离的关系[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6:37-48.
[7] 傅宏.江苏省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蓝皮书:2008[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8] 俞国良,董妍.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12.(6).
[9] 廖彩之.城市化背景下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11).
[10] 路洁,刘俊娜.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教育策略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2).
[11] 卫萍,许成武,刘燕,郭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教育策略[J].教育实验与研究.2017.(2).
[12] 张阔,林静,付立菲.青少年网络成瘾机制的交互系统模型[J].心理研究.2009.(2).
[13] 《2016年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心理成长指数白皮书》发布[R].中国教育报,2017年5月18日。
[14] 俞国良,李建良,王勍.生态系统理论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18.(9).
[15] 李智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状况调查及体系建构[D].苏州大学,2010:20.
[16] 俞国良,李天然,王勍.中部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5.(4).
[17] 邓林园,马博辉,伍明明,王工斌.不同专业背景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现状对比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4.(3).
[18] 陈永胜.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0.(6).
[19] 沈之菲.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3.(3)下.
[20] 裴娜.浅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吉林省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8).
[21] 温小珍.广西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国培”中西部骨干教师(心理健康)培训项目的调查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4.(12)上.
[22] 刘怀明,伍建清.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性条件现状调查——以四川省资阳市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4.(12).
[23] 李智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状况调查及体系建构[D].苏州大学,2010:21.
[24] https://www.who.int/mental_health/maternal-child/en/.
[25] https://www.nami.org/Learn-More/Mental-Health-By-the-Numbers.
[26] 〔美〕默里·莱文,道格拉斯·D.珀金斯,戴维·珀金斯著,杨莉萍译.社区心理学原理:观点与应用(第三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20-21.
[27] Stunley B.Baker.School Counseling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2nd ed.)[M].Prentice Hall,Inc,1996:369-371.
[28] Kieling,C.,et al.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Worldwide:Evidence for Action[J].Lancet,2011,(9801).
[29] Ministry Reports:Open Minds,Healthy Minds. Ontario’s Comprehensive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s Strategy[EB/OL]. http://www.health.gov.on.ca/en/public/publications/ministry_reports/mental_health2011/mental health.aspx,2011-06-22/2011-11-02.
[30] Rothon,C.,et al.Family Support,Community “Social Support” and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A Longitudinal Study in England[J].Social Psychiatry &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2012,(5).
[31] Stormshak,E.,et al.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Promoting Early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Adaptation:Family-centered Intervention in Public Middle Schools[J].Child Development,2011,(1).
[32] Kenneth W.Merrell,Ruth A.Ervin,& Gretchen Gimpel Peacock.School Psych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Foundations and Practices[M].The Gulfford Press,New York,London,2012:118-122.
[33] 俞国良,王勍.比较视野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发展路径[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5.(2).
[34] 李智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状况调查及体系建构[D].苏州大学,2010:11.
[35] 李智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状况调查及体系建构[D].苏州大学,2010:12.
[36] Atkins,M.S.,Hoagwood,K.E.,& Kutash,K.,et al.Toward the Integrationof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in Schools[J].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in Mental Health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 Research,2010,37(1-2):40-47.
[37] Lendrum,A.,Humphrey,N.,& Wigeslworth,M.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Learning(SEAL)for Secondary Schools:Implementation Difficult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for School Based Mental Health Promotion[J].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2013,18:158-164.
[38] 王建平.学校教育咨询室:日本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J]外国教育研究.2006,(3).
[39] Puolakka,K.,Haapasalo-Pesu,K-M.,& Konu,A.,et al.Mental Health Promotion in a School Community by Using the Results From the Well-Being Profile:An Action Research Project[J].Health Promotion Practice,2014,15(1):44-54.
[40] Chapman,R.L.,Buckley,L.,& Sheehan,M.,et al.School-Based Programs for Increasing Connectedness and Reducing Risk Behavior:A Systematic Review[J].EducationalPsychology Review,2013,25(1):95-114.
[41] 马云荣,王建平.美国中小学的心理咨询和社会服务[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3).
[42] 曹智荣.国外青少年社区心理健康促进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09.(2)下旬刊.
[43] 李敏.澳大利亚两大心理健康服务组织简介[J].基础教育参考.2005.(2).
[44] 曹智荣.国外青少年社区心理健康促进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09.(2)下旬刊.
[45] 姜峰,王建刚.加拿大安大略省“提高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计划”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3.(7).
[46] 曹智荣.国外青少年社区心理健康促进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09.(2)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