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父母的爱却换来孩子的恨
为何父母的爱却换来孩子的恨?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但是要搞明白事情的原委,可能就需要一本甚至几本书的篇幅,因为里面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如孩子的感恩教育问题,父母的学习和成长问题,社会的价值观导向问题……现在有很多人关注这个方面,我就简单地回答一下。
一、假爱说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爱的本质是什么,爱的能力又是什么?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呢?因为我发现,有一些父母,他们对孩子的爱不是真爱而是假爱。
1.假爱之焦虑
假爱是因为自己焦虑、人格不健全、心理不成熟,而过度地把心理压力和焦虑转嫁给自己孩子的一种爱。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皇帝不急,太监急”。在学业中,孩子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压力很大,并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过不去,但是父母着急在前头了,每天催促着孩子写作业、上补习班等。这就是父母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够,让孩子承受压力和焦虑的行为。
当父母给孩子施加压力时,父母肯定不会说:“爸爸妈妈受不了啦,你赶快帮爸爸妈妈调节一下心情吧,你如果不好好学习,拿不出一个好成绩,爸爸妈妈晚上就又睡不着觉了。”每个人都有防御的本能,父母也不例外,父母会这样说:“你要好好学习,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会连工作都找不到。凭你的水平,应该能拿到好成绩!”孩子应该拿到好成绩,这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孩子在学业上的压力往往是父母带给他的,而不是孩子自己感受到的。
父母没有能力处理自己的育儿焦虑,就把这种焦虑转移给孩子,并且还是以爱的名义,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假爱。
2.假爱之恐惧
很多父母实际上是没有安全感的。没有安全感的父母,只要孩子离开自己超过3米,就会感到恐惧;没有安全感的父母,会把孩子牢牢地控制在手里,不允许孩子有那么多的朋友,不允许孩子去远方,甚至会翻看孩子的日记本。没有安全感的父母,害怕孩子会受伤,害怕孩子会吃亏,对孩子的行为充满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自己,觉得人格尊严被践踏,于是亲子之间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冲突,有一些父母还高举着爱的大旗——“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父母不会害你的!”
这其实是一种假爱,因为父母自己恐惧,自己没有安全感,就对孩子进行控制,把孩子像个玩具一样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3.假爱之理想自我
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自我,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在父母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父母都有可能这样想,那些不懂爱的父母更加有可能了。
父母没有成为钢琴家,没有成为舞蹈家,没有成为诗人,但他们想让孩子来完成自己的梦想;父母没有成为彬彬有礼的人,就想让孩子讲礼貌。这就是假爱。为了让孩子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父母还会给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
以上就是三种假爱,要讨论清楚真爱的本质其实并不容易,在这里我们先说假爱,以给大家一些思考和启发。
二、怨恨之源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我冷”。有个同学上学穿着鼓鼓囊囊的羽绒服,里三层外三层地包着,大家一见到他就觉得很搞笑,说:“你怎么穿这么多呀,很冷吗?”同学回答:“不冷啊,我妈妈觉得我冷。”
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我饿”。我们在上班,看到一个人在呕吐,一问原因,吃多了,就说:“吃这么多干吗呀?”同事回答:“我妈妈好久没见到我,做了好多菜,她一直觉得我饿,一定要让我多吃,我也不想妈妈不开心,所以我就吃多了,结果就吐了。”
妈妈的这种行为是不是爱?是爱!有时候这种爱还会让我们很感动。我曾看到一个情形:一只小狗卧在主人的旁边,主人用手摸了小狗的头,之后就把手放下了。那小狗就把主人的手拿起来再放到它头上,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这只小狗就已经对主人完全依恋,离不开主人了。这个主人见到谁都会骄傲地说:“你看我家的狗多听话!”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爱又何尝不是这样?孩子已经完全离不开父母了,孩子已经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孩子这时不恨父母恨谁?但是有些恨并不是完全值得理解和原谅的,有些恨其实是可以不存在的。
有一群孩子经常一块儿玩,其中有一个孩子家境很好,另一个孩子家里很穷,父母没本事,这个孩子就总是唉声叹气,怨恨自己的父母无能。
他怨恨自己的父母,但这是父母的过错吗?不是,因为父母也有自己的人生机遇,也许有人会说父母没有把他引导成一个感恩的孩子,这是父母的错。理论上是这样,但即便是个孩子,也应该有对自己人生负责的能力。
以前的你做不了主,而以后的人生,日子要怎么过,是你自己决定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幸福的第一责任人。过去父母也许做得不对,但我们能做得更好!现在有很多年轻父母就做得很好,他们或许是上一代父母教养不当的受害者,但他们知道自救而不是哀怜、怨恨!他们是醒悟的一代,他们更愿意学习怎么育儿,更愿意给自己的孩子足够的人格心理空间,更愿意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如何看待孩子犯错误
作为父母,如何看待孩子犯错误?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这里我再来回答一下。
一、要允许、接受孩子犯错误
孩子犯错,怎么定性?孩子的心理发育和心理成长,处在一个特殊的关键时期。他不是一个具有完全独立的心理、行为能力的人,对于他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偏差,我们应该持有接受的态度。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把他当成一个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来对待。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孩子不犯错,那很可怕。试想孩子在心理成长的时候,为了保证不犯错,不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在模仿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整天只是小心翼翼地做一些安全的、有把握的事情,这种情况是不是很可怕?
我们来看看孙悟空的成长,给家长们一点启示。
我们常说孩子是“熊孩子”“毛孩子”,孙悟空可能连熊孩子都不如,他是个“猴孩子”“猴崽子”,而且比一般孩子更经常犯错、更不听管教。在孙悟空的成长过程中,观世音菩萨和如来佛祖主要承担管教任务。他们不管孙悟空犯多大的错误,从态度上都认为作为猴子犯错是很正常的,从来没有“这猴子怎么犯错了”这样的心理。每一次孙悟空惹了麻烦,找观世音菩萨帮忙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其实早都知道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你的孩子遇到困难不找你,说明你作为父母是失败的。如果父母问这样的问题:“父母脾气暴躁,孩子情绪化,懒得和父母沟通怎么办?”问这个问题的父母不觉得惭愧吗?父母先不要脾气暴躁,要先学习,先成长。允许孩子犯错,这是我们为人父母者应该有的态度。
二、以爱为前提、以成长为目标的善意的惩罚
孙悟空大闹天宫,大言不惭地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就相当于中学的孩子向校长叫板:“校长轮流做,今年轮到我。凭什么你能做我就不能做?”闹得整个学校不得安宁,最后校长没办法,只好把他父亲请来了。
孙悟空的“父亲”是如来佛祖,他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心中没有恨意,他以善良的心态,把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现在就相当于把他孩子关在家里一个星期,哪儿也不能去,也不能看电视。关了一段时间,观世音菩萨来了说:“这也不是个办法。”如来说:“那你说怎么办?这件事情你来解决。”观世音菩萨说:“我听说东土大唐有个取经人,干脆让他到时候跟着这个取经人去学习和成长好了。”这像不像我们的家庭生活?孩子犯错了,父亲负责惩罚,把孩子揍了一顿,然后把他关了起来,而母亲则负责找出路调停。
孩子犯错了,父母就一顿揍,孩子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挨打,而且挨打让他接收到的是父母的恨。而孙悟空,即使在这个过程中被惩罚了,他感受到的只是一种威严和敬畏,他没有恨。因为父母打孩子的时候一副凶狠模样,但如来佛祖没有,他只是管教,他对孙悟空的处罚不带恨意。
孩子犯错是不可避免的,犯错不要紧,能不能利用犯错而使孩子得到成长,这才是最重要的。孙悟空一次次地犯错,观世音菩萨一次次地引导,一次一次地陪伴他成长,最后孙悟空已经把取经变成了一种理想和使命。而很多父母在孩子一犯错时就批评一通,他们一点耐心都没有,更不用说陪孩子成长了。
三、成立“犯错基金”,为孩子在成长中因体验而犯错误带来的后果买单
孩子的成长是体验,体验是重要的,但很多时候他体验10次,有8次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心理准备,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体验而犯错误带来的后果买单。比如,我们可以为孩子成立一个基金,这个基金的名字就叫“犯错基金”。
以我自己为例子。我的女儿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她妈妈在做菜,她跑过去就说要帮妈妈端菜。妈妈说,不要动,搞乱了怎么办?我当时恰好看见,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就立刻叫停她们进行开会。我问,盘子多少钱?妈妈说,20块钱。我又问,菜值多少钱?妈妈说10多块钱。如果女儿端盘子,把盘子摔烂了,妈妈要打扫卫生,打扫卫生假设用20分钟。20分钟时间,加上20块钱的盘子,加上10多块钱的菜,等于女儿的犯错,等于女儿有了一次帮妈妈端菜的良好劳动体验,等于女儿拥有自己参与生活的快乐。
人生是一个体验的旅程,体验就会犯错,孩子犯错本是自然而然的事,但由于父母在思想上没有接受孩子犯错的天性,所以就导致了一系列不合理的认知,从而产生了不理性的行为。所以我们需要强化父母的思想,让父母意识到孩子犯错误是应该的,是孩子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既然现在社会上有扶贫基金、环保基金、慈善基金,为什么家庭就不能成立一个“犯错基金”呢?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理查德·泰勒曾用心理账户来分析行为,采用一种内在的控制机制,如今许多家庭都用这套机制来评估、调节和处理家庭的预算。泰勒指出每个人都会使用心理账户,只是有的人不自知而已。当父母为孩子准备一个犯错账户时,在思想上父母是默认这个犯错账户存在是必然的,在行为上父母不会因为这笔账户的花销影响到其他生活花销,自然也会容易接受孩子的犯错行为。
犯错基金的钱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一是孩子的压岁钱,占总额的10%~30%,第二、第三个渠道是爸爸和妈妈的各自工资比例的5%~10%。如果有两个孩子,就要有两份基金,不要放在一起,可以整体加入基金,但一定要分账户的。
孩子害怕夜晚怎么办
孩子害怕夜晚怎么办?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我的害怕经历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开始是不知道害怕的。慢慢地我们懂事了就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怕,什么时候不应该怕。比如,我们跟着大人走到一个偏僻的小路上。大人说,这个地方很少有人走,这时我们就会感到怕。夜晚我们睡觉的时候,妈妈会说:“宝宝快睡觉啊,不睡觉的话,等一下就会有大灰狼出来找你!”这时我们也会感到害怕。
记得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晚上爸爸要算账,让我到邻居家去借算盘。于是我就硬着头皮,从自己家大门口出来,以最快的速度跑到邻居家。当跑到邻居家门口看到人家的灯光时,才不再害怕了,然后气喘吁吁地对邻居说:“我爸……要借……算盘用!”回去的时候,我一边快速奔走,一边吹着口哨,这样好像自己就不怕了。
通过自己的经历,我得出一个经验: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肯定有一些本能的害怕,这种害怕可以保护我们自己。当我们在社会中慢慢地成长,听说了一些事情,也接受了一些教育,由此就衍生了一种社会上的怕。但不管哪一种怕都可以使我们做事时不那么造次,可以让我们面对可能的危险时做一些防御。
二、孩子的“怕”不是问题,我们对待“怕”的态度和行为才是真正的问题
怕,不见得是坏事。重要的是当我们发现孩子怕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这个态度就是:孩子害怕是正常的事,害怕是成长过程中非常正常的烦恼。
比如,我们小时候经常会想:我是不是被人喜欢呢?我们班的老师怎样看待我呀?如果我学习不好大家是不是就不爱我啦?爸爸妈妈吵架是不是因为我的原因呀?晚上我一个人睡觉,万一有大灰狼进来吃我怎么办呢?……这些都是成长的烦恼,都是正常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是时间的问题,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也就没有问题了。就像青春期时,我们总是担心被自己心仪的人看到自己的一些丑事。但是过了几年,也就不再思考这个问题了,这种担心就过去了。
既然事件本身不是问题,那是什么造成了问题呢?是我们的态度造成了问题。比如,一个孩子尿床了,这是他生理上的反应。其实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经历,但是他妈妈却不能容忍:“都这么大了,还尿床,真是一点出息都没有。”这时孩子就会自责,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失败了,怎么就管不住自己。这就是妈妈的不接纳让孩子产生了挫败感。
三、父母要对孩子的恐惧、害怕给予足够的接纳,不断地促使孩子建立安全感
有不少人问,孩子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怎么办?
这其中有生理性的原始恐惧,还有他可能知道一些事情,认为天黑了会有怪兽,或看了电视、听大人讲了可怕的故事等,内心有恐惧感。
这时,我们首先要告诉他,害怕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会害怕,爸爸妈妈也会有害怕的时候。害怕时我们会陪着他,等他长大了就不怕了。对孩子的恐惧、害怕给予足够的接纳,这样就能不断地使孩子建立安全感。
安全感的教育有时比能力的教育还重要。很多时候,家长对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很重视,但是却忽略了安全感的教育,甚至还破坏孩子的安全感。本来这件事是小事,过两年就好了,可能因为我们的不良干预,让小事变成了大事。
孩子不愿上学怎么办
一、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上学
青少年在心理发育和成长过程中,不敢面对某些情景时,就有可能采取不想上学的逃避行为。从原因来看,逃避行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逃避学习
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太好,不想写作业,不想去学校,于是就回家跟父母商量,他不想上学了。
2.逃避人际关系
这里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三种: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比如,在学校里和老师“杠”起来了,学生觉得老师总是针对自己,他不喜欢这个老师,就不愿意去学校。或者同学关系不好,他觉得在学校里不能融入别人的圈子,其他人都不愿意和他来往。或者亲子关系紧张,比如,父母亲经常吵架,孩子觉得很烦,没有心思上学了。
3.个性使然
个性孤僻、自卑的孩子,总觉得大家不喜欢他,觉得自己没价值,觉得自己没有用。自傲的人在学校里总是看不起别人,谁都瞧不上。自卑和自大都会导致不合群。
4.特别事件
孩子不上学了,有时可能是在学校发生了欺凌事件,比如,他被别人打了,或者原来志在必得的一个目标没有实现,或者没有被选上班长,产生了心理创伤。
二、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要知道,我们被别人侮辱了,一样会暴跳如雷;我们被别人不接纳、被别人孤立时,一样会觉得不知所措;我们被别人看不起,也一样会有不良的行为反应,更何况孩子呢?
这些都是孩子在心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正常事情,但是其中有一些人就过不了这关。
很多老师、家长会把它看成是道德问题、心理问题,很少有人从适应能力的角度来看待。其实在心理发育和心理成长中,提升积极的品质,提升亲子关系相处的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伴随着适应能力。
逃避背后折射出来的就是我们在适应能力上的教育不够。家长和学校都没有主动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孩子是未成年人,他的心理不够成熟。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敢面对问题时,他要怎么跨过这个坎呢?就是父母要给他鼓励,要帮助他,让他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当一个人有价值感的时候,他会落落大方,会积极适应环境,会在人群中主动表现自己。他主动适应,不会因为自己胖而不去锻炼,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不想去上学。
如果孩子遇到问题,父母没有及时地给予关怀与帮助,有些孩子就会选择逃避。孩子一提不想上学父母就帮他休学,也并不问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孩子逃避了一次之后,就会享受到逃避的利益——这样就可以不去面对了。
孩子休学之后,就把自己关在家里打游戏,久而久之,孩子的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弱。
凡是出现这类问题的孩子,我们大都能够推测他们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所营造的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他们的父母营造的环境,一定不是一个合适的环境,一定是很少让孩子确定自己是有价值的环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产生适应障碍问题,其实父母和老师都是罪魁祸首。因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对孩子进行自尊教育、自信教育,没有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孩子骨子里充满了自卑,他不敢面对任何的否定、任何他需要挑战的东西,他只有逃避。这种逃避的孩子,就是适应障碍的孩子。
三、面对问题,家长怎么办
面对孩子的逃避,家长该怎么做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做。
1.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价值、有自尊
不管用什么方法,如果你让他觉得他是有价值的,你的教育就成功了。因为当一个孩子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时候,他的自尊就建立起来了,他一辈子都将可能是一个有自尊、有自我的人,所以他遇事不会逃避,不会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
2.让孩子经常感受到做人的快乐
如果父母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家庭中、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做人的快乐,这个父母就是失败的。当孩子尝到做人的快乐时,他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他就会产生好奇心,他一定是一个敢于去尝试、愿意去付出的人。
3.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味道
有很多孩子很可怜,从小到大,父母从来没有让他们尝过成功的滋味。他们不知道成功是什么,所以他们遇到事情只有逃避,不敢去面对。孩子做好了一些事情,常常会期望得到大人的认可。“妈妈,你看我又钓了一条鱼!”“妈妈,你看我很能干,我帮你浇花。”结果妈妈说:“一边儿去!这还轮不到你干呢,有妈妈在,做作业去!”可是孩子在做作业中尝不到成功的快乐,父母又不让他们在生活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样的孩子觉得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教育的根本是人格的教育,是心灵的教育。父母今天提出那么多孩子的问题,却没有想过如何让孩子因为自己而改变,没有想过如何让他感觉到被爱,让他感觉到自己有价值,让他觉得自己是值得享受美好人生的。
父母需要学习和成长,而不只是用方法去搞定自己的孩子。父母要学会自我检讨,而不是只会找孩子的问题。
如何应对愤世嫉俗的孩子
关于“如何应对愤世嫉俗的孩子”这个问题,我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孩子“愤世嫉俗”的原因是什么
愤世嫉俗是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文化、人情世故有一种讨厌。“嫉”是厌恶的意思,“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
对“愤世嫉俗的孩子”应该这样理解:有一些孩子在心理发育和心理成长的过程中,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中,缺少一种教育,所以他们看不惯一些东西。看不惯的背后,其实是没有融入。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需要和这个社会融为一体。如果没有融入,他们就没有办法去享受这种社会文化以及约定俗成的价值观所产生的规则。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不学礼,在社会上做人做事,就不能立足。为什么说“不学诗,无以言”呢?因为如果我们对人情世故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利。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懂得人情世故。懂得人情世故本身就是一种学问。孩子愤世嫉俗,甚至是愤怒于这种人情世故,可能是父母缺少了对孩子这部分的教育。
一个孩子在小时候,如果父母领着他多去走亲戚,让他多参与生活中的人情世故,可能会更有利于他的全面健康成长。当他长大了,就不会因为不能融入而不能接受,继而由于不接受而产生对抗。“对抗”表现出来的就是愤世嫉俗的行为了。
这里提醒父母,不光要在生理上保证孩子发育成长,还要保证他们在认知上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独立的人格,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在文化上,也就是人情世故上对他们进行教育。
二、面对“愤世嫉俗的孩子”我们怎么办
我们要从四个方面来下功夫。
第一,接纳而不是打压。
当孩子表现出愤世嫉俗的行为时,我们要选择接纳而不是打压。如果打压,他们会越走越远。
第二,让孩子多体验、多经历人情世故。
从心理学来讲,愤世嫉俗的孩子是社会适应能力不良。从文化层面来讲,其实就是在文化教育上缺失了,所以才造成很多孩子不能够融入现今的文化,而产生格格不入的表现。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多体验、多经历人情世故。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发现,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有人情存在,之后他们就会渐渐地融入进去。
第三,与时俱进,学会尊重。
我们的文化在不断进步,科技也在不断地革新,与此同时,我们的心理文化其实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以前我们认为的人情世故现在可能慢慢淡了,但并不代表它消失了,还有新的文化会产生。我们要相信年轻人会改变,他们是文化革新的一个推动力。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一些想法和认识,因为未来要靠他们去形成新的人情世故,未来的文化是由他们去建造的。
第四,从社会层面建设积极文化。
我们要有意识地去积极地影响这些愤世嫉俗的孩子,而不是消极地否定他们。我们从事教育、文化、心理学工作的人,都应该有这种责任,为共同建设社会的积极文化而努力。
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容易出人头地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把“出人头地”做一个定义。
出人头地,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说。第一个方面就是他比较上进,比较努力;第二个方面就是他取得了我们社会普遍认为的成功,比如说,赚到钱了、考上名校了等;第三个方面就是他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有了这三个方面的定义,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
穷人家的孩子是相对于经济不困难家庭的孩子,那这个相对成功的比例是不是就是穷人家的孩子比较多呢?
这是不一定的,只不过我们对于穷人家的孩子能够有出息会有更多的体会与关注。相比正常家庭的孩子,穷人家的孩子能够获得社会上的成功和认可,会在人们心理上形成一个巨大的落差和体验,这类人也更容易被人关注。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和讨论一下为什么穷人家的孩子容易出人头地。
一、成就动机
从成就动机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向上的动力,就是所谓的“人性向善,生命向上”。
除了普遍性的生命向上的特点,穷人家的孩子在成长动机方面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穷人家的孩子自觉性要比其他的孩子强。因为从小耳濡目染看到父母受的苦,看到自己家庭经历的变迁,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自觉。“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文化熏陶”,穷人家的孩子,不用跟他说要吃苦,要努力奋斗,他只要看到父母把辛辛苦苦挣到的钱供自己读书,他就不自觉地形成一种“我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要好好读书”的意识。
第二,穷人家的孩子有一种强烈愿望,想要摆脱现在的生活。“知识改变命运。”穷人家的孩子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要么刻苦读书,要么很小的时候就远走他乡,打工挣钱。他们都想摆脱命运的束缚、现实的困境。
第三,穷人家的孩子责任感强。他们的责任感就是:我要承担起家族的责任,我要挑大梁,我要改变我们家的命运。
第四,穷人家的孩子背后有一种期望。这种期望是父母殷切的期盼,相对来说是和富人家的期望不一样的。
二、人格独立
出人头地的人,是上进的人、成功的人、幸福的人。他们往往在人格的独立性上比较强,什么事都回家征求父母意见的人,怎么会幸福呢?
穷字包含了几个方面:第一,经济上的贫穷,家里没有钱。第二,社会地位低,家里人被别人看不起,等等。
所以,穷人家的孩子包括物质贫穷和精神价值贫穷。
有一句话叫“天塌下来有高个儿的顶着”。如果家里没有“高个儿”的,没有顶梁柱怎么办?只能自己当顶梁柱了,所以穷人家的孩子会过早地独立,这种独立,不光是社会自我的独立,还有心理人格的独立。
“好人”“乖孩子”易抑郁是真的吗
“好人”“乖孩子”易抑郁吗?这个问题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压抑和抑郁的关系
有些人心里藏不住事,一有事就表达出来。表达的方式有健康的,有不健康的。向别人诉说、唱歌、跳舞、旅游、写日记等,这些都是健康的方式,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同时又能够释放自己的压力。有些人用的是不健康的方式,比如,酗酒、赌博、性成瘾,或者是一些暴躁发怒、破坏性的行为等。不健康的方式就是伤害自己和伤害他人的宣泄情绪的行为。
还有一些人不太擅长去表达,甚至不表达,就是不倾诉,生闷气。这种人把情绪压在心中,就相当于任由家里的垃圾腐败、变质,而不去处理。心理上的情绪也是一样的道理。容易压抑的人往往是被动型的个性,他们常常积攒了一些不好的情绪,导致情绪变异,就容易抑郁。
二、“好人”和“乖孩子”的模式
“好人”的模式是什么?“好人”的模式首先就是内归因。当他遇到问题的时候,倾向于去为别人考虑,而不会为自己考虑。说通俗一点就是:不爱自己,不懂得爱自己,喜欢“妄自菲薄”。遇到了问题总是认为“我做得不够好”。内归因的人就会产生内疚,内疚会演化为自责,最后甚至会发展成自虐。
从来不让别人帮助消化,也不去积极地消化,这种方式就是“好人模式”。“好人模式”就是有苦自己咽。但是如果内心积压了太多负面情绪,心理的免疫力不足以把这些痛苦、担心、内疚都消化掉,人就会抑郁。
三、“好人”和“乖孩子”是如何造成的
以前我给一个抑郁症患者做咨询,他从来不允许自己干坏事、做错事。一旦做错了事、干了坏事,他就会自虐。这类人很容易得抑郁症。
那么我们怎么帮助这类人呢?第一,允许自己不够好;第二,允许自己犯错误,不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耿耿于怀;第三,允许自己麻烦别人。
当然了,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去分析,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变成“乖孩子”呢?原因之一是他们身边的大人“不乖”。他们身边的大人有时候没有德行,没有心理的资本,甚至人品极差,就是自己做错了事不承担,然后责怪于孩子。孩子为了讨好父母,避免自己受到伤害,时间长了以后就变成“乖孩子”了。
“好人”“乖孩子”是身边的环境造成的。身边的环境不允许他们造次,不允许他们乱来,不允许他们天真烂漫。所以他们就只有做个“好人”,做个“乖孩子”,他们是值得我们同情的。
“这个小孩为什么坐不住呀?为什么总做小动作呀?”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其实孩子坐不住就是因为大人们很多时候在压抑他们,他们就要在其他时候反弹。孩子一切的神经症的症状,包括抑郁、恐惧等,多半是因为被过度压抑且没有释放造成的。这样的情况往往发生在那些不健康的家庭氛围中,发生在不和谐的校园环境里。
“乖孩子”的背后,可能有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有一个该被“修理”的父亲或母亲。我们身边如果有这样的孩子,要对他们更加地同情和敬重,因为他们承担了很多压抑,他们也没有权利和能力去释放,只有默默地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