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社会的各方面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故对旅游的文化背景和生态背景进行一一解读,很有必要。
一、旅游景区的开发心态
当下基本上所有的旅游公司和旅游景区开发公司,都尽力地打造完美的5A级景区,并进行大量的土地改造和经济投资。比如河南焦作,以前生产煤,现在以太行山为依托,耗巨资打造出一个旅游风景区——云台山,各种管理服务都完备,各种硬件设备都齐全,各种景点都精雕细琢,但这还是不够极致和完美。
为何不够?从心理旅游的视角来看,这些景区还是把旅游活动当成了流水线,上山坐缆车,游客轻松到达山顶,然后访亭台阁楼,游湖中小船,观瀑布,瞰峡谷,累了饿了有餐厅饮食服务,游客们基本上走马观花游览一通、拍照一圈,从头参观到尾,结束了就身心疲惫地踏上归程。这类性质的旅游,实质上像是工业流水线上的旅游设计。如果预先设想去某个景点进行一次完美的游玩,给它设定的旅游体验分数为100分,而现在经过人工安排的同一个景点的旅游体验,就只剩下了50分,100分变成50分,但是大家都还挺满意,旅游之后的感想就是心情还不错,总比待在家里宅着强。但实际上他们去这个景点游玩的体验完全可以再进一步。
但为什么开发商开发出来的景区大多数都达不到100%体验呢?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将游客的心理体验性摆在首位。有一些景点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心理体验,比如说爬华山,爬到了一些陡峭险峻的地方(古代道士和习武之人云游攀登的险地),开发之前没有绳索,也没有任何的安全护具;后来景点开发之后,安装上了万无一失的护具,能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这是很好的人文关怀和安全意识,但是游客真正想要的内心刺激的那种体验就会失去一大半。现在也有很多开发商开始兼顾安全保障和感官刺激,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能在安全的防护下让游客体验到高空漫步或者高峰攀爬的刺激,这也大大地提高了旅游项目的心理体验价值。比如说张家界景区依山而建的高空玻璃栈道,站在这个玻璃栈道往下看,那种心理体验就比在一般的景区要强烈,同时生理上也会有腿软心悸的感觉,事后还久久难以忘怀,可能会记住一辈子。这种旅游才会有意思,所以开发景点时就得做出一些让游客的内心发生变化的刺激项目,内心受到刺激的话,生理也会产生反应,这是具身的。
心理的体验是伴随着生理的感官刺激产生的,且心理的体验又促进和加深生理的体验。外部的环境越美或者越险峻,游客感官受到的刺激越强,身体就会越分泌一些调节情绪和心理体验的物质,进而心理就越兴奋,心理越兴奋的话,生理的感应也会越强烈,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人越是在内心情绪被高度唤醒的状态下,就越有那种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效应。举例而言,暧昧阶段的一对男女携手旅游历险,因为双方内心本来就有一种爱的朦胧体验,双方身体都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再加上美景和险境对视觉和触觉的刺激,身体分泌多巴胺的速度更快了,进而刺激双方的内心,这样处于内心极致体验的双方不仅仅觉得风景美不胜收,还会觉得眼前人也魅力无穷。所以,旅途的心情,在某种程度上是受旅游同伴的影响的,和对的人一起去看美的景,这样才最有意义。
二、与心旅伴相关的生态心理学的四个维度
心旅伴是离不开生态这个背景环境的,人在旅途中的心理状态研究,其实也是以生态心理学作为背景的。
今天我们从生态心理学的四个维度来探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身体(生理)、人与自我(心理)。借助这四个维度,能全方位解读心旅伴。
(一)社会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人与社会,包括游客在旅行中的人际关系。如旅行的同伴是自己很珍视的人(可以是亲人、恋人、好朋友),那么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人际环境就会让人感到身心上的安全和放松。反之,如果参加跟团旅行,团里有一位成员经常状况不断,要么是迟到,要么是单独行动事后还要大家等他,要么是这位团员经常跟别的游客发生口角摩擦,那么在这次旅途中,整个旅行团的成员都不会有太好的心情,更加不会有太深的旅游感悟。而万一带队的导游是比较善于影响群体氛围的,可能还会出现绑架消费、行程安排过于紧凑或者过于平淡等情况,那么旅行的乐趣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说人与社会这一维度,对于旅行而言很重要,说白了就是合适的旅行同伴是好的旅行的基础。
(二)自然维度
第二个维度是人与自然。人与自然这一维度探讨的是景点的可欣赏度以及人对景点的体验方式。举例而言,黄河壶口瀑布这个景点,其可欣赏度是公认较高的,那么如果两个旅行团同游这个美景。其中一队的导游是流程式的,很机械化地要求游客们下车、远观拍照、跑近欣赏再拍照,五分钟后集合撤退;而另外一队的导游就不一样,组织游客悠闲地、放松地、自由地欣赏和感受,可以闭着眼睛听瀑布声,也可以坐着冥想,用心感受滔滔黄河的壮观,倾听它的诉说,不禁让人联想起名家乐作《黄河大合唱》,这样一番走心的体验之后再集合进行团队内分享。那么这两个旅行团,同样是游览壶口瀑布这个风景,但是两队游客的心理体验必定是千差万别,所得到的洗礼和感悟也是不同的,相信走心体验的旅行团,他们的内心得到的感受和共鸣更多。所以,自然环境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是游客对待自然景点的方式和过程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人与自然的互动,如果不走心,去旅行像是走流水线程序:下车、远看拍照、近看拍照、上车,那么再壮观绮丽的壶口瀑布也很难让人有深层次的感触,所以有的人去了跟没去过一样。而有的人用心感悟了,他可能会写出好的作品,会治愈内心的创伤,会了却某个执念,甚至内心会达到一个新的发展层次。景都是好景,关键在于人怎么去对待和解读,焦急的、气喘吁吁的状态下是没法拥有一个完整的、好的旅游体验的。所以,在人与自然的这个维度上,我们的旅游应该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呢?
最重要的就是人应该去更好地感受自然,使心灵体验再上一个台阶,这是形式上的仪式感与内心中的虔诚感。注重仪式是因为内心虔诚,仪式到位了会增进人的虔诚感,这也是个体身心相互促进的一种平衡状态。具体来说,从古到今,人在做某一件重要的事情之前,都会有沐浴更衣这个生理仪式上的行为,洁净自身以迎接重大事件的来临,这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比如在拜访重要人物或者参加一趟令人期待的旅行之前,人们往往沐浴更衣以示尊重。还能达到内心的肃静,这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这种体验是这个个体独有的仪式感。
(三)生理维度
1.生理状态对情绪的反作用
在越过山丘去寻找最终的风景的过程中,你的机体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整个身体机能还保留百分之多少的状态?而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你内心的体验水平是否会因为机体状态的不同有所区别呢?如果消耗的程度不够,可能最终见到风景之时的冲击和体验就不会那么透彻;而如果身体疲劳过度,可能都不会有太多的精力和心情去欣赏美景。换句话说,身体的消耗度,会影响自己在看到风景之后的情绪唤醒水平。
简单举个例子,吃饭的时间点什么时候才是最好的?不饿的时候吃得不香,饿过头了会感觉食欲不佳,最佳的点就在于刚饿的时候,吃什么都香。同样的道理,如果现代的旅行社能根据不同个体行走的路程大概消耗的卡路里的数值,来设计其到达目的地正好看见风景的时间,使每个个体都处于最佳赏景的机体状态,这样便能让游客得到最佳的旅游体验,这一刻,身体、心理和风景三位一体匹配上了,这才叫科学旅游。这里面有一个比较难以把握的点在于,游客的年龄、性别、体能状况可能千差万别,老年游客普遍反应迟缓一些,徒步的速度也会比不上中青年,而年轻人则拥有消耗不完的劲儿,如果在到达的时候能让所有人都处于刚刚好的状态,这便是在科学旅游之上的另一种境界了,我们称之为人性化的量身定制的旅游。这个可以是一个探索的方向,如果未来旅行社组团出游的过程中能注重到这一方面,加上高科技的手环测算游客的机体状态,这样的旅游状态也许是可期的。
2.生理状态与旅行的匹配度
第三个维度是人与身体(生理)。以一个通俗的例子作为引导,人的一天中的三餐,会涉及的问题包括:吃不吃?什么时候吃?荤素食材怎么搭配?吃什么菜系?甜品要哪些?……所有的一日三餐都能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搭配,在这之中,对三餐的最低标准是吃了不影响肠胃正常工作,而最低的标准对味道、菜系、荤素、食材就都没有了要求,口语化来表达就是:只要不吃坏肚子,能吃饱就行。如果将上述的最低标准迁移到旅游上面来,这个不影响肠胃工作的最低标准不应该是旅游饮食的标准,旅游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标准需要定得高一些,旅途中的饮食要精致、营养,食物供应到人的肠胃,肠胃的运作状况会影响人的情绪,肠胃也被称为人的“情绪脑”。
肠胃对人的情绪的影响作用在具身认知里已经论证过:头部是“理智的我”,颈部以下髋部以上是“情绪的我”,而髋部及以下是“本能的我”。这三个“我”中,“情绪的我”本身就是情绪脑。以宗教教徒修行为例,印度的佛教教徒过午不食,教徒不允许自己在禅宗修行之时因为要消化食物而过多地消耗精力,这样也会让他在修行中带着情绪。所以用一天中一半的时间把胃清空,这样胃的消化会减慢,教徒也不会出现过多的情绪而影响禅修。再比如,饮食偏辣的人,经常会易怒,脾气火爆,比如川蜀湘地的人;而如果饮食偏甜,就会比较温婉,比如沪浙之地的人;而如果饮食特别清淡,则情绪稳定,悠闲淡然,如两广地区的当地人。所以胃是人的一个情绪脑,如果旅游中不照顾好胃这个情绪脑,人在旅游中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
可能那些在机场这种安静的公共场所高声嚷叫的人,那些经常陷入语言冲突之中的人,很有可能之前吃过辛辣的或者不合口味的食物,影响了肠胃的运作,进而影响了人的情绪。所以佛教将辛辣食物列在戒律之内,戒饮酒、忌辛辣、戒荤腥,宜粗茶淡饭。所以说温和的食物能让人性情温和、内心平静。佛家禅修的本质是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旅行,是坐着寻找自己精神世界的世外桃源,而如果佛家弟子饮食辛辣,在坐定禅修的过程中,他情绪的自我会被胃部的不适带出来,内心也无法保持平淡,想要在禅修和领悟佛法上有什么提升就更加不可能了;而如果他饮食清淡,全身舒畅,那么就可以正常地进行心灵之旅,就可以找到他的世外桃源。再回到现实生活的旅游上来,游客最好不要出现肠胃不适的情况,不然会影响其在旅途中的心情。
(四)自我维度
第四维度就是人与自我(心理)。这个维度本质上是在探讨人与自己的关系,如何对待自己?在旅游的当下,游客是否能放下外界的评判和束缚,用心感受自己当下的心理体验?在旅游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游客们拿着相机或者手机对着景点的一切一通乱照,而这种记录的行为走心了吗?多半没有。真正地享受到旅游的乐趣,需要游客们把自己心里的相机的快门按下,先用心体验、用心记录下此刻醉人的美景。假如说每位游客的眼睛都真正地睁开了,那他们的眼睛就是他们心灵的相机,这样一来,每位游客的心灵之窗就都打开了,也就用不着挂在身上的相机了。而此刻他们的体验都会对其内心产生影响,可能有的思想正在心里萌芽,有的作品正在心里发酵,这样打开自我之后,他们与自己的内心就可以真正地对话了。这就是王阳明先生提出的“致良知”,其中蕴含了格物致知的精神,即我就是风景,风景就是我,相由心生,一切由我造,万物皆我心,我心即宇宙,这才是最高境界的旅游体验。
以佛家讲经论道为例,释迦牟尼给弟子讲经之时,其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难问过:“老师,什么是明眼人?什么是盲人?”事实上,阿难提出的这个问题很艰深,佛祖释迦牟尼(现代人理解的佛祖不是宗教的,而是觉悟者)回答道:“一个眼睛能看见的人和一个失明的人同时被关进漆黑一片的暗室里,眼睛能看见的人拼命睁大眼睛,非要看见周围的景象,才会有安全感地往前走;而双目失明的盲人心灵通透,装着一个明亮的世界,慢慢地摸着墙壁走出了暗室。所以,不论是正常人,还是双目失明的人,必须要内心打开才能充分感受这个世界,心灵打开方为眼开。”
以课堂中的学生听课状态为例,有的学生看似睁大眼睛,同时朝老师拼命点头,但并不见得他真的理解了,他可能是不懂装懂,像是南郭先生在滥竽充数;而有的学生可能看似眯着眼,虽然眼睛闭上但可能心灵打开了,所以他能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点,老师与他之间的沟通是成功的。所以不能只看表面,旅行中要让游客们打开眼睛、打开自我,用心体会当下的自我感受,这是一个需要练习和领悟的过程。
生态心理学是心旅伴的一个重要的背景理论。我们可以先讨论一下其他心理学的由来,比如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和心理学融合演变而成的;管理心理学是由工业心理学演变而来的;心理学是哲学和生理学结合的“后代”;积极心理学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而促成心理旅游(旅游心理学)诞生的参与者比较繁杂。简单举例而言,武林中厉害的高手和少侠,比如郭靖、张无忌那样的天之骄子,他们的师门通常不止一个,都是在游历锻炼中吸收众家之所长,融会贯通再做创新,才终成大器。比如郭靖先后从江南七怪、洪七公、黄药师、中神通以及老顽童等众多高手身上学习过武艺,最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将自己的武艺琢磨得精湛透彻。
三、旅游的文化心理解读
2009年出版的《谁在掌控你的人生》一书,主题是破解心灵的四大魔咒:第一魔咒,理性可以主宰一切;第二魔咒,谁是我;第三魔咒,生命中的贵人;第四魔咒,家族的梦。这四大魔咒囊括了大多数人一生当中所遇的几大问题。2010年,笔者正式在那一年的旅游中提出“心旅伴”这个概念,那次的系列旅游的主题就是上述这四大主题。
那次的系列旅游,一共去了四个目的地。第一站拉萨;第二站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这里拥有宗教信仰的大背景,也是班禅的驻藏地;第三站林芝,被称为西藏的“雪域江南”;第四站纳木错湖,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也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旅行中每天都有一个主题活动,这次的西藏系列旅行成就了我们系统性的心灵成长之旅,整个过程中陆续有人在深度感悟中被触动,并且往疗愈的方面发展。
(一)纳木错湖畔的眼泪
举一个印象深刻的例子,比如到了纳木错湖边后,笔者提议大家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即共同为自己生活中的男性代表人物(只要是男性的人物都可以,可以是爷爷、外公、父亲、弟弟、儿子、舅舅、叔叔、丈夫,这些人物都可以)亲自搭建一个玛尼堆。大家都积极参与了,所有人都去捡石头,最后搭建起一个大的玛尼堆。大家一边堆一边在心中为各自生命中的男性人物做虔诚的祈祷和祝福,若是有遗憾、悔恨的事,或者没有表达的祝福和爱,都可以当场表达出来。
做这个心理分享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两性中的男性总是表达较少的那位,大多数人心理成长的过程中与家庭中男性的关系相对于与家中女性的关系而言不那么好。比如很多人存在夫妻关系问题,这种关系本质上就是从与父亲的关系演化而来的,所以我们就得在这里运用一个文化心理技术,借助文化的力量来让大家打开自己并且深度挖掘自己。而纳木错这个圣湖,往往代表着母性的包容和爱,因阴异阳,可以调节人们与阳性的关系;玛尼堆则是藏族人寄托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的信仰形式,也属于一种石文化,带有虔诚的神圣感。
在大家堆造玛尼堆的过程中,当时已经有几位同伴哭了起来。圣湖的神圣气息加上玛尼堆的仪式感,这个场景对同伴们冲击很大。当下我们手拉手着,全体起立逐个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情,将内心压抑的情绪做了宣泄,当场有人痛哭流涕、泣不成声,但最后经过分享、总结,大家情绪稳定下来后,内心的自我力量都会变强,相信家庭关系也会处理得更好。
(二)跨语言的信仰共通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圣湖边集体堆玛尼堆,然后做走心的、真实的分享,这感动了藏族的原住民,他们为了表示欢迎和感谢,免费请我们体验抱羊照相、骑牦牛。有个藏族的小姑娘,她能感受到我们这群人跟别的游客不一样,她是有精神信仰的藏族佛教徒,被我们这一群和他们一样走向内心的人感动了。
其实我们之所以能打动她的内心,是因为我们传达出来的是一种万物有灵的自然信仰,而玛尼堆是小姑娘他们藏族的图腾,她一看到我们入乡随俗的行为,觉得很亲切,这样通过文化行为而建立起来的心灵亲切感,让我们的行为像她家人的行为一样。而普通的游客则嚷着到处跑,骑牦牛,到处拍照,有时候还激动得大喊大叫,对于原住民而言这或许是一种亵渎或打扰。但是我们这一群人却安静地跪在圣湖边堆玛尼堆,做冥想,做分享,不断地深挖自己,这是一种文化的朝拜与自我的洗礼,与众不同,更加能得到藏族同胞心理上的共鸣。这就是文化力量的强大之处。
不管是对自然的信仰、对宗教的信仰,还是对文化的信仰,只要这种信仰是虔诚的,那么便可以跨越语言、跨越民族、跨越年龄和性别、跨越陌生人之间的芥蒂,使心灵与心灵之间产生共鸣,达到共享共通的文化认同状态。
(三)文化动力催人成长
旅游过程本质上也属于文化之间的互动过程,如果说生态心理学是心旅伴的父亲,那么文化心理学就是心旅伴的母亲。为何如此定义?因为一切的心理疗愈和成长,都应该顺应着某种文化心理和文化规律,人们借助文化的动力去推动自身心灵产生深刻的体验,进而成长和强大。
以上述到纳木错湖旅游时集体共堆玛尼堆为例,玛尼堆是藏族的文化符号,这个文化符号当时在那次主题活动中被笔者赋予了父性的形象,而代表父性形象的玛尼堆旁是带着巨大文化力量和母性光辉的圣湖,当时的自然环境又是那样一片离天很近的高原,缺氧的自然状态让所有成员的生理状态也与平时不同,所有这种全方位的刺激促成了那次的心灵成长,在场参与者的内心都得到了洗礼,每个人都有很深的领悟。
(四)“泡澡”式的文化之旅
继续沿着文化来说,笔者当时在云南大学丽江旅游研究所,在场的有土著贵族子弟、投资方、当地政府的旅游开发及管理人员,一同与笔者探讨丽江这座城市的旅游开发模式,并对笔者抛出了橄榄枝,想要一起打造好丽江的旅游业。
笔者最终给出的建议是,不论是丽江还是其他的旅游景点,只要是有文化底蕴和背景的旅游景点,如果只是建立一个走马观花式的景点套餐,那么就很可惜。景点中要有文化的内涵在,可以是历史、辞赋、民间特色艺术的展示等,各种形式的特色文化要鼓励、要展示、要发扬光大,要让游客感受到这个景点的内涵、故事和历史。倘若游客来观光,只和形式上的风景互动,却没有和这些风景背后的文化互动,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是游客、当地居民以及当地文化三方的损失和遗憾。世界之大,琐事之多,有人终其一生可能只到这个景点来一回,如果他能在这一生仅有的一回中和当下的文化邂逅和互动,这样既丰满了游客,也推广了这座城,长此以往便能将这种文化继承、发展。所以在打造一座古城、设计一条旅游线路和开发一款旅游纪念品的时候,要做到赋予它们文化内涵,能让来旅游的人与其所看之景、所走之路以及所把玩之物件产生文化互动,这才是成功的、人性化的、私人定制级别的旅游匠心之作。
拿丽江这座文化之城来说,丽江的民众大部分属于纳西族人,纳西族人的信仰是东巴教,东巴教里面又承载着东巴文化,所以东巴文化是中国纳西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它包含东巴画、东巴舞、东巴服饰、东巴文字等。东巴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它与西藏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文化是同一或同源文化。雍仲本教曾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东巴教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东巴文化又是东巴人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所以说东巴文化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体系。东巴文化认为万物有灵,丽江古城里所有带有文化标识的艺术表现形式都是向旅人诉说它们承载的文化内涵。
假设你不只是在丽江看一场纳西音乐演出,你还会自己有一个音乐探寻之旅,你听遍丽江所有的现场音乐,那么你会不会就对东巴音乐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呢?说不定还能因此创作出含有东巴味道的作品。如果艺术家们(音乐家、画家、舞蹈家等专业人士)都在丽江这座充满东巴文化氛围的城池中,尽情地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艺术之旅,那么这就成了一种与当地文化之间自主的互动。
一般的游客要如何与自然背后的文化进行互动?人要游览的不仅仅是物质世界的一个景点,不止于看亭台楼阁,不浮于赏姹紫嫣红,不拘泥于画舞文字的表面,还要进入文化氛围内部,去挖掘这些事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举个形象的例子,游客的心灵需要与文化互动,就好比游客需要给心灵洗澡,只是走马观花的旅游,就像游客在进澡堂子的时候,只给他发条毛巾擦一擦就结束回家了一样,而真正舒服的洗澡是弄一潭温泉,游客们进去好好泡一泡。这里的温泉中的水就是文化氛围,游客浸泡在当地的文化里就像泡在温泉里。在文化之池里有人能泡上一个小时、半天、三五天,更有甚者越泡心灵越通透、灵感越丰富,或者越来越爱上这种文化氛围,越来越喜欢这座城的生活节奏和缤纷多彩。就像丽江,有人在它的文化氛围里“浸泡”得久了,就在丽江住下了,这其中有的人住七天半个月,还有人住半年就扎根在这了,或者有人直接在丽江开店做起了营生,从此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
这个“泡澡”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与当地文化交流的过程。形象点说,一部分游客走个过场,进澡堂子看了一眼没洗就出去了;一部分游客领了一条毛巾擦擦身子,兴趣索然地早早退场;再有一部分人擦完还觉得不得劲,直接温泉泡澡泡上了,让自己惬意放松地享受在其中;更有甚者,在澡堂旁边买个房子,住下了天天来泡澡,或者干脆自己开一家澡堂子。举例将游客划分出了这几个层次,没有孰好孰坏和孰高孰低,后面的两类游客,想主动地浸泡在当地的文化里,主动地盘院子租房子待在自己所游历的这个地方进行学习和创作,进而发展自己,挺好,但其他几类游客也并没有错处。
如果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把游客对当地文化的体验这个元素加进去,让普通人都能泡个文化的澡,实在不想泡的发条毛巾,然后游客就可以分为走马观花式和深层体验式。好比学校的学生,能根据其测验的成绩和平时的表现分为数学达人、语文文人,文科理科还有尖子生,等等,那么根据游客对文化的感悟程度,我们也可以把他们分类。
四、心旅伴与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
在我们旅游的过程中,风景会刺激游客的感官,使他产生独特的心理体验。如果把这种体验应用到亲子教育上,那么,旅游赏景的过程其实是对孩子感觉、感受力、想象力的培育。
(一)心旅伴是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高层
如果从理论和模式的角度来谈,心旅伴的旅游过程,就是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一种高级层次。何为体验式团体教育的模式?该模式要求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将个体置于多方面的刺激因素的空间里,让其沉浸在这些美好的、有力量的影响因素中,并从体验中学习和进步,而这种体验场景和学习环境的设置是符合该个体的心理学习规律的。
而心旅伴是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的一个高层次的展现。何出此言呢?因为以前我们只是通过心理学、教育学制造一些心理教育技术或者教育心理技术让学员们学习;但是现在在心旅伴,我们直接把这种学习过程放在原生态的环境中,这样一来就比之前创立的这些心理教育技术或者教育心理技术更有直观的体验感。在心旅伴中,大自然的生态氛围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熏陶,这其中蕴含的力量和美,以及给予游客内心的那种冲击感,的确比人为创造的那些技术作用要大得多。
(二)人籁、地籁和天籁
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也阐明了人与自然互动和共鸣才是自我发展最好的途径。而儒家思想主张可以用一些人为的技术去影响人。在笔者看来,让人发生改变,不如人们与自然进行互动。
《庄子》中的“齐物论”提出了人籁、地籁、天籁的说法。笔者理解的“人籁之声”,比如说人们吹奏乐器,这是人类活动制造出来的声音;“地籁之声”是所有自然界的声音,比如说风吹麦浪的声音、鸟鸣蛙叫的声音,这些声音是完全自然的、古朴的、不加修饰的;而“天籁之声”,其实是人心灵的声音,也是出于大自然中的人心,人们无法听到天籁之声,但它就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通过人籁去达到天籁不如通过地籁达到天籁,通过地籁达到天籁不如人本身心就和自然统一起来。如果能体会到其中的蕴意,那么将有利于成年人的自我成长和家庭中的亲子教育。通过技术,通过动力,通过最终回归自然,来达到心灵的成长和强大,这是体验式的三个层面。
五、心旅伴的“金科玉律”
(一)风景在旅途中,成长在过程中,改变在不知不觉中
旅途中的外部环境对内心的刺激,使游客心理产生了变化。但是可能会有人发出类似以下的疑问,我们以去河北旅游为例,有的游客第一次去河北旅游,他在没有到达某个景点之前,坐车靠窗往外好奇张望的过程中,已经把河北绵延百里的大山看习惯了,那么可能等到达目标景点的时候,他内心震撼的感觉就没有那么强烈了。那如果旅游可以让我们突然出现在景点面前,那么我们内心产生的震撼感是不是就强烈多了?
那么针对这个疑问,我们可以借用心旅伴的三句“金科玉律”来作为答案:风景在旅途中,成长在过程中,改变在不知不觉中。
风景在旅途中是指,你所有的经过都是风景。例如,让游客蒙着眼睛戴上耳机,然后将之带到景点,就会突然给到他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这样做是为了让游客换一下心情、放空,而且游客被隔绝视觉和听觉直到到达景点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期待的过程。不采用这种事先隔绝视觉和听觉,等到达景点后突然打开视觉和听觉通道的这种体验模式,采用常规的旅游模式的话,游客去景点的途中,人已经在感官上充分感受了环境,只要游客当下有体验,那就可以直接表达或者直接在当下进行充分的感受,也就没必要非等到目的地才去体验和感受了。有些人的仪式感太强,他们很少享受人生的过程,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等我有钱了再去休息和享受”。但是,什么才叫“有钱”呢?真相可能是永远都达不到有钱的地步,其结果是,终其一生,很多人都没有真正让自己尽情享受过。还有些人会想等他们把事忙完了再去享受,那等他们忙完了,可能那个时间点,他们已经没有体力和精力去享受任何的旅游或者娱乐活动,指不定还躺在病床上插着呼吸机。所有的人,终将有一死,所以觉得合适的时候,可以及时行乐,让自己在旅途中也好,生命过程中也罢,让自己尽情感受此时此地的美好体验。
所以风景在旅途中,成长在过程中,那么在你欣赏旅途中美好风景的过程中,在你深度体验的过程中,你的心灵得到了成长,所有的改变和成长都是在过程中完成的。而改变在不知不觉中,指的是成长的过程是没有既定目的的,不是说游客到某个地方就确定要得到哪些进步和成长。
以笔者开办的网校为例,网校招生的过程中,很多报名的新生等主讲老师正式开坛讲课,日日翘首以盼,但是殊不知,网校各大教室已经存在了不少讲过的录好的课程,会自主学习的学员已经在听课了,而那些非要等到正式开课才去学习的学员,早就被同一时间报名却第一时间开始学习的学员甩在身后了。早学习早成长,后开始学习的学员,可能等到六月正式开讲的时候,网校的教室都不知道怎么进,而那些积极主动的同期学员,有的甚至都当上了助教或者班干部,已经成为带班的学员了。所以说,成长需要主动学习,而且这种学习是随时随地都能主动去寻找的,不要非得到哪个时间点才去行动,我们行走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值得学习和体验的事件或者风景。
旅游也是一样的道理。途中一路上都在欣赏和体验的游客,到景点的时候,已经心花怒放了,也已经对当地的风景特色、风土人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景点阅读相应历史背景、文化说明和倾听导游解说的时候也更游刃有余。但是如果游客在车上拉着窗帘蒙头大睡,到目的地后才首次体验到当地的美景,感官刺激可能很充足,但是在体验的厚度和深度上或许就会略逊于前者。
(二)西藏的“大篷车之旅”
成长在过程中,笔者亲历太多,颇有感触。其中以拉萨到林芝的8小时“大篷车之旅”印象最为深刻。那次,我们一路上做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生命线”探索活动,每个参与者都进行了深度开放与心情分享,在倾诉中得到宣泄,进而成长和强大。最后,大家为了纪念这次车上的拓展活动,称之为“大篷车之旅”。
1.即兴的“泡温泉”体验
当时的具体情况是:从拉萨河经过米兰山口到尼洋河这一段路程中,我们开始了专属的“大篷车之旅”,车速保持在限速以内的最高速度,到了边检后停驻一小段时间,大家下车“放风”,也活动活动筋骨。有次下车后,笔者发现原住民的房子附近的温泉中,有几个骑自行车的旅友在泡澡。此情此景,笔者也不管不顾,抓住当下跃跃欲试的心情也加入泡澡的行列,沉浸在泡天然温泉的美妙体验中,不去顾虑时间的问题,车上的心旅伴成员也在此期间自行组织了一些小的主题活动。泡完澡出来只需要给当地的老阿妈支付几块钱即可,而享受到的,是天然的、最好的青藏高原的温泉。
如果一心惦记着必须到林芝那个目的地之后我才能开始真正旅游,那么这次的天然温泉就可能无暇去泡了。因为如果老是惦记着目的地,那就失去了在到达之前的旅途中享受当下的那种心情。而且在路上临时起意、由心而发的、计划外的体验,往往让自己印象深刻、铭记良久。这种过程中的即兴的体验往往不是设计好的,而是不期而遇的,类似于缘分般的邂逅,相当于人类择偶的过程中的那一份眼缘和心电感应,强扭是不能成的,得互相有感觉。那么即兴体验便是游客在旅途过程中,因当地文化、风俗、美景等触动了内心,产生了要去探究的冲动。
2.母亲的故事
回到“大篷车之旅”活动的车内实操上来。心旅伴导师给全团的游客每人发了一张纸,要求每位团员给自己的母亲画一幅肖像画,完成之后各团员分享自己在作画过程中的想法和对母亲的感情或者遗憾,接着讲述关于自己母亲的故事,回忆母亲抚育自己时的辛苦。最后将主题升华,把颠簸漫长的“大篷车之旅”比作我们荆棘坎坷的人生路,游客所坐的这辆大篷车好比是其人生的列车。此刻团内成员们集体在这辆车上做一件庄重的事,即谈论我们的母亲,笔者以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引导,要求大家描述自己母亲身上的优秀品质、人格魅力和对自己的谆谆教诲。到最后,连当地作为向导的导游和开车的司机都被我们的氛围感染和带动了。
这一趟“大篷车之旅”,实际上是利用普通旅游过程中打瞌睡无聊发呆的时间,做的一个即兴体验和深度分享。下车即兴体验,上车深度分享,借助这次到达目的地之前的主题活动,给我们心旅伴的游客成员更多成长蜕变的契机。
六、心旅伴是一种特色旅游
人都有这样的倾向,即渴望自由而不喜被束缚,渴望被照顾而不愿被忽略。普通的大旅游团显然无法提供给游客这样的定制服务,但是心旅伴可以。心旅伴VIP的私人定制级别旅游团,就需要把握好自由与束缚、照顾与忽略这两对矛盾中的度。说白了,也就是心旅伴的服务与游客自己想要的那种自由之间的平衡。而那种追求自由的、旅游能力较强的游客,他如果去加入一般的旅游团,那就意味着被束缚。所以,心旅伴这样的一种特色旅游,能提供给游客一些不同于普通旅行社的成长服务。
(一)在合适的旅行团里随心而游
心旅伴的特色服务之一,就在于它能让游客们在合适的旅行团里随心而游。如笔者这般不按常理出牌的旅游者,如果没有日程压力的话,是从来不会提前买返程票的。因为返程票就像一个“deadline”,会对旅游中内心的自由产生制约,买了返程票就总记得要回去,而如果不提前设置返程时间的话,便可以随心所欲、潇洒肆意地游玩和体验。
如果想要一次尽兴的团体旅游,那么这样的旅游团是一定要给游客足够的自由,而且又能给游客足够的照顾的。人是矛盾的,有些注重内心感受的游客,在旅行的过程中,既渴望有人帮他们做好全面的食宿路线安排,可是他们又想要最大程度的自由和安静,这当中就有一个度。
(二)如何服务好追求艺术造诣的游客
追求艺术造诣的艺术家们,性格和起居习惯中都会有异于普通人的地方。也许其中有些人会选择独自旅行,但对于特别陌生、语言不通、生态环境有高原反应、极冷、危险四伏的热带原始森林等特殊地区,或者是文化底蕴特别丰富需要讲解的地区,抑或者就是艺术家们需要心理成长时,他们还是有必要选择一个有经验、有实力的旅行团的,心旅伴团队就是符合这种要求的旅游团队,心旅伴的团队除了有负责团员心理疏导和心灵成长的导师,小型化私人定制级别的心旅伴还能为游客定制团队服务,探险家、随队医生、文化讲解员、营养师等,一条龙服务全部配齐,当然,其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心理成长导师。
比如云南的丽江之旅,若主题设定为音乐之旅,则当地的歌舞以及各种吹拉弹唱的民间音乐形式,都会给游人以艺术的滋养,还会在欣赏音乐间隙的合适时机再穿插心理调适的主题活动。
艺术体验与心灵成长结合的旅游是完美的旅游。因为艺术家们最需要通过解放心灵、放空自我来激发和捕捉灵感,他们的心灵是纯粹而自由的。如果心旅伴的定制级服务能让他们体验到充分的后勤保障和足够自由的灵感激发,那么,艺术家们将可以从中得到很有感觉的创作环境,甚至在心灵成长的活动中产生更多的灵感。
心理导游能在心理层面让游客充分体验当地文化、艺术等一系列意识形态的东西,也会以主题活动辅助游客成长。而普通的旅行团没有精力做到如此周全的服务,其设置上也难以达成要求。首先,普通的旅行团没有心理导游,以普通旅游团中的最低级别“地狱级”的形式为例,一位导游服务于30名游客,精力有限,很可能会顾及得不全面。而心旅伴的私人定制可能会是30位工作人员,分工合作、提前踩点、前期策划、后勤保障等都做好攻略与安排,只为一位或者三五位游客提供刚刚好的满意服务。
以2010年的西藏行为例,笔者团队事先去当地各个旅游景点确认了路线、食宿,以及哪段时间在哪个景点大致要做一些什么样的主题体验活动,整个过程基本都模拟一遍,最后合计敲定之后再带团入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