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欲望背后的原因,避免误解

专注于欲望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欲望,是指你不介意告诉任何人的事情。举个例子,你可以告诉任何人你喜欢在周末做的事情(“我想周末去打高尔夫”),或是你最喜欢的红酒类型(“我想要解百纳”)。甚至是某些看起来似乎是深层次的信息,比如告诉某人你想换工作或想买套房子,也仍然停留在对一个人的表面了解。

以想买房子为例。你和一位刚认识的朋友聊起你想买房子,她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因为她也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想买房子是个很普遍的欲望,这很容易让你的朋友假定你们想买房子的理由是一样的。在你们各自回家后,她就会想:“我们处在人生的同一节点,我们有很多共同点。”

但只要拨开欲望的表面,你就会发现想要买房这件事有无数的可能原因。比如,我认为房子是很棒的投资品,买房是长期投资;房子让我有安全感,让我稳定地扎根在这个城市;给我心爱的房子设计、装修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这样我的孩子们不用再受搬家、转学之苦了;我只想有个固定的住所;我所有的朋友都有他们自己的房子,我也想和他们一样!

你发现问题了吗?问题不是你想买房子的原因和你的新朋友不同。彼此的不同,并不是亲密关系的杀手。问题是,你们的交流完全忽略了潜藏在欲望之下的原因,而仅仅是欲望本身在说故事。然而,欲望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表达的全部,我们无法通过欲望来真正了解他人。

想象一下,当你确实买了房子并迅速搬家时,你朋友的惊讶表情!她说不定还在畅想你们两个成为邻居,然后却发现期望落空了,她的心情该是多么复杂。如果是一个更严重的误解,她可能会想:“天啊!我根本一点都不了解他!”

你也许想:“问她为什么想买房子,这很好呀!又不是每种欲望的背后都存在那么多复杂的理由。”确实如此,就像她想剪头发可能只是因为刘海挡住了眼睛而已。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了解欲望背后的真正原因,又怎么抓住让彼此更亲密的机会呢?你有没有想过,那个想理发的朋友,可能不是因为刘海挡住了眼睛,而是想改变形象、重塑自己?你不问,就永远不知道原因。

我们已经习惯了不去调查欲望背后的真正原因,这其实是妨碍彼此进一步了解的大问题。多数时候,欲望只是一个开始,绝不意味着结束。“当我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就会心满意足?”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欲望,往往指向更深的层面。欲望背后那些深层次的内涵,如果你不去发掘、不去表达,又怎么能更接近彼此的内心世界呢?

和他人分享你的欲望,比如想买房子,确实意味着你们有一些共同点。但如果没有弄清楚这一欲望,就很容易假定你们在更深层次上也有共同点,从而导致误解。这被我称为“欲望—假定—误解”恶性循环。

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循环是如何运转的。

艾利克斯和艾米是一对兄妹,也是非常要好的童年玩伴。长大后,他们在不同的城市生活,所以很少见面。但逢年过节相聚时,他们依旧会像儿时一样戏耍打闹、开玩笑。

在一次感恩节家庭聚会上,艾利克斯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把新宠物带来了。家人们都在逗这只小狗,艾米和它玩了一个下午,回家后还每天不停地念叨着小宠物如何的可爱和有趣。

转眼圣诞节来临,艾米也领养了自己的宠物。她带着自己的小狗在家庭圣诞晚宴中高调亮相。艾利克斯,艾米的大哥却开始取笑她领养宠物的行为。出乎艾米意料的是,艾利克斯竟然说她是“孩子狂”。

艾米又困惑又恼怒,于是把艾利克斯叫进房间。艾米质问道:“你为什么说到孩子?这是什么跟什么?领养宠物跟孩子有什么关系?”

“好吧!我和伊丽莎白养狗是在为未来带宝宝练手!”艾利克斯羞涩地回答。

“我只是觉得小狗很可爱,你这个傻瓜!”艾米喊道。

他们为彼此的愚蠢大笑不止。幸运的是,对艾米和艾利克斯来说,这个“欲望—假定—误解”恶性循环无伤大雅。但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对他人做某事的动机的完全误解,很可能造成双方失和。如果你误解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么将犯下巨大的错误,导致彼此的内心世界越来越远。

我们做出的假定,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假定对方欲望背后的故事和原因,并不是欲望的真正原因,不能让我们接近他人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的只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映。这些假定,有时会带来一些泛泛之交,最坏的时候甚至会带来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并最终分道扬镳。

好莱坞明星金·卡戴珊就曾因“欲望—假定—误解”恶性循环,产生了一段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2011年10月,金·卡戴珊与美国篮球明星亨·弗里斯结束了他们只有72天的婚姻。据媒体报道,他们的婚礼耗费了1 000万美元,还在《与卡戴珊姐妹同行》的真人秀节目上连播出4期。他们挥霍无度的婚礼和匆匆结束的婚姻引起了公愤,很多人认为他们在炒作,在欺骗公众。

和很多人一样,我相信真正的婚姻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但有些人的婚姻,只谈到自己的欲望,而忽略了彼此的生活。比如,卡戴珊想要嫁给运动明星,而弗里斯刚好就是;卡戴珊想要很多孩子,弗里斯刚好也喜欢孩子;卡戴珊希望对方来自基督教家庭,弗里斯刚好也希望与一个基督教女子组建家庭……这一切,真的很登对、很匹配,不是吗?

似乎不是。我猜想,卡戴珊和弗里斯结婚前一定认为自己和对方是绝配,这比离婚更令人震惊。说到底,他们陷入了“欲望—假定—误解”的怪圈,“我们想要的都一样”,但这是爱情吗?

和你未来的伴侣有共同需求,这是好的开始,但也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部分:调查你们的需求背后的真正原因。例如,想要嫁给运动明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让自己更有钱?可以不用努力工作?还是因为喜欢运动?

卡戴珊在她的另一档真人秀节目《金和考特妮的纽约行》中回应称,“嫁给运动明星”是为了让自己更出名,让事业发展得更好。很遗憾,现实往往充满戏剧性,弗里斯认为卡戴珊应该放弃自己的事业,做个全职太太,这和卡戴珊之前的期望背道而驰。

看完这个故事,我真的为卡戴珊感到难过,我能感受到她的失落和悲伤。在许多采访中,人们都可以看到她脸上流露出的失望与悲伤,她说:“我对他、对婚姻做了太多的假设。弗里斯的需求和我完全不同,我还以为我们想要的是一样的!我以为我们曾讨论过这些!”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讨论过。他们讨论的只是各自的欲望,只是站在各自的角度去揣度对方。

人际关系的分崩离析,是“欲望—假定—误解”恶性循环的最大问题。别担心,接下来,本书将教会你如何终止这种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