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鴸本是猫头鹰的古称。据说今海南省儋州人,仍把猫头鹰称作“鹘鴸”,认为“鹘鴸”是不吉祥的鸟,半夜啼叫则凶多吉少。

古人盛传《山海经》所载的这种人面鸟身、鸟爪为人手的怪鸟,它的原名是“丹鸟鴸”,源自尧帝的儿子丹朱。丹朱为人恶劣,加上当时并不采用世袭制,所以他未能继承帝位,怨恨的丹朱就化为此怪鸟,企图通过迫害士人达到扰乱政纲的目的。

清代注重考据训诂的学者针对前人的演绎,特意指出,说鴸长着“人手”,意思是鸟足像人的手,而不是长着人手,从而去除了鴸鸟身上神秘色彩的遮蔽。诚然,《山海经》的时代既无摄影录像的记录工具,也无望远镜等观察工具和近距离观察的条件,所以便采用人们熟知的人或动物的身体部位来描述罕见的怪兽怪鸟。

至于这种鸟的出现,跟一个县郡出现很多有才智之士被流放的现象之间,究竟具有怎样的关联,这一点着实令人费解。除了丹朱变成鴸鸟的神话传说,还可以推测,鹞鹰(鸱)是食肉的猛禽,或许象征着迫害志士文人的权贵的暴力形象,也就是可以说,养着鹞鹰的权贵一出现,就会有一些志士文人要遭殃。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十三首》的第十二首诗当中吟咏了鴸鸟,讽刺楚怀王时代多次出现给志士带来厄运的鴸,而能够驱邪解惑的青丘山的灌灌鸟却没人看见,从而将《山海经》所蕴含的原始的社会洞见发展为深刻的社会批判。

鸱鴸见城邑,其国有放士。念彼怀王世,当时数来止。青丘有奇鸟,自言独见尔;本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鴸鸟的样子像猫头鹰,是放士的灵魂化身,所到之处就会有人再遭流放。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不过,换一个角度,鴸鸟也可能跟西方文化语境下的猫头鹰一样,具有反思和批判的精神色彩。猫头鹰在西方文化语境中是智慧和智者的化身,在中国的传统习俗语境下却为不祥之物的代表。大概是历史的进步必然伴随着社会斗争,必然在紧张激烈的形势下进行,这在一般老百姓的眼里就看似最不吉祥的了。

无论如何,鴸这种在古代传说中涉及社会变革的鸟,反映出《山海经》不仅关涉自然面貌,还关乎古代社会的机理,具有浓郁的人文地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