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意大利17 18世纪雕塑

欧洲17、18世纪雕塑

17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它极大地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面临衰落的罗马教会对艺术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他们同罗马贵族一起成了艺术的保护人。教皇西克斯特五世将罗马市政做了一次根本性的改造,建起了数量众多的新教堂,许多地方还装设了喷泉。西克斯特五世的计划宏伟庞大,他召集了欧洲许多著名的建筑家、雕塑家和画家到罗马。在这样的形势下,雕刻艺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巴洛克雕塑也随之萌芽。

乔·洛·贝尼尼(G,L,Bernini,1598—1680)是为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雕塑与建筑作出特殊贡献的艺术家。贝尼尼的雕塑吸收了许多绘画的表现技巧,强调激情与动感,他善于在戏剧性的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感情。追求富于激情、优美的造型姿态。他自诩在自己的艺术里将“米开朗琪罗的造型风格和提香的绘画风格结合为为”。他善于运用凸面与凹面上强烈交替的光线所造成的动感效果,并善于使用豪华的材料和道具,加上装饰背景。增加雕塑的感染力。贝尼尼的创作中也有不少矛盾性的因素。在他精心创作的一些肖像雕刻中他注重细腻的心理刻画,有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他崇拜古典艺术的鲜明、宏伟和简朴的形式。但在自己的作品中又极力追求受人赞赏情美。他的作品具有令人震惊的表现力,在形式加工上表现出高度的技巧。他善于将大胆生动的节奏同写实的态度结合起来,确立了巴洛克风格的规范。可以这样讲,17世纪意大利的雕刻大师是贝尼尼,他的雕塑风格影响了整个意大利,而且波及欧洲各国。

贝尼尼一生都没有间断戏剧创作,他亲自设计舞台布景,在创作复杂的设施方面显示了特殊的发明创造精神,保障了空前的戏剧性效果。

贝尼尼的父亲是一位雕塑家,而贝尼尼是一位早熟的天才,他8岁时就塑了一个小孩头像,17岁时为大主教萨道尼制作了胸像。1619年他创作了《大卫》(也有人认为是作于1623年)。贝尼尼塑造的大卫不是一位少年英雄,而是一个普通人,贝尼尼选择了大卫拿起投石器击向歌利亚的情景,他手中机弦上的石子即将射出,全身充满了愤怒的力量。人们站在这件雕刻前不禁产生要避开大卫即将射出的石块的感觉。这件雕刻显示了贝尼尼对于表现人体旋风般的运动和狂暴的热情有着极大的兴趣。

运动——是巴洛克的灵魂。贝尼尼的雕塑总是处于激烈的运动之中。大理石在他的手中好像失去了重量。《普路同劫掠珀尔基福涅》(作于1621—1622)是贝尼尼的早期杰作。这件雕刻高243.8厘米,取材于希腊神话,描写的是冥王抢劫一位少女作冥后的激烈斗争的情形。普路同粗暴地抱起珀尔基福涅,少女极力挣扎,凄楚地喊叫。群雕充满恐怖、痛苦、悲哀的情绪。狂暴的劫掠和极力地挣扎形成强烈的对比,富有动人心弦的戏剧性。雕刻家的构思奔放不羁,两个人物的动势富于外张力,更加强了作品的动势。

群雕《阿波罗和达芙娜》(1622—1625,现藏罗马波尔盖美术馆)是贝尼尼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这件大理石雕刻高243厘米,表现的是罗马神话中阿波罗向河神女儿达芙妮求爱的故事。阿波罗即将追上达芙妮一瞬间,惊恐的少女向她的父亲求救,河神便将她变成了一棵月桂树。贝尼尼运用戏剧化的手法,巧妙地将达芙娜瞬间化树的悲抑情状刻画入微。这件雕刻吸引人之处在于贝尼尼运用他杰出的技巧,表现出达芙娜美丽的身体化为月桂树的神奇景象。在雕塑的构图中两个人的手臂伸展成了一条斜线,构成奔跑的动势,又同他们脚的动作协调统一起来。他们身体优美的曲线也通过身姿的动态充分表现出来。阿波罗和达芙娜的身体塑造得轻盈优美,细腻光滑。贝尼尼的这件作品完成后轰动了整个罗马,人们称赞这件作品既有古典主义的典雅,又充满了巴洛克艺术的运动感和激情。

1623年新教皇乌尔班八世即位,这位教皇一即位就请贝尼尼为他建造陵墓,贝尼尼为建造这座陵墓中的雕塑花费了很大心血,但是结果却不太成功,因为他对教皇的形象太过雕琢,虽然衣着华丽,但却缺乏生命力。

1623年到1633年间,贝尼尼还为圣彼得大教堂制作了一个青铜华盖。这件华盖高28米,是四棵装饰性的螺旋形柱子支撑着一个华丽的顶子。顶上有涡形花纹,还带有十字架的圆球,它被用来象征教权至上和统治一切。四个角上还有天使的雕像,它们护卫着华盖,形像十分生动。

《圣特霄莎祭坛》标志着贝尼尼雕塑艺术的顶峰。特雷莎是16世纪西班牙的一位修女,她从小患病。每当发病时就会有很多美妙的幻觉。看到种种奇迹。后来她隐居起来,把她的幻觉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17世纪,教会利用特雷莎的幻觉宣扬宗教神秘主义。并把特雷莎封为圣徒,称她为圣特雷莎。贝尼尼的雕像表现的是圣特雷莎处在一次幻觉中的景象:上帝派来的天使将一支金箭射入特雷莎的胸口,这支金箭仿佛穿透了特雷莎的心,让她感到痛苦而甜蜜。贝尼尼塑造的圣女半倚半卧地睡在一片云朵上,顽皮可爰的小天使举箭射向睡着的圣女。特冒莎的头无力地向后仰,正处于昏迷失神的状态,眼睛微闭,半张开的嘴似乎在呻吟,她的形象使人感到她正在经受着肉体的痛苦和沉迷于信仰的狂喜。天使和特雷莎被朵朵升起的浮云托起,他们头上有一束镀金铜管制成的神圣光芒,像是从天上射下来,金色的光芒照射在白色大理石雕成的天使和特雷莎身上,这样的艺术处理使观众产生了神圣的幻觉,增加了雕塑的神秘气氛。贝尼尼熟练地掌握了云石的特点,可以随心所欲地雕出丰富多样的衣纹和片片云朵,这些东西轻薄、飘忽,仿佛失去了石头原有的重量。

完成《圣特霄莎的沉迷》后,教皇英诺森十世委托贝尼尼装饰罗马较为狭窄的纳沃纳广场,他创作了《四河喷泉》(1648—1651),这座喷泉雕刻同周围的自然环境十分相配,水池的中央有一座假山和一个方尖碑,水从岩石中瀑布般奔泻而出,在阳光照耀下水雾缭绕,灿烂夺目。假山上有四个象征四条大河的裸体雕像。其中三座雕像分别由贝尼尼的学生创作,因而在风格上显得有些不够统一,其中象征恒河的挥桨裸体雕像最为精彩。整个喷泉极富繁缛的装饰趣味,具有突出的巴洛克风格特点。

1665年贝尼尼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邀请,到法国参加设计卢浮宫的东正面。贝尼尼在法国受到了极大的礼遇,他为路易十四制作了肖像。

贝尼尼晚期的创作显示出了程式化的倾向,不少作品带有宗教的神秘色彩,缺乏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人物的动作往往过于夸张,而显得有些矫揉造作。这时的作品主要有《圣路德维卡·阿尔贝托尼》祭坛雕刻、《女圣徒抹大拉玛丽亚》、《圣耶律米像》、《教皇医生芳赛克胸像》。

18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古典主义日益占据统治地位,不少艺术家一心向往古代艺术的辉煌,不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充满探索的活力。

乔可莫·塞尔波达(1656—1732)和乔·马利亚·莫尔拉特尔(1699—1781)是当时著名的雕塑家,他们坚持巴洛克传统,主要创作庭园雕刻和建筑雕刻。

雕刻家安东尼·卡诺瓦(A·Carlova,1757—1822)是意大利乃至欧洲新古典主义最早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新的审美观的最重要宣传者;他还是19世纪意大利学院派雕塑的创始人,曾在西欧的学院派雕塑家中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在当时是欧洲雕塑家们学习的典范。卡诺瓦擅长云石雕刻,以单纯简洁风格著称。他用明晰而有节制的动态和紧身的服装取代了巴洛克式的雕刻,其作品无论陵墓还是纪念碑的装饰布局都富于庄重感。他所作的雕像造型高度理想化,石材被琢磨得异常光润,但有时也失之于呆板和程式化。

卡诺瓦出生于威尼斯的一个小镇,其早期作品是巴洛克风格的。1779—1780年冬天他访问罗马,发现那里的雕塑家只会为出口而仿制古代雕像。1781年他定居罗马,开始创作了反映他艺术观的第一件作品《德修斯和米诺陶》(1781—1783)。随后他获得了第二个定件:罗马教皇克里门特十四世陵墓雕刻。卡诺瓦用了4年时间,在1787年完成了这项雕塑工程。此后卡诺瓦为教皇克里门特十三世设计了陵墓(1787—1792)。之后卡诺瓦又为奥地利女公爵玛丽亚·克里斯蒂娜的丈夫设计了陵墓及雕刻(1798—1805)。卡诺瓦最著名的群雕是《赫拉克勒斯和利卡斯》(1795—1815)。法国将佛罗伦萨最好的雕像《美第奇的维纳斯》移走后,他创作了一件《意大利的维纳斯》,这件作品闻名遐迩,广受欢迎。由于卡诺瓦的朋友、新古典主义评论家昆塞在法国为他所作的宣传,1802年拿破仑将卡诺瓦请到法国为他塑像,1806年卡诺瓦创作了一座巨大的拿破仑大理石裸体像,将拿破仑塑成战神玛尔斯的形象。这件作品令拿破仑本人感到有些迷惑不解,因此一直将它藏在卢浮宫博物馆中。此外,卡诺瓦还为拿破仑的妹妹葆林·波基斯雕塑了手拿金苹果的裸体半身像。

卡诺瓦的作品中有一些取材于古代的神话题材,如《丘比特和普赛琪》(现藏卢浮宫博物馆)《波修斯》(现藏梵蒂冈)等。

18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已经呈现衰落迹象,欧洲艺术的中心正移向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