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王力自学成才

王力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

王力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里。当他出生时,家境已经衰落了。他勉强读完小学,由于家境的日益变化,不得不辍学了。那一年,他才14岁。

王力失学以后,就在父亲开的小杂货铺里打杂,扫地、挑水、记帐、擦柜台、卸货物、什么都干。忙活一天,腰酸腿疼,他真想爬上床去美美地睡一觉。可是,他并没有那样做。他想起了小学的国文老师曾夸奖他的文章作得不错,他不甘心终止自己的学习,就忍着一天的劳累,伏在灯下,阅读家里残留的古诗文。经过这样的自学,他的诗文和书法提高很快。

那时候,在他的家乡,逢年过节文人们要聚在一起,进行对联比赛,王力居然勇登赛场,而且常常出奇制胜,压倒那些飘着胡须的秀才学士,夺魁中彩。这一来,王力的名字就闻名乡里了。一位姓李的乡绅欣赏这位少年的才华,便聘请他当了私塾先生。

王力在姓李的乡绅家里,每天给孩子上完课后,便翻开自己带来的古诗文,细细阅读起来。一天,他看书看得疲劳了,便合上书本,到院里走走。他无意中发现,在主人家一间破旧的仓库里,杂乱无章地堆满了书。他便走了进去,随手捡起一册,掸掸上面的尘土,读了起来。他竟读得入了迷,连晚饭也忘记吃了。

从这天起,他每天教完课,就钻进这间仓库,像一名寻珍探宝的勇士一样,如饥似渴地翻阅着这堆书刊。他的求知精神,使主人深受感动。主人对他说:“那些书刊,还是先父在世时从广州广雅书院带回来的,放在那里也没人看,既然你那么喜欢,就挑一些拿回去读吧!”这真是喜从天降,王力高兴得连声向主人道谢。第二天,他真的从中挑选了一部分,满满装了14箱,搬回自己的寓所攻读起来。

这14箱书,内容广泛,种类庞杂,大大开阔了王力的视野、丰富了他的头脑,对他后来能在学业上得到深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力边教书,边自学,不久被学校聘为高小教员。这时,同他一起教书的一位老教师鼓励他说:“凭心而论,根据你的才智,做高小教员也委屈了你,你应该去上大学呀!”老教师的鼓励,触动了王力好学上进的心,在同事们的资助下,凑足了路费,告别家乡,奔赴上海,进一步深造去了。

在上海,王力经过一年的认真准备,考进了北京的清华研究院。他虽然没读过中学,但是考试成绩很不错,在全部考生中名列第24位。这一年,王力24岁,正是他失学之后的第十个年头。

当时的清华研究院,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著名学者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教授都在这里任教。经过10年艰辛自学的王力,非常珍视这个学习机会。他坐在教室里,全神贯注地听着教授们讲课,细心琢磨着他们的教学方法,决心聚众家所长,在学业上有所创造。

王国维教授讲课说理透彻,创见甚多,每次讲课完毕,还公开向学生申明,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尚未弄懂,需要继续研究。赵元任教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通晓祖国各地的方言,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些,都给王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力有自学的基础,又得到名师的指教,成绩进步很快。他从清华研究院毕业时,写了一篇题为《中国古文法》的论文,梁启超教授细细审读论文后,批了八个大字:“卓绝千古,推倒一时”。

王力在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是杰出的。他的语言学著作甚多,直到80高龄之后,仍在继续从事研究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