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曲艺的三个要素

通俗的说唱文学

曲艺是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的一种通俗的说唱文学。从体裁上看,它分为散文、韵文、韵散相间三类。评书、相声属于散文类。山东快书、快板书属于韵文类的韵诵体,即有节奏的朗诵表演。各种大鼓、琴书、杂曲属于韵文类的演唱体,音乐性较强。弹词及扎根农村的鼓曲属于韵散相间类。

从曲本的篇幅上看,它可分为短、中、长三种。短篇俗称短段,有头有尾,用一二百句唱词独自成章,说明一个主题。当前广大城乡流行的曲种,绝大多数是短篇曲目。

中篇介于长、短篇之间,一般由八至十几段短篇组成,多在农村、厂矿演唱,俗称“八大棍儿”。

长篇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每天说唱一段时间,一部书能说两三个月,长篇一般都在农村演唱。传统书目有《岳飞传》《杨家将》《包公案》等,俗称“蔓子活”。

说唱文学的语言应该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绘声绘色、通俗易懂,既有文采又容易上口。需要简略的地方一笔带过,需要渲染的地方描述细腻。为了悦耳动听,遣词造句有时得音韵铿锵、声调悠扬,讲究一定的音乐性。

为了和听众交流感情,有时得跳出故事情节以外,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讲解、剖析,直接引起观众的共鸣。可以出出进进经常变化,不受角色的限制。每段书词和曲词的基本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叙事与代言的结合。

地方风味的音乐

曲艺音乐中不同的曲调和唱腔,都是以当地方言、方音为基础,不断丰富发展成的。韵诵调来自对话,抒情调来自民歌。音调充满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这种特色人们习惯地称它为“味儿”。“味儿”就是各个曲种独有的地方风味。曲艺音乐大都是按字行腔,音乐服从语言,节奏与语言内容紧密结合。曲艺音乐共有三种曲式:

1.主曲体

全篇唱词只用一种曲调。由于内容和字音的变化,使基本曲调在旋律、节奏、速度、感情上必然发生变化。唐代的变文,元明的陶真,明清以来的弹词、子弟书,现在流行的道情、北京琴书、乐亭大鼓等都是主曲体。

2.联曲体

全篇唱词由主要曲调和其他各种曲牌连在一起并列演唱。像宋、金、元的诸宫调和明清小曲,以及现在流行的单弦、四川清音、河南鼓子曲等都是联曲体。

3.主嵌体

全篇唱词采用一个基本曲调,中间又嵌入一些其他附属曲调。目前不少主曲体的曲种为提高它的音乐性,都逐渐演变成主嵌体了。现在流行的河南坠子、山东琴书、梅花大鼓等都是主嵌体。这种曲艺音乐的组成形式是比较成熟的。

曲艺的伴奏乐器有简有繁、有易有难。伴奏乐器复杂的曲种,普及推广比较困难。

独特的表演艺术

曲艺的表演,不存在进入角色的问题。演员表演时既是故事的叙述人,又是角色的代言人,出出进进,灵活多变,和观众交流感情不受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