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魏晋南北朝造纸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工艺进一步发展,造纸业初步形成规模,加工技术发展迅猛,同时黄纸被大量使用。

这一时期,纸已经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纸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东汉末年,与中原关系极好的于阗国国王十分青睐中原的丝绸,但当时中原王朝禁止对外输出蚕丝技术,只作为商品与国外交易或作为赠品用于外交。

于是,于阗国王以和亲的名义向中原王朝求娶刘氏王室公主。中原王朝很痛快地答应了。

在公主临行前,于阗国的迎亲使臣悄悄告诉公主国王急欲得到蚕丝技术的事,公主便将蚕茧藏在自己的帽子里,将蚕茧带到了于阗。

于阗国得到蚕茧,便设法从中原引进桑树,广泛种植,养蚕抽丝织绸。接着,一种以桑树为原料的造纸工艺也在当地流传起来。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纸已成为一项重要工艺。用桑皮、藤皮造纸,这是这一时期造纸原料扩展的标志。

除了造纸原料更加丰富外,在设备方面,继承了西汉时期的抄纸技术,出现了更多的活动帘床纸模。用一个活动的竹帘放在框架上,可以反复捞出成千上万张湿纸,提高了工效。

在加工制造技术上,加强了碱液蒸煮和舂捣,改进了纸的质量,出现了色纸、涂布纸、填料纸等加工纸。

从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碛出土的这一时期所造出的古纸来看,纸质纤维交结匀细,外观洁白,表面平滑,可谓“妍妙辉光”。

北朝杰出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还专门有两篇记载造纸原料楮皮的处理和染黄纸的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造纸区域也由晋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阳一带而逐渐扩散到越、蜀、韶、扬及皖、赣等地,产量、质量与日俱增。

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如竹帘纸,纸面有明显的纹路,其纸紧薄而匀细。剡溪有以藤皮为原料的藤纸,纸质匀细光滑,洁白如玉,不留墨。东阳有鱼卵纸,又称鱼笺,柔软、光滑。

江南以稻草,麦秸纤维造纸,呈黄色,质地粗糙,难以书写。北方以桑树茎皮纤维造纸,质地优良,色泽洁白,轻薄软绵,拉力强,纸纹扯断如棉丝,所以称“棉纸”。

蔡伦造纸的原料广泛,以烂渔网造的纸叫“网纸”,破布造的纸叫“布纸”,因当时把渔网破布划为麻类纤维,所以统称“麻纸”。

为了延长纸的寿命,晋时已发明染纸新技术,即从黄檗中熬取汁液,浸染纸张,有的先写后染,有的先染后写。浸染的纸叫“染黄纸”,呈天然黄色,所以又叫“黄麻纸”。黄麻纸有灭虫防蛀的功能。

这一时期,造纸业也初步形成规模。如果说汉代在书写纪事材料方面还是缣帛和简牍并用,纸只是作为新型材料刚刚崛起,还不足以完全取代帛简的话,那么,这种情况到了晋代,就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由于晋代已造出大量洁白平滑而又方正的纸,人们就不再使用昂贵的缣帛和笨重的简牍来书写了,而是逐步习惯于用纸,以致最后使纸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书写材料,彻底淘汰了简牍。

东晋末年,朝廷甚至明令规定用纸作为正式书写材料,凡朝廷奏议不得用简犊,而一律以纸代之。

例如东晋的豪族桓玄掌握朝廷大权后,在他临死的那一年废晋安帝,改国号为楚,随即下令停用简牍而代之以黄纸:“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

地下出土文物也表明,西晋时还是简纸并用,东晋便不再出现简牍文书,而几乎全是用纸了。

随着造纸技术的进步和推广,这个时期南北各地,包括有些少数民族地区,都建立了官私纸坊,就地取材造纸。

北方以洛阳、长安、山西及河北、山东等地为中心,主要产麻纸、楮皮纸、桑皮纸。当时的文学家徐陵《玉台新咏·序》说道:“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

山东早在汉末就产名纸,东莱人左伯在曹魏时还在世,左伯纸名重一时。而长安、洛阳是在两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成为造纸中心的。

东晋南渡后,江南也发展了造纸生产。浙江会稽、安徽南部和建业、扬州、广州等地,成了南方的造纸中心,也产麻纸、桑皮纸和楮皮纸。

后来北宋时期的书法家米芾在《十纸说》说道:“六合纸,自晋已用,乃蔡侯渔网遗制也。”当时的浙江嵊县剡溪沿岸,成为藤纸中心,但在南方,仍以麻纸为大宗。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广大纸工在生产实践中精益求精,积累了许多先进技术经验,因此名工辈出,名纸屡现。除前述左伯及左伯纸外,还有南朝刘宋时期的张永。

南朝时期史学家沈约《宋书·张永传》记载:“张永善隶书,又有巧思,纸及墨皆自营造。”他造的纸为当时北方所不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土的东晋写本《三国志》的笔法圆熟流畅,有浓厚的隶书风味。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陆机等人也都是以麻纸挥毫。

除麻纸外,这时期还采用其他韧皮纤维原料造纸,如楮皮纸、桑皮纸、藤皮纸等。从晋代开始一直延续至唐宋时期为止。

据文献记载,晋代还有一种侧理纸,即后世的发笺。侧理纸以麻类、韧皮类等传统原料制浆,再掺以少量水苔、发菜等做填料,用量虽少,但因呈现颜色,放在纸面上非常明显。

这种发笺纸在唐宋时期以后还继续生产,直至近代。外国的发笺,最著名的是朝鲜李朝时期的发笺。

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加工技术也有相当发展,较重要的加工技术之一是表面涂布。

所谓表面涂布,就是先将白粉碾细,制成它在水中的悬浮液,再将淀粉与水共煮,使与白粉悬浮液混合,用排笔涂施于纸上,因为纸上有刷痕,所以干燥后要经砑光。这样,既可增加纸的白度、平滑度,又可减少透光度,使纸面紧密,吸墨性好。

这类纸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被矿粉晶粒所遮盖的现象清楚可见。

对纸张加工的另一技艺是染色。纸经过染色后,除增添外表美观外,往往还有实用效果,改善纸的性能。纸的染色从汉代就已开始。

东晋时期炼丹家葛洪在《抱朴子》中也提到了黄檗染纸。黄檗也叫“黄柏”,是一种芸香科落叶乔木,其干皮呈黄色,味苦,气微香。我国最常用的是关黄柏和川黄柏。

这时期黄纸不仅为士人写字著书所用,也为官府用以书写文书。至于民间宗教用纸,也多用黄纸,尤其佛经、道经写本用纸,不少都经染黄。

当时的人们喜欢用黄纸有3个原因:第一,黄柏中含有生物碱,主要是小柏碱、少量的棕榈碱、黄柏酮、黄柏内脂等。小柏碱呈苦味,色黄。棕榈碱也呈黄色,味苦,可溶于水。这种生物碱既是染料,又是杀虫防蛀剂。既延长纸的寿命,而同时还有一种清香气味。

第二,按照古代的五行说,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于五色、五方、五音、五味等。五行中的土对应于五方中的中央和五色中的黄,黄是五色中的正色。故古时凡神圣、庄重的物品常饰以黄色,重要典籍、文书也取黄色。

第三,黄色不刺眼,可长期阅读而不伤目;如有笔误,可用雌黄涂后再写,便于校勘。这种情况在敦煌石室写经中确有实物可证。

汉纸多粗厚,帘纹不显,而晋代和南北朝时期的纸,都比汉代纸薄,而且有明显的帘纹。

帘纹纸是一种白亮而极薄的的佳纸,表面平滑、坚韧,墨迹发光,用手触摸,沙沙有声。这种纸在新疆出土的实物不少,至今看到实物,仍令人赞叹不已。

从造纸技术上来分析,晋南北朝时期是用类似现今土法抄的可拆合的帘床纸模抄造。这显然是造纸技术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

[阅读链接]

笺纸是特殊的纸品,或用单色漂染,或用套色印刷,或加以浮雕图案,或洒以金银色粉屑,真有赏心悦目之观,尤其是有点雅趣的文人,每每爱不释手。

笺纸的样式,由来已久,北宋时期官员苏易简在其所著的《文房四谱》卷4《纸谱》记载:东晋时期的桓玄作“桃花笺”纸,有缥绿、青、红等色,是蜀地名产,这些都是早期的彩色笺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