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春秋 战国时期

尚书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集。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书中文章可分为记言、叙事两类。

作品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层次;部分篇章叙述有一定文采,还带有情态描写,所用比喻也较形象。

春秋战国时期有散文,是对它的继承发展,并影响到以后各朝代的制诏、章奏之文。对“诏策”、“檄移”、“章表”、“奏启”、 “议对”、 “书记”等文体的形成,亦有影响。

周易

《周易》,是古代占筮用书。书中文章表现出中国早期散文渐趋成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有一定作用。

其文叙事条理清楚,比甲骨文片言叙事进了一步;“赋比兴”写作手法已具雏形,用“比”较多;用词较灵活,运用了不少虚词、同义词、双声叠韵词,尤以选字为多。

作品散韵结合,有许多短歌韵语,简短洗练,多为二、三、四言,节拍鲜明,音律和谐,可看出中国早期歌谣的特点。

诗经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3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国风”中还有不少民歌对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予以有力的讽刺和鞭笞,如《新台》、《南山》、《株林》等都是这方面的名篇。

“风”在艺术特点上,体现在以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形象塑造上,“国风”也具有现实主义艺术特色。作者们能通过抒发主人公的内心倾诉,表现他们的欢乐与悲哀,刻画主人公的行动及其性格特征。“国风”在形式上多数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也不是千篇一律。它常冲破四言的规格。而杂用二言、三言、五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如《代檀》就是一首杂言诗。这些随着情感的波动而富于变化的诗句。读起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性。 “国风”的语言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精确恰当地使用双声、叠韵、叠字,更增加了艺术魅力。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为“国风”大大增强了表现力。

“雅”诗和“颂”诗都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它们在思想内容上无法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性的“国风”相比,但由于它们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因此,也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

赋、比、兴是《诗经》的3种艺术表现手法,与风、雅、颂一起,合称为“诗经六义”。所谓赋,朱熹说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直接陈说;所谓比,朱熹说是“以彼物比此物”,包括我们今日所说的比喻和比拟,所谓兴,朱熹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周南·关雎》先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遐想。因为兴常用于诗歌开头,所以又叫起兴。

《诗经》的句式基本上是四言,比较整齐。不少篇目的各段落之间,往往只更换极少的几个字,有的句子则完全相同,有“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辞意复沓、反复咏唱,给人以一唱三叹,循环往复的感觉。

《诗经》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它反映现实、针砭时事的精神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极大深远。汉魏乐府及历代民歌受它的影响自不必多说,即便是各朝各代的杰出诗人,如屈原、陶潜、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等等,也无不从中汲取营养,采撷精华而融会进自己的诗歌创作。

关雎

《关雎》,是《诗经·国风》的第一篇,也是全书的首篇。

这是一首优美的情诗,女子采荇菜于河滨,男子见而悦之,它描写了一位青年男子对一位漂亮姑娘的恋慕与追求。全诗音韵和谐优美,口环往复,表现了男子慕恋的深切和追求的执著,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

值得说明的是,这本来是一首民间情歌,但前人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解释得玄乎其玄,说是歌颂周文王“后妃之德”,有关天下“人道之大论”的经典之作,而将其神圣化,也神秘化了。直到清代,这首诗才逐步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

国风

《国风》,是《诗经》的一部分,又称《风》或《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和《豳风》,共160篇。其中的诗作被一般认为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诸侯国所辖各地的土风歌谣,大部分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民歌。

诗作多采用赋、比、兴手法,由现实生活所思所感而发,讴歌劳动的愉快欢乐,抒写美好的爱情和对命运与婚姻不幸的哀怨,揭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不劳而获,表达反抗奴役压迫的心声。

《国风》风格淳朴自然,生活气息浓郁。其中的《豳风·七月》、《周南·关雎》、《秦风·蒹葭》、《卫风·硕人》、《魏风·伐檀》等都是很有艺术表现力的名篇。

小雅

《小雅》,是《诗经》的一部分,共74篇,与《大雅》合称“二雅”。大部分诗成于西周末至春秋初,多出自贵族文人之手,表现贵族生活,记述武功事迹,用于贵族宴享。

有些诗篇客观上反映了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的现实,讽刺批判了奴隶主贵族的昏庸腐朽,如《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巧言》、《青蝇》,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其中还有少数民歌,如《苕之华》、《何草不黄》、《楚茨》、《采薇》等篇写饥寒之苦、征夫之劳、农事畜牧、男女恋情,与《风》诗风格一致。

大雅

《大雅》,是《诗经》的一部分,共31篇,与《小雅》合称“二雅”。《大雅》大致成诗于西周年间,为贵族所作,用于诸侯朝会。篇幅较长,结构完整。风格典重文雅,议论语言较多。

内容多是歌颂西周各代君王,宣扬宗法、天命思想,维护王室统治;也有《桑柔》、《民劳》、《板》、《荡》、《瞻卬》等少数诗篇讽刺批判统治阶级为政暴虐,贪残害国,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亦有所反映;另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类似史诗的诗篇,较完整地记述了周部落发祥、发展、建国的历史。

周颂

《周颂》,是《诗经》中《颂》的一部分,共31篇,与《鲁颂》、《商颂》合称“三颂”。其作者已不可考。

《周颂》,成于西周初年,为《诗经》中最早的一部分,是周王朝祭祀宗庙的舞曲歌辞。其诗篇幅较短,语言典雅庄重,极少运用赋、比、兴手法,多数不押韵,不重叠。

内容多是颂扬祖先功德,祈求天地诸神降福子孙,宣扬天命、神权思想。也有《臣工》、《噫嘻》、《丰收》、《载芟》、《良耜》几首写到当时农业生产情况,对生产规模和过程作了质朴生动的描写。

鲁颂

《鲁颂》,《诗经》中《颂》的一部分,共4篇,与《周颂》、《商颂》合称“三颂”。古文经学派认为是史官所作,今文经学派认为是鲁公子奚斯所作,尚无定论。

其诗大致成于春秋中叶,是鲁国贵族用于宗庙的乐章。《泮水》、《閟宫》是臣子颂美国君的诗篇,《駉》亦旨在颂美鲁僖公牧马之盛景。

《鲁颂》创作上受《风》、《雅》诗的影响,有夸张的描写,复沓的章法,对汉大赋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商颂

《商颂》,是《诗经》中《颂》的一部分,与《周颂》、《鲁颂》合称“三颂”,原有12篇,现传5篇。其他篇章何时散佚,不可知。《商颂》,成诗年代尚有争论,一般认为是东周宋国之作,为宋国贵族祭祀祖先商王的颂歌。

《商颂》描述商民族从起源到建国艰苦奋斗终成大业的历史,赞颂先王业绩。虽是歌功颂德之作,却也气象宏大。篇幅一般较长,叙事具体,韵律也较和谐。

二南

《二南》,是《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的合称,共25篇。古人以为“周南”、 “召南”系指地域,“周南”大致在今陕西,河南之间。“召南”大致在今河南、湖北之间,此说为大多数研究者所首肯。

宋代有人根据“以雅以南”等诗句,认为“南”为诗的一体。现在研究者或认为“南”是钟鎛一类的乐器,当是由乐器衍变为乐曲的名称,所以“南”的本身是一种曲调。

关于作品产生的时代,《诗序》说是在周初,现代研究者或认为是在东周,也有人以为西周、东周作品都有。

周南

《周南》,是《诗经·国风》之一,包括《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天》、《兔置》、《芣莒》、《汉广》、《汝坟》、《麟之趾》,共11篇。

汉人以为大抵属今陕西、河南之间的作品,对此后人间有异议。作品产生时代,《诗序》说是在周初,现代研究者有的以为是在东周,也有人认为西周、东周的作品都有。

七月

《七月》,是《诗经·豳风》中的一篇名,共8章88句,为《国风》第一长篇。

本篇描写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以素描手法描述古代农村的农夫在一年间每月为贵族从事紧张的农业劳动和他们自己的生活情况,同时也记载了那时的一些节令风俗。

全诗有如一幅色彩绚烂的巨型壁画,无论人物刻画或景物描绘均栩栩如生。

生民

《生民》,是《诗经·大雅》中的一篇名。《诗序》以为尊祖之作。

《生民》是周人颂美始祖后稷的祭歌。诗中记述了他诞生的神话,赞扬他在农业上的杰出贡献,诗中对周族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也有所反映。因其为周代统治阶段叙述开国历史的诗篇,故有一定史料价值。

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西汉以后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丘明所著。左丘明,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有人称他与孔子同时,孔子十分尊敬他;有人称他比孔子稍晚,是孔子的弟子。相传他家世代为左史,故以左为姓,名丘明。

《左传》,记述了始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27年(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它周密而详细地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真实地记录了当时重要的政治人物的活动及言论,生动地描写了奴隶社会处于崩溃时期的历史进程,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一部极为宝贵的历史文献。

公元前770年,周王室日益衰败,平王东迁洛邑以后,王室统辖的土地及人口剧烈减少,各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天子,反而天子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了瓦解时期,封建势力已开始步入历史舞台,社会进入了重大的变革时期。到了春秋初期,竟出现了100多个诸侯国。它们为了争夺人口、土地,开始了相互兼并的战争,先后起来争霸的较为强大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争霸兼并的战争虽然带来了许多灾难,但它加速了奴隶制的灭亡,使诸侯国逐渐减少,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在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频繁接触中增强了了解,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左传》就产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对“春秋五霸”争夺战争,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真实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延续255年战火的特殊时期的历史画卷。

《左传》由于其行文辞令之优美,而历来被人津津乐道。

《左传》是我国古代社会颇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它对叙事散文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那“不隐恶”的叙事态度,对后世史学家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左传》的文学成就也是很高的,它以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许多的人物形象,绘声绘色地再现了当时纷繁的战争场面,并对战争胜败的原因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

《左传》还体现了“民为邦本”的进步思想观点,主张重视人民的力量和作用,要保障人民的生活。

正由于上述的种种成就,《左传》无可厚非地成为我国古代散文典范之一,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学名著之一。

春秋

《春秋》古代编年体史书。原为先秦各国史书的通称,又是鲁国史书的专称。今传《春秋》相传为孔子在鲁国史书基础上修订而成,但唐宋以后的学者对此提出了怀疑。此书是大事记式的编年史,书中以鲁国的12位国君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史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鲁哀公14年(前481),凡242年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祭曲、灾异等事,均有所记载,其内容证实可信。此书记事极为简略,但体例严谨,文字省净,被后人推崇为“简而有法”的典范。甚至有人认为它在遣词造句中都寓有褒贬,并大力宣扬这种所谓“春秋笔法”,对后人的写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书被儒家奉为经典,今与之有关的作品有《春秋左氏传》,本名为《左氏春秋》,起初独立行世,以叙事为主,内容与《春秋》相表里,汉代以后常被用来解释《春秋》,四晋后遂与之合为一处,又有《公羊传》和《谷梁传》是儒家解经之作,侧重阐发“微方大义”。上述三书合称“《春秋》三传”。

论语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最早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先秦儒家的重要典籍,由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所著。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祖是宋国贵族。孔子早年丧父,依靠替人办理婚丧嫁娶等事务维持生活。他长期从事私人讲学,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在孔子之前,文化教育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只有贵族弟子才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而孔子则不问出身门第,广招弟子,他先后培养教育出了3000名学生,其中有72人对当时社会有所作为,而被称为“贤人”。相传孔子曾经删《诗》、《书》,定《礼》、《乐》,著《春秋》。

《论语》在汉代有3种不同的版本:《鲁论语》、《齐论语》、《古论语》。现在通行本《论语》即为当时的《鲁论语》。南宋时期,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集合为《四书》,并为之做了《集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重大的历史变革时期,奴隶制的瓦解,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改变了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在当时出现了很多新的思想和新的观点,一些知识分子依据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创立自己较为系统的学说,并努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于是形成了历史上称之为“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局面。孔子的学说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最具代表性的、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学派之一——儒家学派。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奴隶制日益衰败,地主阶级正在兴起,社会矛盾、社会斗争相对尖锐而复杂的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是站在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以维护旧的奴隶制度为目的的派别体系。孔子在其思想中明确地流露出对大奴隶主政治家周公的推崇,他认为西周初期的奴隶制社会是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孔子“仁”与“礼”以及“爱人”的主张,都是以奴隶制为思想基础,以维护和挽救面临崩溃的奴隶主阶级为主旨而产生的。

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先秦道家典籍,相传为老子所著。但多数学者认为,此书思想自成体系,文风亦很统一,当成于战国时期,《论语》出现之后,为老子后学所编定。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为守藏室之吏,与孔子同时,孔子曾向他问礼。但又有人认为老子即老莱子,或云即周太史儋。

全书共5000多字,81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称为《道经》,下篇称作《德经》。据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则《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此书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作。在哲学上,作者推崇先天地而生,微妙玄通,自然无为的“道”,但又提出了一些包含着对立统一思想的朴素辩证观点。在政治上,作者主张绝圣弃智,无为而治,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他对现实中的统治者进行了猛烈抨击,并提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二章),认为暴力镇压不能消灭人民的反抗。故鲁迅称此书“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其无为者,以欲‘无不为’也”(《汉文学史纲要》)。

此书为语录体。书中全是简短的语言片断,每章围绕一个中收观点,加以正面说明,但未采用对话形式,也未出现人物。其语言简洁凝练,常从具体的生活现象出发,引出深刻哲理,类似格言警句。句式或长或短,大体整齐,但又富于变化。文中多用韵语,读起来节奏鲜明,铿锵悦耳。如第二十一章形容道的特点:“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辞简而要,其旨深而远。飞龙成卦,未足比其精微;获麟笔削,不能方其显晦”(薛道衡《老子庙碑》),认为微言深旨,超过了《易经》和《春秋》。

注本有魏王弼《老子注》、清魏源《老子本义》、近人马叙伦《老子校诂》等。

庄子

《庄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由庄子所著。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散文家、哲学家,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是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与齐宣王、梁惠王同时代。他一生贫困,但厌恶高官厚禄,曾拒绝楚威王的重金聘请。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保持人们原有的、淳朴的原始本性,以“无所作为”而回归远古。他的这些思想主张,在他的一些如《逍遥游》、《养生主》、《胠箧》等散文名篇中,有较为突出的体现。

《庄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由寓言和神话故事构成,通过这些故事及故事中人物的对话,表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庄子》的文章词汇丰富多彩,语言幽默生动。其文章构思奇特精巧,于诙谐之中阐明深刻的哲理,常以拟人的手法描写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文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对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中,《庄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战国时期,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和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展开了最后的殊死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因其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条件,适应高度发展的规律,具有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性而不断发展壮大。相反,奴隶阶级由于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已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所以逐步地走向没落和衰亡。

在这种情况下,备挫锋芒的奴隶主阶级的内部,表现出了无可奈何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这种情绪是社会历史大变革的过程中,没落的贵族即将彻底灭亡的前兆。《庄子》正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代表了没落阶级思想倾向的一种学说。

《庄子》与《论语》、《孟子》虽然都处在同一历史时期,又都站在没落阶级的立场上,但所表现出来的主张、观点及倾向,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论语》、《孟子》出现的时候是封建地主阶级正在形成的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是新兴地主阶级和顽固的没落的奴隶贵族之间的斗争最为尖锐激烈的时候,而作为儒家学派形象代言人的孔子和孟子是极力维护奴隶贵族的统治的,他们都尽其所能宣扬理想的西周初期的奴隶社会,对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进行了猛烈抨击。《庄子》面世的时候,社会矛盾虽然还十分尖锐,斗争还十分激烈,但封建地主阶级已在这种矛盾的斗争中得到了壮大和发展,其统治地位已基本确定。反之,奴隶贵族阶级在这种矛盾和斗争中,势力被严重地削弱了,已经显示出它退出历史舞台的必然结局。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庄子》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强烈的不满,同时在恢复西周奴隶主统治又失望的情况下,所以采取回避矛盾、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由孟子及其门人万章等人撰著(《孟子》七篇)。孟子,名轲,字子舆,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是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最有影响的儒家的代表人物。曾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为齐宣王的客卿。当时各诸侯的君主都认为他的政治主张不合时宜,而不予采用。晚年从事著述和讲学。宋元以后,儒家学派备受尊重、崇拜,被人誉为“亚圣”,享受祭祀,地位仅次于孔子。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自春秋以来,奴隶主把奴隶们开垦的土地全部据为己有,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

由于奴隶不断的反抗逃亡,使奴隶主的农业生产得不到稳定的发展,这就迫使奴隶主改变了他们原有的剥削方式。他们把土地采取出租的方式交给奴隶,以收取大部分的土地收获作为地租,这样,原来的奴隶主就变成了封建地主,而为奴隶主耕种土地的奴隶变成了租用土地的农民,于是产生了地主和农民这样两个新兴的阶级,这两个阶级的兴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代表了社会的进步性。

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以及和农民阶级之间产生的新的关系和矛盾,打破了西周时期奴隶制的社会秩序,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

在这种历史条件之下,新兴地主阶级在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中逐渐壮大,加速了奴隶社会的瓦解,于是新旧势力在这个时期展开了最后的殊死搏斗。当时的这种斗争,在社会意识形态上表现得最激烈。各阶级、阶层思想的代表纷纷亮相,站出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

《孟子》通行的注本有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宋朱熹的《孟子集注》和清焦循的《孟子正义》。

荀子

《荀子》是一部记录荀子言行和思想的著作,由荀子所著。荀子,约生于公元前313,卒于公元前238年,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是先秦后期儒派学说的代表。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吸取了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长处,建立起了自己的新的儒学体系,把古代的唯物主义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战国末期,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在与奴隶主贵族的斗争中基本上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个时期的统治阶级要求社会意识形态与其统治方式形成一致,各种学说必须和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互相适应,各种思想和主张要能为统治者利用,否则就不但没有市场,而且还可能会遭受打击。荀子的新儒派学说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是一种代表了统治者利益的新学说。

《荀子》是古代一部唯物主义著作,它驳斥了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认为天是作为物的客观存在,批判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观点,树立了“人定胜天”的进步思想。

《荀子》在批判过去的儒家不合理成分的同时,还继承了儒家一些传统的思想观点。如《王制》篇中提出“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的剥削阶级思想,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这又表现出它受儒家传统局限性严重的影响,并产生了偏见。谈到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时,它夸大了“心”的作用,显示出带有浓烈的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

《荀子》在文学思想上反对华而不实,讲究实用。这种观点和主张在《非十二子》篇、《正论》篇以及《儒效》篇中都有充分的表现。《荀子》在文学创作中“厚道、成圣、宗经”的理论,体现了儒家的传统观点,它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及创作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荀子》善于运用比喻和对偶,语言丰富多彩,形成了质朴而醇厚的独特风格。《荀子》吸收了诸子百家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对后世的议论性散文有很大的借鉴。现存的《荀子》共计2篇,大部分为荀况自己所著,后6篇可能出自其门人之手。

墨子

《墨子》是墨子一生的思想言论的集中体现,“墨学”的主要典籍,由墨子所著。墨子,名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是手工匠人出身,由于他天赋聪颖,刻苦好学,逐渐成长为当时一大知识分子。他本人也脱离了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和政治活动,由于他的学说切合现实的需要,很快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一度压倒了孔子儒家学说。

墨子的学问是从学习儒家学说开始的,但是,在学习中,他逐渐发现了儒家思想不符合现实需要的地方,于是由学儒转而非儒。但是,和孔子一样,墨子也尊崇三代圣人,并以施行仁义和天下国家的治理,人民的幸福为毕生追求的目标。

墨子根据自己对“先王之道”和“圣人言辞”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分析,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著名的“十大主张”。

墨子反对儒家所提倡的礼乐和厚葬,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曾遭到儒家学派的代表孟子强烈的反对。墨子在当时还组织了带有宗教性色彩的政治团体。《淮南子》说:墨子有180名门徒,个个都能吃苦耐劳,人人都可赴汤蹈火。可见墨子在当时是很有影响的。

《墨子》以小生产者的立场和观点,与儒家思想及道家学派在“争鸣”之中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墨子》不仅以朴实无华,极具说服力的逻辑思维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而且还对科学和逻辑进行了研究、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科学文化的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墨子》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思想产物,是战国时期小私有者阶层维护自身利益的理论武器。

韩非子

《韩非子》,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作,韩非子所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韩非子,约生于公元前280年,卒于公元前232年,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出身于韩国贵族,是荀子的学生,战国后期重要的法家代表人物。他眼看着韩国越来越弱,曾多次建议韩王变法图强,均遭到了韩王的拒绝,于是发愤著书。他的书传到秦国,秦王嬴政看到之后,非常赏识他,于是派兵攻打韩国,向韩国索要韩非。韩王没办法,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此后韩非就留在了秦国。由于秦始皇身边佞臣的阻碍,韩非并没有得到重用,最后被嫉贤妒能的李斯、姚贾陷害,死在秦国的狱中。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促进了农业及科学文化的发展,这种发展使新兴封建地主阶级势力迅速壮大,它们表现出夺取统治地位的强烈愿望,旧的奴隶贵族自然不甘心轻易失败,于是新旧两个统治阶级在统治地位的争取上展开了持久而激烈的斗争。这种斗争,也表现在了意识形态之中。各阶级的代言人纷纷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辩论。《韩非子》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代表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统治者利益,极具论辩性的法家代表的著作。它以严谨的逻辑性、犀利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参与了“百家争鸣”的大辩论。

《韩非子》综合了战国前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申不害等人的学说,又吸取了诸子百家之所长,建立起了自己的一个理论体系,有“法家学说大全”之称。其思想主张符合新兴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反映了新兴的统治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的要求,是与历史发展的趋势相一致的、具有进步思想性的散文集。其中重要的有《孤愤》、《解老》、《喻老》、《势难》、《说难》、《定法》、《五蠢》、《显学》等篇,提出以法为中心,法、术、势三者结合的理论体系。

《韩非子》的文章绝大部分属于论辩文,重在演绎、归纳、分析、综合,文章说理周密,讲究逻辑,词锋犀利,富有文采。书中间以生动、深刻的寓言小故事,作为论证材料,极富启发意义,又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如“郑人买履”、“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等。

《韩非子》全书共55篇,约10万字。通行的注本有清朝末期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和今人陈奇猷的《韩非子集释》等。

离骚

《离骚》,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屈原的代表作。屈原,约生于公元前340年,约卒于前278年,战国时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离骚》是诗人在自己被再次放逐、深感救国无路、爱国理想彻底破灭的情况下,以无比沉痛的心情写就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篇。全诗373句,2490字。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是诗人对以往历史的回溯,后部分是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全诗通过诗人烈火般的热情、雄伟瑰丽的想象、神采飞扬的语言以及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同时通过诗人战斗的历程和悲剧的结局,反映了楚国政治舞台进步与反动两种势力的尖锐斗争,暴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腐朽和反动势力的嚣张跋扈。

全诗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美丽的象征及比兴手法,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驱使山川自然与历史传说等构成了一幅雄奇壮丽的艺术画面,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篇结构雄伟,形式多变,感情真挚强烈,气势奔腾雄伟,语言绚烂多彩、优美精练,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诗歌发展了我国人民口头创作的神话浪漫主义,成为了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2000多年来,它教育和感奋了无数读者,对后世文人和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专著《离骚传》,第一次给《离骚》和诗人以很高的评价,说它兼有《国风》和《小雅》之长,而屈原之“志”则可“与日月争光”。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说:《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后世将它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它与《国风》共同开创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道路,2000多年来一直为我国优秀作家所继承和发扬。

《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它不仅是中国文学,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块晶莹的瑰宝。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

《吕氏春秋》全书26卷,由12纪、8览、6论3部分组成,共160篇,20余万言内容。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墨、法、名、农、阴阳、兵各家学说。

《吕氏春秋》涉及范围很广,有政治、军事、教育、文艺、礼制、术数、养生、农桑、天文、历法各方面问题。其中著名的篇章有《走私》与《察今》等。这些文章往往以议论发端,然后摆事实,设比喻,回复呼应,首尾一贯,条理分明。寓言故事《刻舟求剑》流传至今。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记载春秋时齐国晏婴言行轶事的著作,是战国时人搜集有关晏婴言行编辑而成。全书共8卷,215章。

《晏子春秋》中的每章由一则小故事构成,以晏子为中心人物。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时的卿相,执政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节俭力行、谦恭下士著称于世。

《晏子春秋》的记述带有较多文学色彩,在晏子实事基础上进行夸张和虚构,增强了文章的故事性和戏剧性。文中常用衬托、对比的手法,善于从人物行动、对话和环境气氛中烘托人物性格,使晏子这一形象更鲜明而生动,极富趣情。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中国古代军事名著,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孙武所著。全书共13篇,6000多字。

《孙子兵法》当时和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系统、完整地揭示了战争的规律及战争与政治、军事、自然条件的关系,包含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孙子》在议论行文时,气势恢弘、笔端富有感情,如江河奔腾,回旋激荡。语言方面排比、对偶交替使用,畅述见解一泻千里,结束时戛然而止,既给人以感染,又简洁警譬,使人信服。

国语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全书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余年的史事。《国语》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史记》、《汉书》定《国语》为周左丘明作。

《国语》载录8国史事,不是自始至终有系统地记述,而是有重点地记述若干事件。从西周到春秋时期诸侯的朝聘、会盟,各国间的战争、缔和以及互相并吞的情况,都有较多的反映,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九歌

《九歌》,是《楚辞》中的一篇名,作者屈原。今人多取朱熹《楚辞集注》中说法,认为是屈原对南楚祭歌修改加工而成。王逸认为是屈原放逐后的作品,“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寄托了作者政治失意的冤怨。近世学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专用于祭祀。

“九歌”是传说中古乐曲名,以此名篇属新歌袭旧名,与篇数关系不大。《九歌》是由11篇组成的组诗,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前10篇分别祭祀3个类型的10位神灵,天神: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东君;地祗: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人鬼:国殇。最后一篇《礼魂》是送神曲。

组诗再现了整个祭扫过程。以唱和形式出现,由男巫或女巫装扮成神或作为迎神者进行演唱,故有些学者认为,《九歌》是古歌舞剧的雏形。《东皇太一》把最高的天神即天帝,写得庄严肃穆,虔诚敬畏。没有描写他的形象特征,主要渲染祭祀陈设和歌舞场面。《国殇》歌颂为国捐躯的战士,再现战斗场面,写得慷慨壮烈,富有爱国激情。《礼魂》是全诗尾声,写祭神完毕后的歌舞。其他各篇尽力铺染神的形态,将神塑造为感情丰富、个性独特的鲜明艺术形象:云中君潇洒飘逸,东君英雄勇武,河伯悠闲多情,湘君湘夫人缠绵相恋、光彩照人,大司命威严肃穆、不好接近,少司命年青美貌、温柔缠绵,山鬼明眸善睐、含情脉脉。并着力描绘神的爱情,让他们和人间男女一样相思相恋,充满倾慕、猜忌、怀疑、欢快和悲哀。这种以男女感情媚神悦神,以委婉颂神的方式,在祭歌中别具一格。实质上,这些诗是神的人化、世俗化、生活化,充分表现了作者乃至整个楚民族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浪漫主义精神气质。

在艺术上,构思巧妙奇特,画面瑰丽鲜艳,语言活泼多变,形象性强,韵律和谐,风格壮丽优雅,千古以来,深受读者喜爱。

天问

《天问》,是《楚辞》中的一篇名,作者屈原。对题旨解释通常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天问”即“问天”,王逸《楚辞章句》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并认为是屈原被逐之后,走进楚国先王祠中,“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发泄郁愤,寄托愁怨。另一种认为,“天问”即关于天地宇宙、万事万物的疑问。今人游国恩《天问题解》:“举凡天地间一切显象事理以为问,犹今人曰自然界一切之问题云尔。”以后说较合作品实际。诗作长达370余句,是屈原作品中第二长诗。

全篇由170多个问题组成,涉及到天文、地理、神话、历史等多方面事情。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从开头到“羿焉弓毕日?鸟焉解羽”,是关于天地山川形成及神话传说中有关问题的发问;后部分对夏商周和春秋几个著名诸侯国的历史提出问题,注重国家的兴亡更替。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历史的看法,用问答形式表达出来,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怀疑意识、批判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也寄托了愤世嫉俗的郁怨之思。诗中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和历史资料,代表了那个时代思想认识的高度。

艺术上极有特色,以问题贯穿,自远及近,从古到今,由天道到人道,层层深入,连续不断,一问到底。想象奇特,情绪激昂,气势浑成。有一句一问,二句一问,多句一问等多种形式,参差错落,圆转活脱,毫不板滞重复。基本上四字一句,四句一节,一节一韵,然而随内容变化,间杂三、五、六、七言,整齐中有变化。节奏音韵也自然协调。前人曾评曰:“或长言,或短言,或错综,或对偶,或一事而累累反复,或数事而熔成一片。其文或峭险,或佶倔,或流利,诸法备尽,可谓极文章之变态。”

九章

《九章》,是《楚辞》中的一篇名,作者屈原,由《情惜》、《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9篇作品组成。从作品内容看,各篇写作时间地点不一,今人从朱熹说,认为是后人辑录而成,“章”是“篇”的意思。有人疑《惜诵》、《思美人》、《惜往日》、《悲回风》非屈原所作,然无确证。

《惜诵》是“发愤以抒情之作”。其内容是写一心为国,忠言直谏,反遭谗被疏,蒙受打击迫害,陈志无门,进退两难的心境,极力表明自己的忠贞品格。其构思与《离骚》前半篇有相似之处。风格精练朴素。

《涉江》记叙放逐到沅湘一带的行迹,抒写被迫害的悲愤和忠君爱国、始终不渝的意志。抒情纪行写景天然融合,是中国山水诗开山之作。

《哀郢》一般认为写于作者晚年,秦将白起破楚郢都之后。抒写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悲哀,情景交融,凄婉感人。

《抽思》标题大意是将内心愁绪抽取出来。回顾往事,表露被放逐的幽怨和对鄂都的思念、深沉缠绵,细腻真切。

《怀沙》写于诗人自沉前不久,“怀沙”为怀抱沙石自沉之意,也有人认为“沙”指长沙一带,是怀念故地之诗。诗中回顾自己的一生,为自己虽感委屈压抑,终未改初衷而自豪,宣告将以死殉理想,保节操。句式短促有力,风格简洁朴素。

《思美人》言忠贞之志,坚持理想,不改初衷,并引历史教训,希望楚王翻然改悟,发愤图强。以男女喻君臣,与《离骚》有相似处。

《惜往日》有人认为是屈原绝命词。概述平生遭遇,痛惜政治理想未能实现,决心以死唤醒君王。文辞浅易通达。

《橘颂》被认为是屈原早期作品。咏叶橘树深固难徙的志向,秉德无私的品质,独立不迂的操行,是作者人格精神的象征。通篇用比兴手法写成,是咏物诗之祖。

《悲回风》写秋冬季节,回风摇蕙,联想到不幸身世,虽决意一死,而心犹挂念国之安危。情感忧郁愁苦,婉转低徊。

《九章》各篇风格各有千秋,成就各有所异,一般认为《哀郢》、《涉江》、《怀沙》、《橘颂》是艺术上的上乘之作。

远游

《远游》,是《楚辞》中的一篇名。王逸认为是屈原所作,近世学者对此多有怀疑,部分人认为乃汉人所作,尚无定论。篇名取自本诗首句“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

诗中描写抒情主人公深感现实人世走投无路,郁愁内结,不堪排解,遂羡慕往古仙人静虚无为,超然物外之自由洒脱,于是神离形骸,决意轻举远游“终不反其故都”。主人公从南方故土出发,先览天庭,“问大微之所居”,又周游东西南北四方八极,最后达到“无天无地,无见无闻”,超脱一切,“与泰初而为邻”的理想境界。

诗作反映出作者浓厚的超然出世,追求精神解脱的思想。艺术上以神话寓言构筑幻想世界,想象飘逸自由,无拘无束,色彩神奇瑰丽。《远游》对后代游仙诗影响很大。

九辩

《九辩》,是《楚辞》中的一篇名,作者宋玉。“九辩”是传说中古乐曲名,以此名篇系袭用旧题。王逸认为宋玉是屈原学生,作本篇是为了代师立言“闵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今人多不同意此说。

作品是一部抒情诗,共250余行。借悲秋来抒发“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愤怨是非颠倒、贤愚不辨的现实,关怀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表明即使身遭打击,也要保持高尚节操的志向。

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多有模仿屈原作品之处,但艺术上又有独到特色:语言生动形象,洗练畅达,句式灵活多变,节奏跌宕起伏,较屈原有所发展。尤为突出的是,善于以环境写心境,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形成鲜明意境,改变了《楚辞》大多直抒胸臆的表现方式,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对后世影响颇深。鲁迅曾评:“虽驰神逞想不如《离骚》,而凄怨之情,实为独绝。”

大招

《大招》,是《楚辞》的一篇名。王逸《楚辞章句》说:“《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朱熹则完全认为是景差所作。今人多认为是秦汉人仿《招魂》而制,也有人认为乃屈原为招楚怀王魂而作。

其内容与形式与《招魂》大致相似。全诗可分为三部分,前面部分陈四方之恶,戒魂勿往;中间部分写饮食、音乐、女色、宫室之美,诱魂还乡;后面部分描绘了一幅君圣臣良、尚贤敬能、发政施仁、民富国强、诸侯来朝的美好图景,招魂以“美政”,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是全诗主旨。

通篇用四言句式写就,行文略显拘谨。对其评价历代分歧较大,褒者认为是“绝世奇文”,“词义高古”,贬者认为“语之不精、言之无味”,延至今日,尚无定评。

山海经

《山海经》,大禹、伯益所著,但经后人多次增补之后,已看不出大禹、伯益所著的迹象。书中又多次出现夏后、周文王等夏禹时代之后的人名地名,因此,夏禹、伯益《山海经》之说难以置信。据《四库全书总提要》记载,《山海经》是周秦间人记的。后世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品,它是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又经秦汉学者的最终修补而成的一部著作。

《山海经》是我国现存古籍中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一部奇书。该书分《山经》、《海经》两个部分。现存《山海经》共收18篇,分《山经》5卷,《海经》13卷,3.1万多字。其中《山经》又称《五藏山经》,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5部分;《海经》包括《海内经》4篇、《海外经》4篇、《大荒经》4篇、《海内经》1篇。书中记载了许多国家和民族离奇的故事,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及思想状况。全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天文、地理、气象、历法、医学、动物、植物、矿产、水利、民俗、宗教、神话,等等。千百年来,它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海内外的读者。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科学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繁荣的景象。文化思想方面,出现了老子、孔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百家争鸣又推动了各家思想的完善。在这个时期,我国还出现了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屈原所作的千古不朽的抒情长诗《离骚》。总之在这一时期,文化、思想、文字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文化、思想、文字的发展也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为人们记录对自然的认识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促进了科学著作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这个时代还出现了《甘石显经》这样一部记录了800多个恒星名字的天文著作。我国人民在这个时期已经把一年中的24个节气,运用在农业生产之中,这些都标志着当时我国人民对自然界的认识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根据《山海经》所记载的内容和文字的风格以及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通过对自然界的认识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等各方面推断,它极有可能是产生在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以地理山川为线索,以神话传说为内容的著名的文化典籍。

《山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期间,秦汉时代又有人对它进行了增补,《汉书·解志》中收录有16篇。晋代的时候,郭璞为此书作了注释,明代的杨慎对其作了补注。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为最好的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