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概述
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古时没有血压计测量血压,而是以辨证的方法,根据患者主诉症状,分析它的原因以定病名。中医学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根据临床症状、病程演变,结合辨证论治的经验比较,认为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眩晕”、“头痛”、“中风”、“肝风”、“肝阳”、“心悸”、“尿浊”等症状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症相似。
高血压的症状
根据高血压病的临床主要证候、病程的转归及并发症,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眩晕”、“中风”等症状。而头痛、头胀、心悸、失眠、眩晕、胸痛、颈强、肢麻、舌强、腰痛、半身麻木、口眼喁斜、半身不遂等症状,都是高血压病的表现。
高血压的原因
精神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可使肝气内郁,郁久化火,耗伤肝阴,阴不敛阳,肝阳偏亢,上扰头目。肝肾两脏关系密切,肝火也可灼伤肝肾之阴,形成肝肾阴虚,肝阳偏亢。
饮食失节
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以致湿浊内生,湿浊久蕴以致化热,热又能灼津成痰,痰浊阻塞脉络,上扰清窍,也能发为高血压病。
内伤虚损
劳伤过度,或年老肾亏者,由于肾阴不足,肝失所养,肝阳偏亢,内风易动。在以上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使人体阴阳消长失调,特别是肝肾阴阳失调。因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形成了下虚上盛的病理现象,故见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症。而肾阴亏损,不能滋养于心,心亦受累,故见心悸、健忘、不寐等症。病久不愈,阴损及阳,则往往导致肾阳不足,兼见畏寒、肢冷、阳痿、夜尿增多等阳虚证候;亦可阴损于前,阳亏于后,最后形成了阴阳两虚之证。阳胜又可化风化火,肝风入络则见四肢麻木,甚至口眼歪斜;肝火上冲,可见面红目赤,善怒。风火相煽,灼津成痰,若肝阳暴亢,则阳亢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扰乱心神,蒙蔽清窍,发生中风昏厥。
中医辨证分型的对症疗法
肝阳上亢
【临床症状】
头痛且胀,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夜眠不宁,或兼胁痛,面赤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
【饮食宜忌】
(1)宜食食物
多吃芦笋、芹菜、大白菜、苦瓜、萝卜、菠菜、豆制品等。特别是苦瓜清热泻火,散结通窍,利湿止痛,对于肝阳上亢型耳鸣最为适宜。
(2)忌食食物
少吃辛辣、上火食品,如辣椒、羊肉、牛肉、狗肉、桂圆、红枣等。
【食疗药膳】
(1)鲜芹菜汁
[原料]芹菜250克。
[做法]芹菜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绞汁,可适当调味。每日2次,每次1小杯。
[功效]平肝降压。
(2)芹菜翠衣炒鳝片
[原料]黄鳝120克,西瓜翠衣150克,芹菜150克,姜、葱、蒜、盐、麻油各少许。
[做法]将黄鳝活剖,去内脏、脊骨及头,用少许盐腌去黏液,并放入开水中汆去血腥,切片;西瓜翠衣切条;芹菜去根叶,切段,均下热水中焯一下捞起备用。炒锅内加麻油,下姜、蒜蓉及葱爆香,放入鳝片稍炒,再入西瓜翠衣、芹菜翻炒至熟,调味勾芡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平肝,利尿降压。
(3)天麻鸭蛋
[原料]天麻9克,鸭蛋2个。
[做法]将鸭蛋放入盐水中浸7日后,在顶端钻1小孔,倒出适量鸭蛋清,再灌入已研成细末的天麻(若鸭蛋不充盈,可将倒出的鸭蛋清重新装入,至充盈为度)。然后用麦面作饼将鸭蛋上的小孔封闭,随即将鸭蛋完全包裹,放在火炭灰中煨熟。每日早晨空腹时用开水送食鸭蛋2个,可连服5~7日。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养阴。
【中医治法】
[治法]平肝潜阳。
[常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处方]天麻9克,钩藤15克(后下),石决明30克(先下),黄芩9克,栀子9克,牛膝9克,杜仲9克,桑寄生12克,夜交藤30克,茯神12克,珍珠母30克(先下)。
[方义]本方证以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兼有肝火为主要病因,病位在肝。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平肝潜阳;牛膝引血下行,为药引;黄芩、栀子清热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宁心。
[加减]头痛甚剧,胁痛,口苦面赤,便秘及溲赤属肝火偏旺者,加龙胆草6克、夏枯草12克、郁金9克,以清泄肝火。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中药处方】
(1)红龙夏海汤
[主治]清肝,平肝,潜阳,镇痉熄风。
[处方]红牛膝12克,地龙12克,海藻30克(另包水洗),夏枯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清脑降压汤
[主治]平肝熄风,育阴潜阳。
[处方]珍珠母20克,石决明25克,何首乌50克,白菊花15克,钩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钩芩降压汤
[主治]肝阳上扰型高血压病。平肝潜阳。
[处方]钩藤15~30克(后入),黄芩12克,石决明(或珍珠母)30克,怀牛膝15~30克,桑寄生15~30克,菊花15克,夏枯草15~30克,槐米12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穴道治疗】
[取穴]合谷、内关、百会、大椎、足三里、太冲等。
[操作]针灸疗法:点泻合谷(由曲池至合谷穴,循推36次),泻阳利大使;内关穴滋阴,头部推运5~6次。泻百会、大椎穴(循推风府至大椎穴36次,再作背部循压5-6次)。泻中脘,补关元滋阴,助以揉压腹部肌肉,促使胃肠蠕动,并影响腹腔动脉的搏动和缓,进而调整肝、胃功能,使大便畅通。补足三里(由足三里循推至解溪穴81次)。泻太冲(由中封至太冲穴循推36次),平抑肝阳上越之势,使逆气下降。点穴次序由上而下。上部手法轻,下部手法重。
肝肾阴虚
【临床症状】
头部隐痛,目眩耳鸣,五心烦热,腰腿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饮食宜忌】
(1)宜食食物
肾阴虚者宜服食芝麻、粟米、豇豆、牛骨髓、狗肉、羊骨、猪肾、淡菜、干贝、鲈鱼、桑椹、芡实、栗子、胡桃、海马、枸杞子、山药、虾、海参、何首乌、杜仲、冬虫夏草、龟肉、鸽肉、猪肉、甲鱼、蛤蚧、莲子、松子、荠菜、韭菜、蜂王浆、灵芝、燕窝、阿胶、紫河车、地黄、锁阳、肉苁蓉等。
(2)忌食食物
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忌过饥过饱。
【食疗药膳】
(1)夏枯草煲猪肉
[原料]夏枯草20克,桑椹20克,牡蛎20克,猪瘦肉250克,酱油、盐等各适量。
[做法]将夏枯草及牡蛎煎汁,猪肉切块,将煎汁与猪肉同入锅中,用文火煲汤,至七成熟时,加入桑椹、酱油、盐、糖等调料,继续煮至肉烂熟,汁液收浓即成,吃肉及桑椹。
[功效]育阴潜阳、养血益精的效用。对于老年高血压肝肾虚损、眩晕耳鸣者是食疗佳品。
(2)菊花乌龙茶
[原料]杭菊花10克,乌龙茶3克。
[做法]滚水泡茶用。
[功效]平肝疏风散热,生津止渴利尿,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预防动脉硬化的功能。
(3)黑白木耳饮
[原料]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适量。。
[做法]用温水浸软并洗净,放入碗内,加水和冰糖适量,蒸1~2小时,一次或分次服用,每日1剂。或单用黑木耳3~5克,冰糖适量,按上法蒸制,睡前服。
[功效]具有滋养、益胃、活血、润燥。
【中医治法】
[治法]滋养肝肾。
[常方]大补元煎加减。
[处方]熟地12克,山药12克,山茱萸9克,枸杞子12克,太子参15克,当归9克,杜仲9克,牛膝9克,白蒺藜9克,菊花9克。
[方义]人参大补元气,熟地、当归滋阴补血,人参与熟地相配,即是景岳之两仪膏,善治精气大号之证,枸杞、萸肉补肝肾,杜仲温肾阳,甘草助补益而和诸药。诸药配合,功能大补真元,益气养血,故景岳曾称此方为“救本培元第一要方”。
[加减]烦热盗汗者,加黄柏9克、知母9克,以滋阴泻火。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中药处方】
(1)玄参钩藤汤
[主治]滋阴平肝。
[处方]元参21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麦冬10克,夏枯草15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丹参15克,泽泻10克,生山楂1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0天为1疗程。
(2)天麻钩藤饮加减
[主治]偏阳亢者。
[处方]天麻、钩藤、茯神、牛膝、杜仲、桑寄生各15克,石决明(先煎)、牡蛎(先煎)、龙骨(先煎)各30克,黄芩、栀子各10克,夜交藤20克。头痛甚剧,眩晕,肋痛,口苦面红,便秘溲赤,苔黄,脉弦数,肝火偏旺者,加龙胆草、丹皮、夏枯草等以增强清肝泻火之力;如大便秘结者,可加用当归芦荟丸以泄肝通腑;如头痛、眩晕急剧,泛泛欲呕,手足麻木,甚则震颤,筋惕肉润,有阳动化风之势者,可加珍珠母镇肝熄风,必要时可加羚羊角以增强清热熄风之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杞菊地黄丸加减
[主治]阴虚偏重者。
[处方]熟地、石决明(先煎)各30克,山药、茯苓、龟板(先煎)、鳖甲(先煎)各20克,枸杞子、泽泻各15克,丹皮、山萸肉、菊花各10克。如肝肾阴虚,症见头痛、眩晕朝轻暮重,或遇劳加重,脉弦细,舌质红等,可加生地、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石斛等滋养肝肾。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穴道治疗】
[取穴]腰眼、大椎、三阴交、复溜、肝俞、脾俞、神门、足三里、百会、太冲、风池、合谷。
[操作]针灸疗法:兼阳虚者,加膏肓、中脘、阳陵泉、气海以补气壮阳。
痰湿内阻
【临床症状】
头痛而重,眩晕,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饮食宜忌】
宜食食物: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体肥胖者,要适当控制饮食。
(2)忌食食物
忌食寒凉之物,免伤脾胃。
【食疗药膳】
(1)加味海蜇拌香芹
[原料]海蜇皮100克,芹菜50克,陈皮3克,半夏6克,盐、糖、麻油、醋各适量。
[做法]将海蜇皮切丝,芹菜洗净,水焯后切丝,陈皮、半夏煎汁浓缩成30毫升。将海蜇皮、芹菜放盘中,加入煎汁及麻油、醋、少量盐、糖,拌匀即食。
[功效]健脾疏肝,祛湿化痰。经常食用有利降压。
(2)红萝卜海蜇粥
[原料]红萝卜120克,海蜇皮60克,粳米6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红萝卜削皮切片;海蜇皮漂净,切细条;粳米洗净。三物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粥,粥成后加调味品调味。作早晚餐或作点心食用。
[功效]化痰消滞,开胃健脾。
(3)天麻橘皮饮
[原料]天麻10克,鲜橘皮20克。
[做法]两药水煎,代茶饮。
[功效]可燥湿化痰,平肝熄风。适宜属痰浊中阻型高血压患者饮用。
【中医治法】
[治法]化痰祛湿。
[常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处方]天麻9克,白术12克,半夏9克,茯苓12克,陈皮6克,泽泻15克,代赭石30克(先煎),生姜5克。
[方义]法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云苓、白术健脾除湿以杜绝生痰之源;橘红理气化痰;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诸药、和中。
[加减]脘门不食者,加白蔻仁3克(后下)、砂仁3克(后下),以芳香健胃理气;耳鸣重听者,加郁金9克、菖蒲9克,以通阳开窍;若伴心烦口苦,渴不欲饮者,加黄连3克、黄芩12克,以清化热痰。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中药处方】
(1)半夏白术天麻汤
[主治]常用于偏胖、血糖偏高、血脂偏高的高血压病人。症见头晕,胸闷,食欲不佳,恶心,困乏。治疗既要平肝健脾,又要化痰去浊。
[处方]半夏1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3克,钩藤(后下)15克。半夏化痰祛湿,白术健脾祛湿。若胃口很不好,可以加些砂仁、厚朴、炒麦芽、鸡内金;若还夹杂一些热象,可加黄连、瓜蒌、菊花、夏枯草。若症状不是很严重,煮点薏苡仁粥吃,既能降暑,又能祛湿。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赭决九味汤
[主治]益气化痰。
[处方]黄芪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24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白术9克,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龙牡真武汤
[主治]温阳利水,健脾化痰。
[处方]茯苓9克,清半夏9克,白术6克,白芍6克,附片6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生姜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穴道治疗】
[取穴]中脘、丰隆等穴。
[操作]针灸疗法:一指禅推或按揉印堂、太阳、率谷、风池、天柱等穴。摩腹:按揉心俞、肝俞、肾俞、气海、关元等穴。在此基础上再按加用中脘、丰隆等穴。
瘀血内停
【临床症状】
头晕头痛,痛如针刺,或胸闷刺痛;唇舌青紫或舌有瘀点瘀斑,脉细或涩。
【饮食宜忌】
(1)宜食食物
宜吃一些活血类型的食物,如黑大豆、绿豆、猪心、牛肉、羊肉、鱼、海参、莲藕、洋葱、蘑菇、香菇、猴头菇、木耳、海带、葛根、魔芋、金针菇、油菜、菠萝、山楂、菱角、刺梨、桃仁、红糖等。
(2)忌食食物
忌食煎炸食品。
【食疗药膳】
(1)桃仁莲藕汤
[原料]桃仁10克,莲藕250克,盐、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藕洗净切成小块,与桃仁加清水适量煮汤,调味饮汤食藕。
[功效]活血化瘀,清络通窍。
(2)桃仁牛血汤
[原料]桃仁10克,新鲜牛血200克,食盐少许。
[做法]将新鲜牛血切成块状,与桃仁加清水适量煲汤,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牛血。
[功效]化瘀散结,清络通窍。
(3)枸橘山楂蜜饮
[原料]枸橘、山楂各20克,蜂蜜15克。
[做法]将枸橘、山楂洗净、切片,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液转温后调入蜂蜜,搅匀即成。上下午分食。
[功效]舒肝解郁,理气活血,气滞血瘀。
【中医治法】
[治法]活血化瘀。
[常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处方]桃仁9克,红花6克,川芎9克,赤芍15克,葱白5克,生姜5克,麝香0.3克,甘草3克,郁金9克,菖蒲9克,白茫9克,细辛3克。
[方义]本方是活血祛瘀、通关开窍之主剂。因瘀血致病,表现多端,瘀血内留,血行不畅,气机阻滞,百病丛生。方中麝香芳香开窍,窍开则气机畅亦行。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行血祛瘀,瘀散则血行通畅,血行气亦行。另外,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老葱、黄酒协同麝香,通阳开窍,温经散寒等等。
[加减]头胀痛,血压甚高者,加大麻9克、钩藤15克、石决明30克(先下)、地鳖虫9克,以平肝通络;合并中风后遗症者,以补阳还五汤(黄芪30克、当归9克、川芎9克、赤芍15克、地龙9克)为主加味,益气活血通络祛风;胸闷刺痛者,加延胡索9克州;川楝子9克,以理气活血止痛。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中药处方】
(1)川芎地龙生地汤
[主治]主要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高血压合并心脏病的患者,表现为胸闷胸痛,痛为刺痛、痛处固定,还有心慌、心悸、四肢发麻、口舌青紫,舌质暗或有紫色,脉细涩,或者有早搏。
[处方]川芎10克,地龙10克,生地15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赤芍15克,葛根15克,山楂15克,桃仁10克,牛膝10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化瘀清散汤
[主治]化瘀清热。
[处方]柴胡10克,葛根15克,丹参15克,杭菊15克,桑枝15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红花12克,地龙12克,薄荷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活血化瘀汤
[主治]方中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地龙通络止痛;葛根扩张血管;山楂化瘀散结。
[处方]当归、赤芍各12克,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山楂各10克,葛根、丹参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穴道治疗】
[取穴]心俞、肝俞、肾俞、气海、关元等穴。
[操作]摩腹疗法:按揉心俞、肝俞、肾俞、气海、关元等穴。
在此基础上再按加血海、膈俞益气活血。
阴阳两虚
【临床症状】
眩晕,健忘,消瘦,口干,五心烦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或夜尿频作,腰腿酸软。舌质淡红,苔薄,脉细无力。
【饮食宜忌】
(1)宜食食物
适于阴虚型的食物:可选用甘凉、甘寒或甘平之品,取其甘酸化阴,寒凉清热之功。如小麦、玉米、山芋、大白菜、大头菜、香椿、胡萝卜、木耳、银耳、山药、土豆、西红柿、猴头菇、芹菜、荠菜、菠菜、金针蘑、茄子、紫菜、海带、鸭肉、鹅肉及蛋、兔肉、鸽肉、鹌鹑肉、猪肉、火腿、燕窝、蟹、海螺、蛤蜊、黑鱼、海蛰、鲫鱼、青鱼、黄花鱼、龟肉、甲鱼、鳜鱼、鲈鱼、荸荠、甘蔗、香蕉、梨、椰子、百合、西瓜、冬瓜、丝瓜、菱角、青果、莲子、猕猴桃等。还可以配入少量具有滋阴药效,无明显苦味的中药,如沙参、石斛、玉竹、枸杞、五味子、熟地、乌梅等;
适于阳虚型的食物:可选用温热益气助阳之品,取其益气、助阳、散寒、辛甘化阳之功。如新大米、小麦、山药、高粱、豆油、小米、刀豆、扁豆、韭菜、雪里蕻、榨菜、蒜、葱、辣椒、鸡、麻雀、猪肚、动物肝脏、羊肉、狗肉、毛蚶、海参、鲍鱼、鲤鱼、鲢鱼、带鱼、虾、橙、柑橘、荔枝、胡桃、山楂、梅子、栗子、桃、南瓜、石榴、胎盘粉、冬虫夏草、蛤蚧粉、肉苁蓉、菟丝子等;
适于阴阳两虚型的食物:可在以上食品中兼而选之,如乳制品、蛋、肉、骨髓,水果可根据口味适当食用。本类型体质忌大热大寒食物。
(2)忌食食物
阴虚忌食食物:胡椒、肉桂;
阴虚忌食或少食食物:狗肉(脑血管患者禁食)、羊肉(肝炎患者禁食)、雀肉、海马、海龙、獐肉、锅巴、炒花生、炒黄豆、炒瓜子、爆米花、荔枝、龙眼肉、佛手柑、杨梅、大蒜、韭菜、芥菜、辣椒、薤白、生姜、砂仁、荜拨、草豆蔻、花椒、白豆蔻、大茴香、小茴香、丁香、薄荷、白酒、香烟、红参、肉苁蓉、锁阳等;
阳虚忌食物:鸭肉、兔肉、獭肉(水狗肉)、甜瓜;
阳虚忌食或少食食物:鸭血、鸭蛋、阿胶、牛奶、酸奶、甲鱼、螃蟹、田螺、螺蛳、蚌肉、蚬肉、柿子、柿饼、柚子、柑、香蕉、无花果、西瓜、青苦瓜、地瓜、菜瓜、生藕、生萝卜、丝瓜、冬瓜、紫菜、地耳、金针菇、草菇、落葵、莼菜、发菜、君达菜、罗汉果、荸荠、菊花脑、薄荷、金银花、菊花、槐花等。
【食疗药膳】
(1)海参淡菜瘦肉汤
[原料]淡菜(又称海红)40克,海参(鲜)100克,瘦猪肉200克,海带(干品)10克,盐适量。
[做法]将淡菜洗净,海参切段,猪肉切小方块,海带泡发洗净切丝备用。将淡菜、猪肉放入锅内,加水,先用武火,沸后改用文火,炖至七成熟时,加海参、海带及盐适量,至全熟止。
[功效]补肾益精、养血润燥、助阳润燥、益肾。
(2)胡桃糯米粥
[原料]胡桃仁30克,糯米100克,糖适量。
[做法]将胡桃仁打碎,糯米洗净。加清水适量煮成稀粥,加少许糖调味即成。每日早晨空腹顿服。
[功效]调补阴阳。
(3)归芪蒸鸡
[原料]炙黄芪100克,当归20克,嫩母鸡1只,葱、姜、盐、黄酒、陈皮、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将黄芪、当归装入纱布袋,口扎紧。将鸡放入沸水锅内汆透、捞出,用凉水冲洗干净。将药袋装入鸡腹,鸡置于蒸盆内,加入葱、姜、盐、黄酒、陈皮、胡椒粉及适量清水,上笼隔水蒸约1小时,食时弃去药袋,调味即成。佐餐食用,分3次食完。
[功效]温中补气,益血填精。
【中医治法】
[治法]调补阴阳。
[常方]金匮肾气丸加味。
[处方]熟地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肉桂3克(后下),附片10克,枸杞子12克,杜仲12克,桑寄生12克,金樱子12克。
[方义]本品为温补肾阳的主要成药。方中以桂枝温补肾阳,鼓舞肾气功能,即前人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由于阴阳互根,相互为用,若单补其阳,易伤其阴,而且肾阳也无所依附,故须配伍地黄、山茱萸、山药以滋补肾阴;长佐以茯苓、泽泻、牡丹皮宣泄肾浊,行水利尿。诸药合用,使阴阳协调,肾气充盛,诸症自愈。
[加减]耳鸣耳聋者,加磁石30克(先下)、五味子6克,以潜降浮阳;有蛋白尿者,加黄芪30克、补骨脂12克、鹿衔草15克,以益气补肾,消蛋白尿。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中药处方】
(1)脾肾双补汤
[主治]平肝滋肾潜阳。
[处方]桑寄生30克,玉米须30克,生龙骨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首乌24克,川芎9克,淫羊藿9克,杜仲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附子龟板汤
[主治]滋阴潜阳。
[处方]附块6克,龟板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何首15克,丹参15克,磁石30克,石决明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滋阴汤
[主治]滋阴潜阳。
[处方]熟地24克,肉苁蓉18克,桑椹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穴道治疗】
[取穴]涌泉穴
[操作]按摩疗法:取坐位于床上,用两手拇指指腹自涌泉穴推至足根,出现局部热感后再终止操作,每日1-2次。按摩涌泉穴一是取坐位,将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同侧手托住脚踝,对侧手用小鱼际部在涌泉穴做上下推擦,直到脚心发热为止,再换另一条腿。二是坐床上两脚心相对,用两手拇指指腹自脚跟住前推至涌泉穴,由上而下反复36次,推至脚心发热为止。按摩涌泉穴动作要缓和、连贯,轻重要合适。刚开始速度要慢,时间要短,等适应后再逐渐加快按摩速度。在按摩脚心的同时,还要多动动脚趾。
日常保健与预防
饮食保健
建议每日食谱中包括:一袋(250克)牛奶,250克左右主食,适量高蛋白食品(如瘦肉150克,或鸡蛋3枚,或豆腐300克,或鱼虾300克),400克蔬菜,100克以上水果。要粗细搭配,不甜不咸(食盐以每日6克为宜),七八成饱,无论如何早饭不可不吃。推荐饮用红葡萄酒(50~100毫升)和绿茶,食用黄色食品(如胡萝卜、红薯、玉米、西红柿等)。
早晨空腹时,一定是喝些稀的东西,如一杯凉茶、果汁等。
应该始终坐着吃饭,并且一定要有20~30分钟躺着或坐着午休。此后,也不要马上投入紧张的活动。
生活保健
凡是血压正常或偏高的人(尤其是夜间睡眠少的人),要在睡眠时把腿部的床稍垫高7~10厘米。这有助于迅速入睡和睡觉香甜。不过,血压低于100/60毫米汞柱的人不要这样做。
遵守每天的作息制度。一天的睡眠不应少于7~8小时。不要用任何活动形式来代替人所绝对需要的卧床休息。但是,休息一定要与工作量成比例。
运动保健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掌握“三五七”的运动是很安全的。“三”指每天步行3千米,时间30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运动五次以上;“七”指运动后心率加年龄约170。这样的运动量属中等强度。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慢跑、打太极拳、骑车、游泳等。有报道说,在运动量相当于步行或慢跑3千米者中,几乎全部粥样硬化斑块消退。
早晨,要逐渐从卧式转到立式。轻松的保健晨操总是有益的,但在起床后,不要马上胡乱地增加身体负担,尤其不要跑步。
心理保健
所有保健措施中,心理平衡最为关健。保持平静的心态和快乐的心境,几乎可以拮抗所有的内外不利因素。
心理紧张时,不要在房内踱来踱去,最好是躺一会儿或干脆把双腿微抬,坐上15~20分钟。
医疗保健
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一天24小时内降压稳定,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猝死、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药物。
联合用药,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够时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降压药的减药及剂量调整,高血压病人一般是须终身治疗。病人经确诊为高血压后若自行停药,其血压(或迟或早)终将恢复到治疗前水平。但病人的血压若已长期控制,可以试图小心,逐步地减少服药次数或剂量,病人在试行这种“逐步减药”时,应十分仔细地监测血压。
对大多数非重症或急症高血压,要寻找其最小有效剂量而且能耐受的药物,也不宜降压太快。故开始试给小剂量药物,经1个月后,如疗效不够而不良反应少或可耐受,则可增加剂量。如出现不良反应不能耐受,则改用另一类药物。
对重症高血压,须及早控制其血压,可以较早递增剂量和合并用药。对于非重症或急症高血压,经治疗血压长期稳定达一年以上后,可考虑减少剂量,目的为减少药物的可能副作用,但以不影响疗效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