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青少年运动保健措施
- 饮食卫生篇(现代家庭医生)
- 马飞编著
- 689字
- 2021-05-31 09:38:17
根据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每天要有一小时的活动,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锻炼。学校应合理组织,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保证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质量。
一、早操和课间操绝不可少
早操可使学生打消睡意,提起精神,迅速投入学习;课间操能使较长时间静坐学习的机体获得运动和调节的机会,改善大脑的功能,提高工作能力。因此每天必须安排10分钟的课间操或早操。
二、合理安排运动
体育教师可以按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组织运动队或体育小组进行不同内容、不同运动量的活动。
体弱者可进行慢跑、打乒乓球、打太极拳等活动;对一部分学生应进行的“体育达标”锻炼,“体育达标”的多少,也是衡量一个学校体育锻炼好坏和学生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一般学校的“达标率”应在35%~50%以上;对一部分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由老师专门指导进行一定技能的专项运动训练,为参加体育比赛做准备。
对于小学的学生应以小运动量为主,间隙时间多些;对于中学生,运动量要相对增大,运动技术也要有所提高。运动量的大小应根据人的年龄、性别、体质、健康状况和训练水平不同而有异。以下举例说明用心率(脉搏)来安排运动量的方法。
学会准确熟练地测定自己主动脉或颈动脉的脉搏(或称心率)的方法。也应知道自己的最大心率,即220-年龄的数,为最大心率。在运动时有效心率范围,青少年是(200-年龄)× 0.65为心率下限;(220-年龄)×0.75为心率上限。
例如年龄为15岁的少年,他的最大心率是220-15=205(次)。其有效心率上限是205×0.75=153(次/分);下限是205×0.65=133(次/分)。这就是他锻炼时,心率在133~205次/分范围内是合适的运动量,是健身的适宜心率。对于不经常运动的孩子,可先从比这小的运动量开始锻炼,逐渐过渡到这个心率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