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高脂血

高脂血症是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一类疾病,任何可以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来源增加或消除减少的原因,均可导致高脂血症。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1)遗传: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高脂血症。某些可能发生在细胞水平,主要表现为受体和酶的缺陷;也可发生在一些重要蛋白的分子上,多由于基因缺陷所引起。

(2)饮食:其作用比较复杂,糖类摄入过多,易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摄入过多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形成有关,其他膳食也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3)激素和代谢:不论由于生理或病理引起的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改变以及代谢(尤其是糖代谢)异常均可引起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早期表现主要有皮肤黄色瘤和肥胖。

皮肤黄色瘤是一种异常的局部皮肤隆起,其颜色可分为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多呈结节、斑块或丘疹形状,一般质地柔软。根据不同的形态及发生部位,黄色瘤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形态的黄色瘤可见于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而在同一类型的高脂血症中又可出现多种形态的黄色瘤。经有效的降脂治疗,多数黄色瘤可逐渐消退。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并无黄色瘤发生。

肥胖症是指体内生理和生化的变化,使脂肪过分堆积而造成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者。

做血脂险查是诊断高脂血症的最好方法,到医院检查血脂应注意:应空腹12小时以后于晨间从静脉抽血。非空腹标本可使血脂含量增高;采血前应维持原来的规则饮食至少2周,并保持体重恒定。若抽血前大鱼大肉地吃喝或有意素食3天,则测得的结果并不代表平时的基础水平;应在生理和病理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抽血,4~6周内应无急性病变发作。急性感染、发热、急性心肌梗塞、妇女月经期和妊娠、应激状态、创伤以及服用某些药物等,均可影响血脂和脂蛋白含量,应尽量避免在上述情况下检查血脂。

看血脂化验单时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看不懂上面的一些英文缩写。现介绍一些常用的符号。

TG:代表血浆总胆固醇,也有用T-CHO代表血浆总胆固醇的。

TG:代表甘油三酯。

HDL-C:代表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代表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ApoA1:代表血浆中载脂蛋白A1。

ApoB:代表血浆中载脂蛋白B。

看化验单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各种物质的正常值,现介绍如下。

总血浆胆固醇:3·36~5·18毫摩/升(130~200毫克/毫升);

血浆甘油三酯:男性为0·45~1·81毫摩/升(40~160毫克/毫升);女性为0·23~1·22毫摩/升(20~108毫克/毫升);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2·19毫摩/升(35~85毫克/毫升);

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2毫摩/升(120毫克/毫升);

载脂蛋白A1:110~160毫克/毫升;

载脂蛋白B:69~99毫克/毫升。

绝大多数高脂血症是可以防治的,而且是不难防治的。对于多数轻型病例,一般只需采取适当的饮食措施,即可使其血脂降至正常水平。对于中度高脂血症患者,在经过饮食治疗后,脂质代谢常常可得到改善,若再加用药物则常可获得满意疗效。即使是重症病例,包括某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通过各种综合措施也可使脂质代谢失常情况得到控制和改善,从而减轻临床症状,推迟和避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证据认为运动在高脂血症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可使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含量降低,使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HLD)含量增高。运动和体力活动将使热能的消耗大为增加,因而有利于预防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冠心病。不仅如此,运动还能改善机体的血凝状态,这对经常处于高凝状态的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来说的确是起了保护作用。运动之后锻炼者食欲增加,睡眠良好,情绪轻松,精力充沛。因此,高脂血症病人应坚持长期、规则的健身运动。但在运动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运动前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以排除各种可能的并发症,并估测自己能耐受多大的运动量。

(2)应采取循序渐进的锻炼方式,切莫操之过急,以避免超过机体的适应能力,加重心脏的额外负担。运动量的大小以不发生主观症状,如气短、心悸或心绞痛等为宜。

(3)应注意持之以恒。运动对血脂的影响虽有急性效应,但更重要的还是慢性效应,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随意中断运动有时可引起血脂增高,这可能是由于热能消耗突然减少以及机体代谢的不适应性造成的。

(4)必须要有足够的运动量。每周进行相当于4184~5021千焦(1000~1200千卡)热能的运动(如慢跑16千米),并坚持9个月以上,这样不仅有助于降低血脂,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的含量。每周进行相当于8368千焦(2000千卡)热能的中等强度的耐力运动(如每周走路或慢跑32千米),则可使冠心病的发病率降低。

此外,从事繁重的家务劳动、上下班骑自行车、游泳、爬山等,对高脂血症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