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散文诗的城市

韩嘉川

在新诗发展一百年的时候,回眸中国散文诗所走过的道路颇有一番感慨。其中的波澜起伏,饱含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进程中的种种情状,也特别为近些年的繁荣发展而欣慰。而在编辑《中国散文诗一百年大系》的“都市情怀”卷时,却感受到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说散文诗最初译介到中国的时候,许多涉猎散文诗的作家写过市民题材或城市背景的作品,而一个世纪过去了,中国城市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劲,无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还是抛家舍亲进城打工者,城市化已成为绕不过去的中心话题。然而,翻阅了大量的散文诗,涉猎城市的作品却相对不多……

尽管所占有的材料不尽全面,但就所见现象而言,多种因素值得思索,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审美认同。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农耕国度,尽管自20世纪后期,无数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崛起了城市外形,而城市的精神与文化却没有同时崛起;尽管人们住进了高楼大厦,却割不断乡村文化与田园意识。800多年前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写道:“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的临安是现在的杭州,诗中的“春雨”与“杏花”虽在都城巷陌却仍属田园。就是说身在城市,而意识在乡野,也会有好诗。然而,其中“卖杏花”的“卖”字,却点亮了城市与乡野的区别。“城市”是两个单字词的组合,城是由用于防御的墙围成的;而市,是买卖。尽管农村也有集市,但场地是不固定的,而城里的市是固定的,是专做买卖的市场,且分门别类清晰细致,《清明上河图》展示的便是北宋年间城市的景象。有需求便有市场,买卖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乡野的杏花不必采,春光自然在,而城市里则须花钱才能得到。同样的田园诗意,用在不同的地方,却产生不同的审美效应。

从另一方面看,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话本,几千年的文化熏陶滋养了一代代文人,从审美到创作,驾轻就熟的多是田园诗意,有无数范例模本供参照,而大工业背景与市场经济的都市,却是相对陌生的。文学创作写熟悉的生活是毋庸置疑的,而熟悉中有“深”“精细”的意思,也有“娴熟”“熟练”的含义。就是说,既要对生活深入了解,又要有娴熟的获取素材的技巧。《巴黎的忧郁》译介到中国,有人提出文学是审美还是“审丑”的疑问。至于波特莱尔的审美主观意识暂且不论,单就审美而言,波特莱尔写的就是城市。习惯了中国田园诗审美者,对城市的许多事物看不惯,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是必然的。

再是审美的主观意念。现代文学是大工业背景下城市生活的反映,是由哲学、美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等融汇而成。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主观意念在作品中的作用,反映在具体操作层面的便是“再现”与“表现”。仅就这一点,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理论,是以画家的眼睛为中心,在运动中观察物象,将山川、河流、树木等物象结合、组织之后,不再受自然界的限制,由画家主观意识对自然界的不同感受,重新来表现,从而达到一种时空的重新组合,使绘画高于自然境界。特别是写意画,突出了主观作用,从而完成了艺术的真实。对于散文诗,如果过分强调城市意义未免形式化,广而统之,即便写乡村田园、大自然风光,像中国绘画一样,其意念的主导作用,依然有主观表现与客观再现的分野。反观城市写作,重要的是主观感悟到了什么。写成散文诗容易,但捕捉传统意义的意象、象征等,不管是从创作还是到接受,因为有传统审美摹本参照,相对来说容易,同时也容易获得认同。而创新,尤其在城市背景下以现代文学视角的创新,相对来说则有一定难度。

另外,还有理论的审视与引导。城市是什么?是一头巨兽,它吞噬着人的自然属性,是规范,是秩序,是机器,是科技,是信息化;城市还是一头欲望的巨兽,是梦想家的天堂,是冒险家的地狱,是野心家的跑马场……散文诗的理论架构还没有重视与城市的关系。写清浅的花草可以有好作品,写山水阡陌、青衣孤灯,写金戈铁马、千年古韵,写花前月下、红袖添香,即使重复也不嫌俗,尽管少但是有好作品,因为审美认同,却难以避免似曾相识感。这“皇帝的新衣”是说破还是不说呢?

《中国散文诗一百年大系》的编辑出版,应该是散文诗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总结,而其中的“都市情怀”卷,从另一个角度对散文诗进行审视与展现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其意义在于,未来散文诗发展所要逾越的因素所在。既然编辑了这一卷,就该说明编者的观点,且是本着这样的视角编选的。至于圈圈点点,由读者与研究者发挥吧。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