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著中小学教科书五种(全二册)
- 吕思勉
- 4030字
- 2021-08-26 15:07:11
前言
吕思勉先生,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芸等。一八八四年二月二十七日(清光緒十年二月初一日)誕生於江蘇常州十子街的吕氏祖居,一九五七年十月九日(農曆八月十六日)病逝於上海華東醫院。吕先生童年受的是舊式教育,六歲起就跟隨私塾教師讀書,三年以後,因家道中落而無力延師教授,改由父母及姐姐指導教學。此後,在父母、師友的幫助下,他開始系統地閲讀經學、史學、小學、文學等各種文史典籍。到二十三歲以後,即專意治史。吕先生夙抱大同思想,畢生關注國計民生,學習新文化,吸取新思想,與時俱進,至老彌篤。
吕先生長期從事文史教育和研究工作,一九〇五年起,先後在蘇州東吴大學(一九〇七年)、常州府中學堂(一九〇七年至一九〇九年)、南通國文專修科(一九一〇至一九一一年)、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一四年)等學校任教。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九年,先後在上海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任編輯。其後,又在瀋陽高等師範學校(一九二〇年至一九二二年)、蘇州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五年)、上海滬江大學(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六年)、上海光華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任教。其中,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教最久,從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五一年,一直在該校任教授兼歷史系系主任,並一度擔任該校代校長。一九五一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光華大學并入華東師範大學,吕先生遂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爲歷史學一級教授。吕先生是教學與研究相互推動的模範,終生學而不厭,誨而不倦。
吕先生是二十世紀著名的歷史學家,對中國古代史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他在中國通史、斷代史、社會史、文化史、民族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學術史、史學史、歷史研究法、史籍讀法、文學史、文字學等方面寫下大量的論著,計有通史兩部:《白話本國史》(一九二三年)、《吕著中國通史》(上册一九四〇年、下册一九四四年);斷代史四部:《先秦史》(一九四一年)、《秦漢史》(一九四七年)、《兩晉南北朝史》(一九四八年)、《隋唐五代史》(一九五九年);近代史一部:《吕著中國近代史》(一九九七年);專著若干種:《經子解題》(一九二六年)、《理學綱要》(一九三一年)、《宋代文學》(一九三一年)、《先秦學術概論》(一九三三年)、《中國民族史》(一九三四年)、《中國制度史》(一九八五年)、《文字學四種》(一九八五年)、《吕著史學與史籍》(二〇〇二年);史學論文、札記及講稿的彙編三部:《吕思勉讀史札記》(包括《燕石札記》、《燕石續札》,一九八二年)、《論學集林》(一九八七年)、《吕思勉遺文集》(一九九七年);以及教材和文史通俗讀物十多種,著述總量超過一千萬字。他的這些著作,聲名廣播,影響深遠,時至今日,在港臺、國外仍有多種翻印本和重印本。吕先生晚年體衰多病,計劃中的六部斷代史的最後兩部《宋遼金元史》和《明清史》,已作了史料的摘録,可惜未能完稿,是爲史學界的一大遺憾。
本書按出版年代的先後,收録吕先生編撰的中小學文史教材《國文教科書》、《新學制高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高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高中復習叢書 本國史》和《初中標準教本 本國史》五種,附録則收録先生生前編寫過的六種中國通史方面的教學提綱。
《國文教科書》全稱《新式高等小學國文教科書》,又名《新式最新國文教科書》,其編撰宗旨是“授以切實實用之文字,養成發表思想之能力”,“修練語言”和“輔導智德”。全書分六册,每學年用二册,每册設有二十至三十餘課課文,按文字深淺排列,内容涉及歷史、地理、自然知識、道德教育、社會常識、日用知識等。課文中配有參考圖畫。此次出版,除個别因原圖模糊不清外,大都按原樣配在相關課文内,課文行文語言,僅改正了錯字,其他均按原書刊印。《國文教科書》於一九一六年二月至四月由中華書局初版,後又多次重版。現今尚能見到的本書各分册零星版本有:第一册一九二一年二月第四十一版,一九二二年一月第五十版,一九二三年五月第七十版;第二册一九一八年十月第十六版,一九二一年八月第四十二版,一九二四年五月第六十二版;第三册一九一八年八月第十一版,一九二〇年一月第二十六版,一九二一年十一月第三十六版,一九二三年二月第五十七版;第四册一九二一年七月第三十四版,一九二三年五月第五十四版;第五册一九一九年十二月第二十五版,一九二三年五月第五十五版;第六册一九二一年八月第三十一版,一九二三年五月第四十九版等。《國文教科書》可説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前後小學國文教學中使用得較廣的一種教材。
《新學制高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全書約十二萬字,上起傳説中的三皇五帝,下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全書採用淺近的文言,只叙事實,不參議論,少量公允而已成爲史學常識的議論,引用時注明出處。本書於一九二四年二月由商務印書館初版,二三十年代的重印版本有:一九二七年一月第四版(附改正表),一九二九年九月第十三版,一九三〇年十二月第十八版,一九三二年五月國難後第一版,一九三二年六月國難後第五版,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國難後第十一版,一九三三年六月國難後第十三版。
《高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全稱《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分上、下兩册,上册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四年二月初版,下册一九三四年八月初版。爲了糾正《新學制高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因用文言叙事太爲概括的問題,本書編撰改用白話,叙述上力求具體而少作概括。全書約四十萬字,自上古社會一直叙述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本書也曾多次重版重印,如上册有一九三四年九月第八版,一九三四年十月第十版,一九三五年五月第十六版,一九四六年九月第七十九版,一九四八年五月修訂本第二十版;下册有一九三四年九月第五版,一九三五年五月第十一版,一九三七年十一月第二十版,一九四一年六月第五十八版,一九四六年七月第五十版,一九四六年十二月第七十二版,一九四八年十月第八十二版等。二〇〇六年七月,改名爲《中國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二〇〇七年六月改名爲《中國簡史》收入中國工人出版社“大衆歷史經典館”叢書的插圖珍藏版。二〇〇九年一月改名爲《每天學點中國史》(删去原書的注釋部分),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
《高中復習叢書 本國史》係根據當時教育部頒布的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及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高中復習教科書,分科編輯的復習叢書之一種。本書以答問的形式,將自古至今的中國史要點,分爲三百四十八問,並簡明扼要、提綱挈領地一一解答。爲便於學生的會考復習,凡與歷年來全國各省市高中歷史會考相似的試題,都在有關問題欄下標出。本書於一九三五年五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一九三七年四月改訂本第五版,一九四三年六月訂正蓉一版。一九九七年九月,初版的《高中復習叢書 本國史》改題爲《本國史答問》,收入《吕思勉遺文集(下)》。本次出版,以一九四三年六月訂正蓉一版爲依據,除了訂正原書的刊誤外,其他均未作改動。
《初中標準教本 本國史》原分四册,係遵照當時教育部課程標準編寫,每章中的細目則依據當時江蘇省教育廳初中歷史科教學進度表,原置於書的上方,現改爲節目,用楷體印出。本書叙述較爲詳盡,行文力求淺顯,使學生自學亦能明白。文獻中難明的、或涉及專門考證的解釋,都放入附注中。每章之後設有若干習題,以備學生參考,還配有歷史地圖、古迹、歷史人物等各類圖片。本書由上海中學生書局一九三五年六月初版,一九三五年八月再版,一九三七年七月經教育部審定修正課程標準適用再版。此次按一九三五年的初版本重印,除訂正了原書的誤植之外,其他如行文遣句、概念術語、人名地名等,均未作改動。
附録部分收録吕先生生前編寫的六種中國史提綱,其中《本國史提綱》寫於一九四四年,原係油印講義,是一九四四、一九四五年吕先生在常州郊外湟里(今常州埠頭)的博文中學給高中畢業生做中國史講座時印發給學生用的提綱。《擬編中國通史説略》、《擬中國通史教學大綱》、《中國通史的分期》、《魏晉南北朝史綱要》和《中國通史晉朝部分綱要》五種提綱,都寫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任教於華東師範大學時。六篇提綱,曾收入《吕思勉遺文集(上)》,略有删節,此次重印均按原稿校訂,删節之處也按原稿恢復。
吕先生編寫過的中小學教材、教參甚多,除了上述幾種收入本書之外,尚有:1. 《新編共和國修身教授書》(1—12册,民國南洋圖書滬局一九一三年三月初版),2. 《中華民國國文教科書》(1—12册,民國南洋圖書滬局一九一三年二月初版),3. 《高等小學用新式歷史教授書》(1—6册,莊啓傳、吕思勉編輯,中華書局一九一六年九月至一九一七年一月初版),4. 《高等小學用新式地理教科書》(1—6册,中華書局一九一六年一月至十二月初版),5. 《高等小學用新式地理教授書》(1—6册,中華書局一九一六年七月至一九二六年四月初版),6. 《高等小學用新法歷史參考書》(1—6册,吕思勉、吴研因、王芝九編撰,商務印書館一九二〇年七月至一九二二年六月初版),7. 《本國史》(署名吕誠之,商務印書館一九二四年二月初版),8. 《更新初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1—4册,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七年七月初版),9. 《初中本國史補充讀本》(上海中學生書店一九四六年五月初版)。其中第9種,原係《初中標準教本 本國史》的銜接讀物,《初中標準教本 本國史》下限叙述至抗戰前,《補充讀本》分八章叙述抗戰以來的重要史實,現已改名爲《中國近百年史補編》收録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吕思勉文集”的《中國近代史八種》中。第1、2、4、5、7種,均見於《民國時期總書目》(中小學教材卷、歷史傳記考古地理卷,書目文獻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版)而未能找到原書。尤其是第7種《本國史》,《民國時期總書目》的介紹是:該書二百一十頁,共十篇,分上古史、中古史上、中古史中、中古史下、近古史、近世史上、近世史下,爲作者所著的一部較通俗的通史,並注明爲北京圖書館所藏。但幾次查詢,均未能找到該書。第6、8種,因搜尋未齊,故本文集也未能收録。上述數種,除第9種外,其他各種都有待搜齊後再增補刊印。
李永圻 張耕華
二〇一〇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