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然,否

梁旭十岁那年,小表妹也已经六岁了,还是每天缠着梁旭让梁旭带她玩。

临近村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游戏,梁旭尝试了,引火之物还是用的狼毛,很容易就成功了。心中感叹,求生节目总是用干木头和草,当然难以成功。如果是干的狼毛,就容易成功了。

母亲知道了这件事,特地叮嘱梁旭说:千万不要忘记了,引火的最早方式和标准方式是用石头敲打,把狼毛点燃。

语言中的“否”,就是石头敲打的声音,也代表没有点燃狼毛。

“然”这个字,代表这次敲击点燃了狼毛。

所以我们用“否”和“然”在语言中代表不是和是。

这是记载历史,也是科学的概率思维的表达。

火是我们古时候,晚上回洞里是蛤喇,砸蛤喇时候点燃狼毛而发现了。

短暂的恐慌之后,人类掌握了点火的方式,并且把火当做家畜一样“喂养”。逐渐,人类有了对火的特性的了解。总结为“火德”。

梁旭知道,这个时代的德,代表规律和规范。

表妹问:可是钻木取火也能取火啊!

母亲说:第一,钻木取火只能用于游戏。用这种方式取火,是建立在人类了解了火的特性以后。

第二,这种取火方式不具备概率和偶然的思维。

打火点燃狼毛

否就是没点燃。

然,就是点燃了。

点燃的这一次就叫做“偶然”。

否,然,偶然都是特别好的拟声,拟敢词。无论多少代的后代,都能听懂。

和我们一起生活的狗和猫也能听懂。

第三从使用火以后,人类有了永生的幻想和信仰。我们按照人类的美德,想象除了女娲和伏羲两个祖先。信仰让人类进步,这个信仰也是符合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的。就是好母亲和好丈夫。

随着人类进步,语言也在进步,想象力也在进步。如果有一天我们忘记了火是偶然被发现,被使用的,就会遗忘信仰是如何来的。

所以我们是禁止个伏羲,女娲写续集的。

就是伏羲就是盘古,就是大地,植物和蘑菇是盘古的汗毛。地球是圆的,盘古是盘起来的大蟒,是人类的父亲,也是所有动物的父亲。

女娲也是大蟒,在天上,是所有动物的母亲。所有动物的营养都来自于吃植物或蘑菇,也就是生命力来自于盘古。

女娲掌管天堂,那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地方。好人死后就会去那里。

而如果人民模仿狒狒,虐待杀死别的人类,就会下地狱。地狱就是脓液,没有别的。

因为脓液的地狱设定,是死者家属和善良的人为了解恨而设定的。其他的地狱设定,就是模仿狒狒的人,推崇人虐待人而幻想出来的。是禁止的。

梁旭说:地狱是脓液的

设定是为了威吓,阻止犯罪,是为了好人解恨而不是虐待。也不会为喜欢虐待的人带来幻想的性刺激。

人身上,人最讨厌的就是脓液,所以地狱就应该是脓液。

表妹说:理应如此,我们记住了。

母亲说:千万不要忘记火是怎么被偶然发现和被使用的。

如果有人用迷信思想替代历史,那就会非常可怕,就是为了组成团伙犯罪。

比如说是某个动物给了人类火这种思想,如果这个动物对人类有恩,那么人类吃这种动物就是罪恶了。

如果我们的后代被骗,说是老鼠给了人类火种,那么我们就不该吃老鼠了。我们的食物就少了,和我们一起的萨乌就基本没有肉食来源了。

以前就有女村长因为地处偏远,很少回娘家。

于是大家就很担心,去她的村子看,结果历史被传得面目全非,出现了大量迷信思想。

她的地位是村长,品德却不配,于是就罢免了她。

梁旭问:她的动机是什么呢?

母亲说:比喻的快感和偷是一样的。

说谎,看着别人做错却不告诉,快感就是虐待别人。这和狒狒的犯罪心态是一样的。

表妹问:这个村长后来怎么样了?

母亲说:大家都谴责她,她心情不好,后来生病,就死了。

她的事情后来被一直流传,各个村子的人们都引以为鉴。

梁旭说:我记住了,钻木取火只是游戏,没有实际意义。

萨乌永远在人类身边,火石打火才是好的。找到容易打出火花的石头,就可以一直留着使用了。萨乌的毛如果人类都找不到了,还有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