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徘徊 XZ(二)

到了项目电站,林纾和朱律确认了一下厂房、设备完好,然后跟总工程师访谈了一下,其他时间就边参观,边等评估师完成工作。

电站是以色列一家公司设计的,主设备也是从以色列进口的。林纾一边参观,一边还能用自己仅有的电厂专业知识给朱律做一些科普。她忍不住吐槽:“就这据说已经是最先进的技术,我看也不如核电站。看过核电站,再看别的,就觉得什么都这么小,这么破,跟核电站简直没法比。”她此时油然升起一种自豪之情。

参观到仓库时,他们发现这家放着一台刚装上不久就故障不可用的国产设备。以前只听说设备国产化很难,等真正看到两者放在一起,就连林纾、朱律这样的外行人都能从外观和制造细节中看出来有多大的差距。

总工程师很有理想,八年了,深耕于此,就想履行对当地政府的承诺,为当地建造一座可以稳定发电的电站。一开始的技术路线,采用的是国产化的技术和设备,上马到一半发现设备坏了而且没法修,设备厂家都破产了,只好又重新引进外资,希望引进吸收再创新。

林纾又想到在LS的Z系统一家下属单位,里面从高管到员工都是Z系统从各单位抽调来推行产业扶贫的。她还想到,前段时间一位援藏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因为工作繁忙,加上高原反应,猝然离世了。

再看眼前的总工程师,林纾忍不住感慨:这里的条件实在太艰苦了!路途遥远,附近只有几户藏民,在这样的地方工作,每天只能与深山为伴,万分孤寂。如果不是甘于避世而居的隐者,要怎样坚定的信念支撑,才能让一个外来人长期驻扎于此啊!

参观完项目电站,其他人还在盘点,而且说至少还要三个小时。林纾和朱律有默契地一对眼:出去走走!

电站附近除了几座石头垒的民房院落,什么也没有。他们环顾一周,发现一旁的野山上有些用红漆写着藏文的石头。

朱律吸着氧,看到却很兴奋,问林纾:“上去看看?”

林纾看着他,忍笑点头:“你去,我也去!你吸氧都不怕,我怕什么。”

不到50米的矮坡,却很陡峭,不像经常有人走的。俩人手脚并用,互相牵扶,林纾第一次感觉头痛到眩晕,呼吸都有点困难了,但无知者无畏,她压根儿不知道高原反应的可怕之处,光顾着逞强了,拒绝了朱律让她吸氧的好意,毫无任何装备就爬了上去。

朱律很兴奋,跑到刻有藏文的石头旁边要林纾帮他拍照。林纾提醒他:“你不怕这些石头宗教上有什么讲究?说不定这就是玛尼堆的石头,虽然看起来好像只有一颗,没堆起来。”

他惊呼一声,赶紧换了个地方。

4600米的电站,这里又比电站地势更高了一点,风把林纾的长发吹得再也理不顺,她索性任它飞扬,只把敞开的外衣扣上;朱律也裹紧了外套。他们就这样静静地眺望着远方的山脊,似乎自己也成了一颗石头,与苍穹融为一体。

林纾又想到了程远最喜欢的鲁迅的那句话:“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她想程远了。世界那么大,他们离得那么远。

半晌,朱律先开口了:“走?有点扛不住了,氧气只剩一瓶,刚够下去的。”

林纾说:“走!”

安全回到电站后,又无聊地等了去盘点的几人,已近晚饭时间,一行人才饥肠辘辘地坐车返回。

大家欣赏着窗外大大小小的高原湖泊,连绵起伏的雪山,说着附近就有纳木错湖但今天太晚不可能过去了,过了一个多小时,林纾首先觉察不对:“司机帅哥,你是不是开错路了,跟来的时候不一样啊!”

年轻的司机竟然说:“你还真说对了。刚才有个路口走过了,我就想,干脆带你们走另一条路,风景更好。”

林纾看过地图,有点不安:“这么晚了,马上天都黑了,哪里能看到什么风景。这条路是不是要花更长时间?”

司机挠挠头:“顺利的话,三四个小时吧。反正你们回去也没别的事,就当旅游呗。”

林纾叫苦:“天啊,我们不能再回去走原来那条两个多小时的路吗?”

司机忽悠他们:“回去到岔路口也得再花一个小时,总时长不是也差不多?”

大家只好既来之则安之。路途遥远,同在一车的几人却感觉心理距离近了很多,欢快地聊了起来。

金科问朱律:“你们见多识广,有去过类似这样艰苦的项目吗?”

朱律说:“XZ我们所有业务,但我自己确实没来过。我国内最北到过HLBE的项目,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确实除非亲眼所见不知其广阔,就像这里一样,要亲临其境才知道雪山、高原的震撼。最西到过XJ,但XJ地域宽广,物产丰饶,气候宜人,环境确实没有这里艰苦。雪区,我倒是去过青海,那里海拔比LS稍低,我的反应没有在这里这么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