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临证指南:临床思维学导论
- 王伯章
- 10128字
- 2021-05-28 15:12:55
二、从解读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谈思维导向
中华民族的祖先为了认识人体,很早就开展解剖,《内经》云:“八尺之士……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内经》《难经》中有不少古代解剖的记载,然而在科学并不发达的古代,要通过解剖作为基础发展医学,事实上是不现实的。茫茫宇宙,大千世界,如何观察它、认识它呢?马克思曾说过:“一个民族,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素问·五运行大论》载:“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观临八极,考建五常。"可见阴阳五行学说是考察建立,即“考建"出来的。他们“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从观察到天地自然现象总结共性,采用援物比类(《素问·示从容论》)的抽象思维方法,拟定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思维坐标,并用以描述、归纳人与自然现象的共同特性。虽然每种现象都有其客观特征,但可以用理论思维加以规范化。
确定这一思维坐标的出发点是把人放在天之下、地之上,天地人一体。人在天地之间是万物之灵、生长、进化,不可能不受天地自然支配与影响,从哲学上讲就是“天人合一",从医学上讲就是“天人相应"。人与天地自然息息相关,因此,只有人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同步与协调才为常态,称“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种相应是阴阳五行六气为中心的相应,是人与自然的共性。而在自然界中“求大同",就意味着“存小异",我们应追求概率,而不是绝对规律。人要顺应自然环境,且与自然环境生气相通,调节自身内环境使阴阳协调平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健康;若平衡协调遭到破坏,则会产生疾病。
(一)阴阳学说
1.阴阳的起源与性质
如上所述,阴阳五行学说导源于河图、洛书,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与洛书来源可能与史前文明(古人对天文与自然的概括)有关。
从文字源流上讲,阴字起初是象形字, 圆日中有一点,四周是浮云蔽日。《辞源》引述《尚书》云:“山北水南曰阴,山南水北曰阳。"说明此后阴阳是指向阳面与背阳面的空间现象,再后来古人加以归纳思索,归纳引申出了如下含义作为阴的属性:晦暗→夜→秋冬→冷凉→水→冰→向内→降→静→抑制。同时,与阴相对也归纳出了阳的属性:光明→昼→春夏→暖热→火→气→向外→升→动→兴奋、亢进。在古人眼里,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导致了一切变化,如阴阳的变化可导致一日昼夜的变化、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以及风、寒、暑、湿、燥、火的产生,生、长、化、收、藏的生态变化。另一方面,古人也认识到阴阳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如山水的阴阳是向阳与背阳,时间的阴阳是昼夜,天为阳、地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外为阳、内为阴。另外,昼作为阳,上午是阳中之阳,下午是阳中之阴;夜为阴,上半夜是阴中之阴,下半夜是阴中之阳;说明阴阳是相对的。在相关的自然事物间或同一自然事物的两个方面,作为分析对象,阴阳学说固然“数之可十,推之可百",但也不是无条件的,某些事物间,如牛头与马嘴、汽车与火车则不可建立阴阳联系。总之,阴阳是人与自然相关事物的对立双方或同一事物对立的两方面的概括。而在中医学范畴中,阴阳属性有它特定的意义,区别于一般的应用。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与转化
阴阳的对立制约,古人称阴阳相反。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其性质相反,故互相制约。阴阳转化是指事物间物极必反,即“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灵枢·论疾诊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如临床中有些中毒性肺炎患者可以从高热突然转为厥冷,脉沉绝致死;又如有些中毒性痢疾患者也可出现先腹胀厥冷而后突然转为高热;再如输液不良反应可出现先寒战后高热的表现。这些都是阴阳转化的现象。
(2)阴阳互生消长与平衡
阴阳互生又称阴阳互根,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结合人体来认识阴阳,常被称作阴精与阳气。通俗地说,阳气代表着机体的功能,阴精代表着机体的物质。人体的阳气与阴精,代表着人体的能态与质态的转换与变化。
相互消长是说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互生与消长说的是一方面阳气来源于阴精,阴精来源于阳气;而另一方面消耗阴精才能产生阳气,消耗阳气才能产生阴精;因此互生与消长说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就如生物的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共同完成新陈代谢一样。《内经》有云“(脏为阴)藏精气而不泻"“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阴成形";而“(腑为阳)传化物而不藏"“阳化气"。基本意思是说藏阴精就是代表机体同化作用的过程以储备能量,阳化气“卫外而为固"是机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排泄废物的过程。在自然界阴阳互生与消长就如同昼夜的变化、冬夏的转换。如上所述,在互生与消长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个阴阳的动态平衡问题,故反之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而在人体,由于从生理上来讲,“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所以阴阳平衡失调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一方不足而不是过盛,那就是“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所以中医诊疗是注意调节阴阳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平就是平衡,否则异常成病。
(3)阴阳交感相错与协调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天地之间有阴阳的差异,就有矛盾。相互作用,“交感相错",就形成并维系着一组矛盾关系。“天地交泰"“天地不交则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此皆为协调,非平衡的稳态。若“阴阳气不相顺接"就会产生厥、脱、逆、闭等病证;若“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则会产生格阴、格阳,生命就会终结。
总之,阴阳互生消长的平衡既然是动态的,则必然包含不平衡与平衡的转化,这种转化的维系就是非平衡稳态,即为协调。健康幼儿、少年、青年、老年都可视为阴阳动态平衡之躯。如果没有非平衡稳态,就不会有生、长、壮、老等人体一系列变化。
需要说明一点,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那么左为阳、右为阴如何理解呢?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说法,人观察天地的标准体位是以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此时左是东、右是西,左升右降,因此左为阳、右为阴,亦有“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五行脏气的说法。
所谓“天人合一"“天地人一体",就是将人归于自然界统一的气“场"中,观察思考自然现象的变化。那么,人的生命是什么?《灵枢·本神》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之者也。"天之德,是产生生命的条件;地之气,是物质能量的基础。二者结合就产生生命,故生命伴随自然之气变化而产生、变化。因此可以认为,阴阳学说是把日照产生的阴阳现象引申到各种自然变化之中,将天气、生态、物候、人体等自然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规范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式,作为思维的坐标,并认为阴阳变化是自然界各种变化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动力。
(二)五行学说
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察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发现自然界有些是互相资生、孕育的,有些则是互相制约、约束的事物,简称生与克。
互相资生、孕育的现象有如森林,易发生大火,即木生火;火烧过后,剩下灰烬沃土,即火生土;岩石矿藏多埋土壤之下,即土生金;泉水来自高山坚硬的岩石之中,即金生水;水能滋养植物,有水的地方就有植物,即水生木。
互相制约的现象又如植物的根可以防止土壤流失,即木克土;土壤筑堤,可防水泛滥,即土克水;雨水可灭林中之火,即水克火;大火烧后,岩石变质,金属变软,即火克金;坚硬的岩石可压抑植物生长,即金克木。
上述这些孕育与制约关系均发生在自然界,属于自然界正常的生克,即为五行制化。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首先将时空与五行联系起来,即先确定东与春、南与夏、西与秋、北与冬的关系,再加上一年夏秋间的长夏与中的关系,逐步引申出下表(表1-1):
表1-1 自然界事物与五行关联关系表
续表
在五行生克的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一方太过或不及,这种生与克就会产生不平衡,称为“亢则害",可产生五行乘侮之异常现象。自然界如此,在人体亦如此,人体内分五脏,一脏的虚实失调可影响全身各脏器的失调。
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形成的过程当中,作为思维坐标观察人体,形成了完整的藏象学说;以它作为思维坐标观察中药,分出了中药的五味属性,并推衍出了药物的功用。而当藏象学说及中药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后,其理论日趋完整,因此,分析藏象及中药也就不再需要过多地借助五行学说的支撑,而仅凭藏象学说和中药理论即可分析和推衍了。这就是自然哲学向医学科学延伸的成果。
综上所述,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从天人相应观出发,观察人与自然现象的客观变化,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概括人与自然的共同特性,从而确立的思维坐标,其中涵盖了质、能、时、空四大要素。借助此思维坐标可以观察、认识天地自然,并阐明自然的“象"与“数",以此进一步认识人体,解释生命的生理病理过程。故五行学说是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思维架构。五行学说深入地阐释了自然现象,是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应从唯物主义的立场理解它的科学内核。
(三)易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医学在历史上受过易学的影响,所以有“医易同源"和“医易相关"的说法。
易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影响首先是它的天人相应观。正是由于确立了人在天之下、地之上,人是万物之灵的天地人三才观,以及人要适应天地自然才能生存并获得健康、人的气机可生气通天等思想,才产生中医学的疾病观、病因学说。例如,天上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六气太过,人不能适应,则成为六淫,成为外感疾病的致病动因,此即天人相应观的体现。另外,受易学“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影响,《内经》提出了完善的与医学相适用的阴阳学说,但《内经》的阴阳和易学的阴阳是有区别的。易学讲阴阳是太极两仪四象八卦;而《内经》及《伤寒论》讲的是三阴三阳,并结合人体生理病理进行了阐述。因此,医易相关的研究对了解古代中医理论的渊源和思路是有益的。
(四)天人相应观指导下确立的藏象学说
古代中医到底如何认识人体的生理功能呢?最初可能是从解剖开始的。关于解剖《内经》《难经》均有明确的记载。《内经》云:“八尺之士……其死可解剖而视之。"《难经·四十二难》亦有“肝重四斤四两"“胃肠凡长五丈八尺四寸"等描述。在科学并不发达的古代,这些解剖知识虽然未能进一步发展成医学生理的基础,但却可使人从开阔的视野里认识自我。《素问·五脏别论》中记载说:“(黄帝)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愿闻其说。"黄帝反映了临床医生(方士)或以脑为脏或以肠胃为脏的意见,并向岐伯提出了如何界定脏腑的问题。岐伯后来明确界定了“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的命名原则,并指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名曰奇恒之腑"。其中原因就是天人相应的理论,并充分反映在其他篇章中,如《素问·气穴论》说:“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人亦应之……五脏皆为阴……六腑皆为阳。"这就是确定人以五脏属阴,外应于地上五行、人之六腑,以及天上六气的主要出发点。中医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藏象学说就由此确立下来。
《伤寒论》云:“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说明张仲景传承了《内经》的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素问·五常政大论》在阐明正常人体时论之“木曰敷和"(敷布阳和之气)、“火曰升明"(升发光热)、“土曰备化"(润泽化万物)、“金曰审平"(平顺稳定)、“水曰顺静"(清静随顺),用五行阐明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的功能。但是,这样的阐释不够全面。如肺属金,主清肃不能完全代表肺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的功能及其与其他脏的关系。随着后世对此理论的不断发展,五行学说在藏象学说中的应用逐渐减少了或被替代了。这是从哲学向医学的具体化过渡,也是医学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如果说从阴阳五行的思维坐标推衍藏象学说是哲学向人体生理医学的过渡,那么,从阴阳五行的思维坐标观察推导而产生的中药学四气五味则是从哲学到药学的过渡。四气(与阴阳配属):寒、热、温、凉;五味(与五行配属):酸、苦、甘、辛、咸。在医疗实践中,古代医家还多列出淡而无味、淡渗利水。这都是医学的进步与发展。甚至可以将五行象数延伸到现代生理、化学知识中去,这种延伸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藏象物质基础的假说(表1-2)。
表1-2 人体物质代谢与五行、藏象学说对应关系表
我们前面提到,古人从观察人与自然变化常例出发,用援物比类法抽象出“象"与“数"的共性,作为观察人与自然的思维坐标,用以描述、阐明人与自然的质、能、时、空性的变化及规律。因此,在天人相应观指导下,以此思维坐标建立的中医学理论,如阴阳五行推衍出的藏象学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影象",而“影象"本身反映的是客观存在。
(五)三阴三阳辨病是标本中气学说与临床相结合的产物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创立宣告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与辨证论治思想的确立,它一直指导着临床的医疗实践,而其理论则是历代学者探究的热点。以国内《伤寒论》教材为代表的“六经非经论"认为,六经辨证非指经络,而是经络脏腑阴阳气化学说的综合体现。而这一“高度综合体"之说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六经辨证作为外感病辨证纲领的意义及其科学内涵呢?
张仲景总结了东汉以前的理论与临床方药成果,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这在《伤寒论》序言中已明确表述。而理论的阐释显然不能脱离《内经》,尤其是最接近作者所处时代的标本中气学说,应是探讨六经辨证最有力的珍贵资料,而不是割断历史的孤立研究。以标本中气学说的提示为线索,研究六经辨证的本质,以探求先哲的原旨,并借助现代新知重新审察三阴三阳,对标本中气学说与六经辨证的理论形成史进行剖析,只有这样才能对实质提出既符合历史源流面貌,又有现代新知高度的准确而深刻的新见解。
1.三阴三阳的生理意义
关于六经辨证的起源,《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以及《灵枢·阴阳系日月》说:“天地阴阳,合之于人。"都是《内经》关于阴阳消长天人相应的著名论断。如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理解它,则是指机体的三阴三阳系统需不断进化以适应天上的六气环境。对地上的五行物质环境,生命机体要不断进化完善它的新陈代谢系统以适应它。《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天人气机交通需相应才正常。人体三阴三阳不适应天之六气则病,这种外感六气之病的辨治自然是三阴三阳辨证之法,即六经辨证的起源。
而标本中气学说则是从天人相应观出发,纲领性地揭示了三阴三阳的生理与病理。三阴三阳是联系上下表里、脏腑经络的系统,生理上起着为适应外界六气环境而调节机体的作用。即《经》云:“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同时三阴三阳本身是阴阳学说的衍化,“一分为三",反映阴阳气的多少及势位,《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岐伯释为“以名命气,以气命处",即三阳是机体适应外环境的调节系统,三阴是机体的内稳态调节系统。
三阳的作用功能:①太阳为三阳,是强大的阳气充盛于外之意。分布在躯体的头、项、背部的阳气主要反映机体的抗寒调节及其水液排贮的功能,起源于水生生物。②阳明为二阳,代表躯体胸腹部及其消化道耐热耐燥的调节功能,起源于陆生生物。③少阳为一阳,初生游离的阳气,代表躯体两侧及其有关器官组织的寒热整合调节功能,起源于两栖生物。
三阴的作用功能:①太阴为三阴,具有大量的阴津,是支持阳明耐燥热的内稳态调节系统,主要负责机体津液的贮调、输布、运化,与脾、肺相关联。②少阴为二阴,是支持太阳内稳态的调节系统,主要负责机体神、精、气的枢化,阴精的贮调,所以与心、肾相关联。③厥阴为一阴,代表营血贮调输布,是支持少阳寒热整合的内稳态调节系统,主要负责机体的营血贮调,与肝、心包相关联。
另外,医学生理学与生物物理学认为,下丘脑的后部负责抗寒调节,下丘脑前部属耐热调节,两侧是整合调节。这与中医学三阳生理调节功能是吻合的。
2.三阴三阳的分布结构
结合《素问·阴阳离合论》及生物进化观认识人体的三阴三阳,其基本结构应是一个左右对称的类似三页、底面共六个层次卷筒状结构组成的系统。平置这一卷筒状结构,生物躯体平行于地面,且方位相对固定,三阴三阳从而分化并确立。此为生物进化经过水生、两栖、陆生三个阶段而形成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基础。
从生物进化论来看,体位旋转不定的变形虫,表里阴阳似太极。而进化到两侧对称的三胚层动物(如文昌鱼)不论从水生、两栖进化到陆生的爬行类哺乳动物,躯体始终平行于地面,因此,上下表里阴阳方位是相对固定的,外为阳、内为阴、阴阳“一分为三"。
生物三阴三阳卷筒状组织结构的横切面如下图示(图1-3)。“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之表,名曰少阳"都是三阴三阳分布的依据,其中所指的三阴三阳分布,与生物进化、阴阳离合交感理论是一致的。可见,深奥古朴的中医传统理论反映的是返璞归真的自然科学。
(1)体位旋转不定的变形虫,表里阴阳似太极图。
图1-3 生物三阴三阳卷筒状结构横切面示意图
(2)两侧对称的三胚层动物(如文昌鱼)、哺乳动物、人类。上下表里阴阳太极方位基本确立。外为阳、内为阴,躯体横切面三阴三阳如下图示(图1-4)。
图1-4 人体与文昌鱼胚胎组织上下、表里、阴阳、太极方位对照图
3.三阴三阳病的本质
六经辨证是三阴三阳理论、藏象经络学说与外感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主要反映了人体三阴三阳层次在适应外界六气的过程中的病理改变。
例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意指太阳的主要发病倾向是感受寒邪产生的病理改变,寒气是本,太阳是标,太阳的功能首先是使机体既适应外界寒气,又不受寒邪侵袭。少阴是支持太阳大量阳热耗散的能源贮调系统,即神、精、气的枢化,所以叫“中气"。而《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主要是针对外感风寒邪气产生的疾病的辨证纲领。在《伤寒论》中,太阳病则是指以伤寒表证为中心,上及气府、下连水府的一系列气津改变。改变的实质是寒邪遏伤体表阳气、津液直接排贮的调燮系统功能紊乱。太阳病之变证所及病位反映了太阳与各脏腑的生理联系,变证的性质则由阳气与津液遏伤后的衍变决定。阳明病是由耐热燥的调燮功能的紊乱及阴液调燮功能的损伤所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少阴病是以心肾元气耗伤,神、精、气生理调燮链的损伤或障碍所致寒伤肾阳,热先耗心阴,故有寒化与热化两极的证治,“少阴之上,热气治之"“少阴之上,名曰太阳"。
归纳六经辨证理论可见,阴阳失司是主因、是本;脏腑经络失调证是果、是标。三阳空窍证是标之异。
4.日传一经与病愈日、欲解时释义
综上可见,从天人相应观来理解标本中气学说与三阴三阳辨证就能认清理论的源流。同样,运用阴阳消长、天人相应的观点就不难合理解释“日传一经"“病愈日"“欲解时"等相关的疑难问题。
《伤寒论》有“日传一经"的提法。如“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显然是受《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的影响,是承袭《内经》的一方面。而书中也有“伤寒五六日"“中风六七日"的论述。外感邪气(主要指寒邪)侵袭人体后,正常的阳气消长受阻可导致病邪随经相传,而人体与自然界同步的阴阳消长是以日为周期的,所以病邪的消长变化也以日计算,故称“日传一经"。
另外,关于“病愈日"与“欲解时"《伤寒论》云:“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据陶治中研究,“七日愈"来源于《周易》“七日来复"的天象自然数;“发于阴,六日愈"来源于地理的五脏五行生克循环数。而以人体脏腑与阴阳对应关系来看,发于阳者与六腑相关,故第七日则为第二周期之始日;发于阴者与五脏有关,故第六日为第二周期之始日。此为人体阴阳消长、重建稳态最有利的“病愈日"。“欲解时"与此意义相似。太阴为三阴,故欲解于一阳初生之中心子时;少阴为二阴,欲解于阳气初长之中心丑时;厥阴为一阴,欲解于阳气长之第三对,即中心寅时。阴尽阳生,少阳欲解于阴之将尽的中心卯时;太阳为三阳,欲解于一阴初生之中心午时;阳明为二阳,欲解于阳之将尽的中心酉时。
总之,三阳解时,是三阳旺时及阳盛得阴之时;三阴解时,为三阳初旺时及阴盛得阳之时。《伤寒论》以生阳为本,总与太阳在天体的运动与人体阳气的消长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欲解时"是最有利于阳气恢复,使人体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同步的时机。当然,并不一定按日“不治而愈"。“病愈日"是天人相应观指导下对人体周期的认识;“欲解时"则是天人相应观指导下对自然界因素为主导的外因的认识。
5.结语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六经辨证历来争鸣不休,目前多数以脏腑经络阴阳气化学说解释。脏腑经络阴阳气化学说虽然综合反映了人体生理功能,但易致以脏腑辨证替代六经辨证。我们应坚信,六经辨证是客观实践,不是凭空确立的。所以必须有三阴三阳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作为基础,也只有这样,才有确立与存在的必要。而本文认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实际上主要反映了人体三阴三阳的层次在适应外界六气的过程中的病理改变,并主要是针对外感风寒邪气产生疾病变化的辨证纲领。这与反映整个人体生理功能的脏腑经络气化学说之间是存在异同的。因为,前者以阴阳气多少及层次为本、脏腑经络为标;后者以脏腑经络生理病理直接为标本。同时,历代都有一些高明的医家,善用《伤寒论》六经辨证统治百病,并治疗各种杂病。然而他们活用的途径,除《伤寒论》的指导原则外,仍是六经辨证的外延———通过全面的脏腑经络气化学说的理论指导进行的。最典型的是范中林老中医,他的医案均用六经辨证,并用经方加减进行治疗,令人十分钦佩。细分析其中案例机理,均多有结合经络脏腑功能进行辨证者。其实,我们先从原著上看,张仲景的原著是三阴三阳病辨治外感热病,《金匮要略》是用脏腑辨治杂病的。而《伤寒杂病论》给我们的提示是外感疾病与内伤杂病是相互交错的,有时外感时诱发原有杂病,或迁延误治成杂病,有时是内伤杂病中有外感迁延夹杂……多数要先解外邪,再治杂病。辨证不清者,难图疗效。而后世将阴阳气化的三阴三阳辨病简称为六经辨证。普遍认为,“六经非经",是脏腑经络阴阳气化的总概括。
另外,《内经》有以阴阳的量作人体质分类的阐述,笔者的学兄郑某、林某也曾提出过“六经人"的体质学说,只是后世学者多不提及,现代临床也少有人呼应。陕西杜雨茂也提出肾脏疾病的六经辨证方法辨治及常用十四种治法,这表明,肾病用六经辨证可以,用常用十四种治法也可以。也许将来还有人提出用六经辨治癌肿或其他病……学术争鸣,笔者觉得应先弄清原义,然后再去伸延,再在实践中验证,是最好的方法。
(六)中医学研究与发展方向
古人在“智者察同"思想的指导下,观察人的生命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共性,概括并归纳二者,形成思维坐标以描述世界,认识人体生命现象。二者之间的共性,从哲学上讲是“天人合一",从医学上讲则是“天人相应"。察现象的大同,意味着存小异。认识生命现象与自然现象并用阴阳五行进行阐述,成为中医学生命观、疾病观、治疗养生观的起点。生物进化论、生物学等告诉我们:生命的进化是在自然环境衍变下发生的,而这自然环境我们可以概括为阴阳、四时、五行、六气的衍变。所以,生命现象也可以以此分类,故有五脏六腑的藏象分类与三阴三阳辨病的医学分类。
阴阳五行属哲学范畴,以它作为思维坐标观察人体产生的藏象学说则属生理学范畴,而天人相应观观察人体产生的病因与疾病观等才是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思维架构观察自然界动植物可以推导药物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甚至功能性质,但中药的主治则是靠大量“尝百草"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当阐明人体生命现象的藏象学说与中药学日趋融合后,五行学说便逐渐被替代了,这是从哲学向医学的过渡。
因此,充分认识天人相应观是理解中医基本理论的钥匙。而寻找天人相应的客观途径及其物质与信息、能量的传递方式,则必须对中医基本理论的认识进行突破,发展中医临床思维,使理解进入新的高度。
有人说中医研究“厚古薄今",总去验证《内经》的正确。其实,古为今用的研究就像挖掘宝藏一样,有取有舍。笔者认为,要“厚古"而不要“薄今",要“崇洋"而不要“媚外"。“厚古"是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渊源,“崇洋"是借助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吸收西方科技文化的雨露,只有这样才能使医学枝繁叶茂,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才能有所发展。
从认识的方法上看,中医学是从天地自然环境与人的统一性着眼,逐步认识人体内的种种生理病理现象,从宏观逐步细化的认识过程;而西医是从细胞的生理、病理到组织到器官再到人的整体变化的认识过程。因此,中西医对人体的认识应逐步互补与融合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是方法论问题却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曾经有学者以西医学的理论来整理中医学理论,可事实证明多数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医学吸取西医学及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逐步使中医现代化,才有可能被人们逐步接受,但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今,中医学需要以现代语言阐述自己的理论,以解决行内、行外及国内、国际的交流问题,并改善中医学“难理解,不易被接受"的现状。事实上,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方法已经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相信将来中西医亦可在理论上深入结合,使中医学能够更充分地吸收新知识与新技术,化为己用,发展自己而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