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林散墨:王庆其医论医案集
- 王庆其
- 6596字
- 2021-06-09 17:02:35
第九讲 《内经》汗证及其临床运用
一、关于汗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阳”指人体之阳气,“阴”指在内的阴液,阳气鼓动、蒸化阴津外泄为汗的过程。汗源于津液,为水谷所生。《素问·评热病论》说:“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者,精气也。”张介宾注:“谷气内盛则生精,精气外达则为汗。”可见,汗是津液所化生,是津液出于体表的部分,所以《灵枢·决气》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汗有正常与异常之别。正常汗出多由于天气炎热、厚衣饮热、劳动疾走、精神紧张等所致,是人体适应体内外环境变化的正常反应,通过汗出可消散热量、调节脏腑阴阳,如《灵枢·五癃津液别》“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者,即属正常汗出。正常汗出是人体受到外界干扰时的自我调节现象。异常汗出则由一定的病因引起,有因风、湿、暑邪外袭者,有因惊恐骤得者,也有因饮食劳倦、房劳失节所致者。异常汗出是阴阳失调、脏腑气血功能失常的表现。
《内经》所载汗证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根据症状特征分类,如“魄汗”(《素问·生气通天论》)、“灌汗”(《素问·脉要精微论》)、“炅汗”(《素问·长刺节论》)、“寝汗”(《素问·藏气法时论》)、“绝汗”(《素问·诊要经终论》)、“漏泄”(《灵枢·营卫生会》)等。二是根据脏腑归属分类,即脏腑汗证,如“汗出于胃”“汗出于心”“汗出于肾”“汗出于肝”“汗出于脾”(《素问·经脉别论》),“肺病……汗出”(《素问·藏气法时论》)等。
二、汗证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1.魄汗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素问·阴阳别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素问·通评虚实论》:“暴痈筋,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丹波元简注:“魄、白,古通用。”张介宾注:“气虚不固,则表为白汗。”可见,魄汗、白汗即后世所谓自汗,是形体衰弱、气虚不固的表现。
2.灌汗
《素问·脉要精微论》:“肺脉……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肺脉软而散,属肺气虚弱。张介宾注:“肺虚不敛,汗出如水。”《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此属阳虚自汗。灌汗主要与气虚或阳虚有关,是自汗的严重状态,以大汗淋漓,如水灌不止为临床特征。气虚者伴有神疲乏力,阳虚者畏寒肢冷,汗后尤为明显。
3.炅汗
炅,热也。炅汗是阳热太甚所致,因其汗甚多,故又称大汗。《素问·举痛论》:“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暑,汗”,指热甚出汗。暑热之邪伤害人体,导致阳偏盛则腠理开泄,阳热迫津外泄则为大汗。《伤寒论》所述阳明实热证之“大热、大汗、大渴”“潮热,手足濈然汗出”,吴鞠通《温病条辨》所述暑温之“汗大出”等,皆属此类。
4.寝汗
《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寝汗,是肾病的表现,兼有腹大、胫肿、喘咳、身重、憎风等症,其汗当为肾气或肾阳虚衰,封藏不固所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太阳所致为寝汗。”王冰注:“寝汗,谓睡中汗发于胸嗌颈腋之间也。俗误呼为盗汗。”所谓太阳寝汗,是指阴寒损伤阳气而然。故寝汗的临床特征是睡时汗出、醒后汗收,且汗发于胸嗌颈腋之间,伴有肾气或肾阳虚衰的表现。与后世所谓阴虚盗汗不同。
5.漏泄、漏风
漏泄是指体内有热兼外受风邪,风热相迫所致汗出如漏的病证。《灵枢·营卫生会》:“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此外受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故命曰漏泄。”导致漏泄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素体阳明蕴热,又复热饮食下胃,两热相加,逼津外泄;二为风邪袭表,腠理开泄所致。漏风,又名酒风,因酒后感受风邪所致。《素问·风论》说:“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王冰注:“中风汗出,多如液漏,故曰漏风。”漏泄与漏风,都以汗出如漏为临床特征,漏泄兼有热象,以上半身或头面汗出为甚;漏风多汗可并见恶风。
6.绝汗
绝汗,又名脱汗,是阴阳离决生命垂危时特殊的异常汗出症状。《灵枢·经脉》明确指出:“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据《内经》所论,死亡前所出之汗称为绝汗。在病情危笃之时,可见汗出淋漓不止,或汗出如珠如油,伴声低息短,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7.五脏汗证
(1)肺病汗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肺脉……缓甚为多汗……头以下汗出不可止。”《素问·藏气法时论》又云:“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肺脉“缓甚”不是缓脉,而是缓纵之脉,代表肺热,肺热汗出表现为多汗,咳喘气逆。至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上述之灌汗也是肺气虚而自汗出。所以,肺热和肺虚是肺病汗出的主要原因。
(2)心病汗证:《素问·经脉别论》:“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此由情志伤于心而致汗出。“惊则气乱”,可致神气散乱,心气不能摄持,心液外泄而为汗。
(3)肝病汗证:《素问·经脉别论》:“疾走恐惧,汗出于肝。”疾走是为过劳,过劳伤筋即所以伤肝;“恐则气下”,肾伤而致肝肾不足。肝病汗出常由肝阴虚内热和肝肾阴虚所致。
(4)脾病汗证:《素问·经脉别论》:“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摇体劳苦,汗出于脾。”胃热和脾虚是脾病汗出的主要原因。胃热能食善饥,进食则助阳生热,阳明主肉,故身热汗出。劳倦耗气,脾气损伤,失于收摄,因而汗出。
(5)肾病汗证:《素问·经脉别论》:“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王冰注:“骨劳气越,肾复过疲,故持重远行,汗出于肾也。”持重远行,则耗气劳骨伤肾。《素问·水热穴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勇而劳甚是指房劳过度,损伤精气,故肾虚汗出。
三、汗证的病因病机
1.暑热迫津
感受暑热之邪,腠理开泄而汗出。若内热久蕴,肺胃热盛,或胃肠积热,内热与风邪相合,熏蒸皮毛,也可致腠理开泄而汗出。如《灵枢·营卫生会》:“人有热……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此即内热夹风迫津外泄的汗证。脾病汗出中胃热汗出也属此类。
2.气虚失固
卫气有固护津液、不使妄泄的作用。肺主气属卫,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腠理不固而汗自出。如肺虚气弱之灌汗、肺虚所致的肺病汗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而肺弱可致脾病汗出;心虚气弱,心气不能摄持汗液而心病汗出。
3.营卫不和
《素问·骨空论》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风邪侵袭表虚之体可使营卫不和,卫外失司,不能固摄肌表而见汗出。
4.虚热内扰
郁怒伤肝,阳亢阴伤;或“疾走恐惧”伤肝肾,或肝阴伤久损及肾阴。阴虚内热,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肝病汗出即此机理。
5.阳虚失固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久病重病,正气耗伤,阳气衰弱,不能敛阴,汗液外泄,甚者可发生亡阳之变而绝汗出。
四、汗证的治疗
汗证有因热、因暑、因风所导致,亦有因气虚、阳虚、阴虚而发生。《内经》对汗证的治疗记载不详,遵循“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原则,结合后世医家的经验总结如下。
魄汗、灌汗皆属气虚自汗或阳虚自汗。治疗法主益气温阳、固表敛汗。可选用生脉散和黄芪牡蛎散,若见阳虚者,可加用附子,或用人参附子汤。
炅汗由里热蒸迫或暑热升散而致,治宜泄热清暑,益气生津。一般可选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如阳明实热证之大便秘结、潮热汗出、脉沉实者,可用调胃承气汤或大承气汤攻下热结。关于暑病炅汗的治疗,《素问·热论》有“暑当与汗皆出,勿止”的论述,明确指出暑乃外邪,必须祛除。若误用收敛止汗之法,则有关门留寇之虞。
寝汗,《丹溪心法·汗证》云:“杂病盗汗,责其阳虚。”《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述“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即阳虚盗汗。治法当温肾益气敛汗,可选用《外台秘要》的二加龙骨牡蛎汤(附子、白薇、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龙骨、牡蛎)、《类证治裁》之黄芪汤(黄芪、熟地黄、茯苓、天冬、麻黄根、肉桂、龙骨、五味子、麦冬、防风)。
胃热素盛,热饮食下胃则身热汗出之漏泄,可用白虎汤清胃凉肌而治汗,如风伤肌表,腠理开疏而汗出恶风之漏风,可选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治疗。
肺气虚汗出按“虚则补之”“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治则,宜补肺气而敛汗。《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酸收之品,常用五味子,有收敛肺气而敛汗之功;酸补之品常用山茱萸,有滋润肾水之力;白芍亦有酸收之功,具平肝敛汗的作用。方用玉屏风散合生脉饮加减,以收益气固表、敛肺止汗之功效。肺热汗出按“热者寒之”的原则,治当清肺泄热,可用泻白散或麻杏甘石汤之类。肺热汗出以“头以下汗出”显现者,多与痰热有关,其热不甚,或局部汗出,口干少饮,苔黄黏腻,可用泻白散合二陈汤以清肺化痰。
心病汗出,惊则神失气乱,久则心气不足,不能收摄心液而汗出。根据“气虚宜掣引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治法,宜补心气敛汗液,方用黄芪六一汤加减(黄芪、甘草、五味子、酸枣仁、生牡蛎)。兼心阴不足者,可用天王补心丹合甘麦大枣汤治疗。
肝阴虚内热汗出,可根据“虚则补之”的治则,法宜养肝阴,或滋补肝肾,佐以清热止汗。肝阴虚有热者,方用一贯煎加减(沙参、枸杞子、麦冬、川楝子、浮小麦、生牡蛎、夏枯草、甘草);肝肾阴虚内热者,方用知柏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生地黄、山药、牡丹皮、知母、女贞子、旱莲草、沙参、麦冬、浮小麦、黄连、牡蛎)。
脾病汗出,素体胃阳偏盛者,宜养阴清热、和胃止汗,可用《辨证录》之收汗丹(玄参、生地黄、荆芥、五味子、桑叶、白芍、苏子、白芥子);外感热邪而胃热汗出者,如《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温淫汗出。”可用白虎汤或竹叶石膏汤加减;“饮食饱甚”而汗出者,宜“结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用保和丸加减以消食化滞、和胃止汗。脾胃阳虚、气虚汗出,根据“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治法,阳虚者宜温阳益气止汗,气虚者补中益气止汗。中阳虚者,方用芪附汤加减(黄芪、附子、党参、桂枝、白芍、甘草、山茱萸、生牡蛎);中气虚者,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炙甘草、桂枝、麻黄根、麦冬、五味子)。
肾病汗出,法宜温肾敛汗。肾阳虚而“寝汗出”可用真武汤加味,肾气虚自汗宜补肾固气敛汗,可选《杂病源流犀烛》之五味子汤(五味子、山茱萸、龙骨、牡蛎、首乌、远志、五倍子、地骨皮)或安肾丸(胡芦巴、川楝子、补骨脂、怀山药、茯苓、继断、小茴香、升麻、桃仁、杏仁)。
绝汗的病情最为危急,其脉证均提示正气垂危,阴阳气血即将离决流散,治疗中要重在回阳、固脱。用药宜重视大剂量山茱萸的应用。注意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等益气、回阳、固脱药物的配合。
五、病案举例
1.阴虚阳亢汗证案
田某,女,88岁。初诊日期:2013年9月26日。
主诉:多汗2月。现病史:近2月来患者自觉多汗,头发、衣服尽湿,昼夜无殊,活动或紧张后肌肤发热,乏力,夜寐差,入睡困难,依赖药物,胃纳差,大便干结,头胀,无头痛,咽痛,口干欲饮,咳嗽。既往史:既往有颈椎病病史。体格检查:神清,心肺检查无殊,血压正常,四肢肌力正常。舌质红苔薄腻,脉细弦数。辅助检查:颈椎MRI:第3~第7颈椎间盘突出。
诊断:西医诊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医诊断:汗证,阴虚阳亢证。
治法:滋阴泻火敛汗。
处方:知母12g,黄柏12g,地骨皮12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五味子12g,生地黄12g,川黄连6g,远志9g,茯神15g,灯心草6g,莲心6g,柏子仁12g,胡颓叶15g,枳壳12g,枳实12g,火麻仁30g,八月札12g,藿梗12g,苏梗12g,焦谷芽15g,焦麦芽15g。14剂。
2013年10月10日复诊:汗出减,胃纳差、乏力,皮肤发热,盗汗,大便通畅,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拟上方加减。
处方:知母12g,黄柏12g,地骨皮15g,生栀子12g,珍珠母30,龟甲12g,五味子12g,麻黄根20g,瘪桃干20g,石斛12g,麦冬12g,炒谷芽30g,炒麦芽30g,柏子仁15g,枳壳12g,枳实12g,藿梗12g,苏梗12g。14剂。
2013年10月24日三诊:汗出减,大便每日1次,晨起双下肢无力,夜寐可,胃纳一般,皮肤轻微发热,舌质光红,脉细数。10月10日方加山茱萸12g,巴戟天12g,怀牛膝15g。14剂。
2013年11月7日四诊:无汗出,自觉上半身皮肤发热,口干饮水,大便畅,双足乏力,夜寐安,舌质红苔少脉细。10月10日方去麻黄根,加生地黄15g。
[按]老人体质肝阳常有余,肾阴常不足。阴不敛阳,“阳加于阴谓之汗”。患者经常莫名其妙大汗淋漓,头发、衣服尽湿,一天要换数次衣服,苦不堪言。加之患者容易焦虑,百事不称心、事事不顺眼,时常恼怒,坐立不安。诊其口干舌红,大便秘结,食欲不振。据我临床多年观察,大凡焦虑多属火,属于阳证,抑郁多属于阴证。《内经》有“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治疗拟滋阴泻火。泻火常用知母、黄柏,有时加地骨皮、生栀子等。滋阴当分三种情况。一种是甘寒养阴,如石斛、麦冬、玉竹、北沙参等;一种是咸寒育阴,龟甲、鳖甲;再一种滋阴填精,如制首乌、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等。一般肝肾阴虚者取后二种,再佐以龙骨、牡蛎、珍珠母等潜阳;肺胃阴虚者取第一种。患者经过上述处理方法,症状明显改善,汗出情况逐渐好转,乃至消失。
2.盗汗、无汗案
曾治一盗汗患者,每晚汗出淋漓,衣衫俱湿,我先作滋阴敛表法治,竟无寸效。后细审病证,患者全无阴虚表现,而白昼常阳虚肢冷,易罹感冒,转而从补气温阳固摄法治疗。
黄芪40g,白术15g,防风12g,茯苓12g,甘草4.5g,麻黄根15g,桂枝9g,炒白芍12g,大红枣7枚。7剂而愈。
又治一患者,至夏天上半身无汗症,久治少效,后忽悟及《内经》谓“阳加于阴谓之汗”。无汗终因阳气不能激发腠理,汗孔开张无力,上半身属阳,此阳气怫郁之果,治仿桂枝汤加黄芪化裁。
桂枝12g,白芍12g,红枣7枚,生姜2片,黄芪30g,党参15g,细辛6g,白术12g,甘草4.5g。14剂。剂后即微微汗出,再上方加减治疗20天,汗出正常,全身舒然。
[按]《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之所出赖阳气蒸腾。在生理情况下,出汗之多少,可以调节体温,是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机能。汗之疏泄由卫气主司,卫气乃阳气之一部分。阳虚不能摄津则盗汗、自汗,阳盛疏泄太过,则汗出溱溱。临床上也有阴津不足无以资汗,出现无汗症;更有阳虚,腠理枯涩,无以鼓动阴津,也可出现无汗。伤寒无汗,多因寒邪束表,卫阳被郁,辄以麻、桂辛温助阳,以开腠理而泄外邪;阳明病多汗,系阳热亢盛,腠理开泄过度;太阳误汗,表虚卫阳不能摄津,自汗频仍临床上惯称“阳虚多自汗,阴虚多盗汗”,有失偏颇。实际上阳虚者既可自汗,也可盗汗;阴虚者也常自汗、盗汗兼有。贵在着眼整体审证,不可局限于汗出一端。即使阴虚汗出者也不离于阳,或为阳亢,或为阳虚,均可致汗出。
以上两案,一则汗出淋漓,一则上半身无汗,都用桂枝汤加黄芪取效,什么原因?前者系气虚,营卫不和,用黄芪补气固表,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方药针对病机,迅速取效。后者系阳气不足,无力鼓舞卫气,开泄腠理,故无汗。用黄芪鼓舞正气,用桂枝通阳,佐白芍和营卫,阴得阳助,腠理开泄,自然汗出。过去有“有汗用桂枝汤,无汗用麻黄汤”之说,笔者不以为然,辨证要点主要针对病机,而非有汗无汗。这是用仲景方的心验。
3.绝汗案
刘姓妇,40岁,四川人。初夏患温热,战汗后,脉静身凉,状如尸厥,其夫问:“是脱阳吗?”蒲老说:“不,这是大热退后,身冷脉静,如天时酷热,骤然大雨,炎热顿息,风凉气爽。今脉息皆平静,颇能安睡,黏汗不息,余热续出之象,非脱勿惧。若汗后身凉脉躁,呼吸气促,烦躁不宁,珠汗发润,鼻翕膈动,即为脱证。任其熟睡,慎勿呼之,待睡醒后,只以西洋参9g,麦冬18g,煎水频频与之,兼徐徐进清米汤,不可与食。”蒲老因远出巡诊,傍晚始归,而家人告之“刘姓已来4次,病有变”。急往视之,患者果然高热气促,烦躁不安,口渴无汗,脉象洪数。问其原因,其夫欲言不言,再追问之,乃说中午亲戚宗某过访,说:“汗出身冷,脉微欲绝,乃脱阳之征。”处以附子9g,西洋参9g,浓煎服之,服后1小时,烦躁高热顿起,以致气促。蒲老再以竹叶石膏汤重用西洋参,佐以苇根、玄参。
方用:西洋参15g,麦冬15g,茯神9g,法半夏9g,生石膏30g(先煎),粳米15g,鲜苇根15g,竹叶9g,玄参12g。
煎成频频与之,以代茶饮,而汗再出,热退气平,乃需进清米汤复其胃气,再以和胃养阴法而愈。蒲老曰:“上述所见病汗,与脱汗迥然不同,常需识此,勿令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