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林散墨:王庆其医论医案集
- 王庆其
- 5836字
- 2021-06-09 17:02:36
第四讲 学习仲景用石膏的临床体会
近代名医张锡纯运用石膏有着丰富的经验。《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吾国善用石膏者,除长沙汉方之外,明有缪氏仲淳,清有顾氏松园,余氏师愚,王氏孟英,皆以善治温热名,凡治阳明实热之证,无不重用石膏以奏功。”“愚临证四十余年,重用生石膏治愈之证当以数千计。有一证用数斤者,有一证而用至十余斤者,其人病愈之后饮食有加,毫无寒胃之弊。”有人称谓其“石膏先生”。还有人称石膏为“寒温实热证之金丹”“寒温第一要药”“救颠扶危之大药”“退外感实热,诚为有一无二之良药”“药品中第一良药,真有起死回生之功”。
石膏的品名为硫酸盐类石膏族矿物石膏,主要由化学沉积作用形成。在气候干燥地区的内海或湖盆内,由于水分大量蒸发,卤水浓度较高,可从溶液中沉淀出硬石膏;随着卤水浓度继续增加,再沉淀出软石膏,其呈纤维状集合体,即药用石膏。此外,还有透明石膏——雪花石膏。中药所用石膏由硬石膏水化而成,主要产于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等地,一般是白色的,若为红棕色或灰色,则含水银、汞,质量较差。过去有服用石膏死亡的报道,那主要是石膏中混有砷化合物。石膏本身是不会致死的,所以为黄色或棕色的要当心。生石膏含有水合硫酸钙,内服煎汤多用生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石膏为无水硫酸钙,多外用,有收湿、生肌、敛疮、止血作用。张锡纯认为生石膏是入汤剂的;煅石膏是粉剂,外用的。近代名医丁济万有用熟石膏入汤剂的。
仲景用石膏的方剂计16方,其中《伤寒论》7方,《金匮要略》9方。以石膏命名的有3个方,麻杏甘石汤、竹叶石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方名无石膏者13方。
一、石膏的功效
1.清热泻火
石膏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清热泻火,如白虎汤治疗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四大症”。《温病条辨》中的化斑汤、《疫疹一得》清瘟败毒饮都在重用石膏的基础上加入生地黄、玄参、牡丹皮。张锡纯说:石膏“其性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功”。无论外伤杂病的实证、热证都可以放而用之。张锡纯用石膏,不仅将生石膏放在汤里煎煮,还将生石膏研成粉末,这样能减少生石膏的用量,也能达到清热、清阳明腑实证的目的。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说:“石膏一药,遇热证即放胆用之,起死回生,功同金液。”孔先生以善用石膏而著称。药理实验证明,对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或消毒牛乳致热的家兔,石膏煎剂有解热作用。白虎汤比石膏单味药的解热作用更强。
2.清肺平喘
石膏不仅入阳明经,还入肺经。后世肺部感染用麻杏甘石汤治疗“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肺热的治疗以麻杏甘石汤为代表方。
3.除烦解渴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等治疗“大烦渴不解”。《别录》:“止消渴烦逆。”实验研究采用禁水、皮下注射利尿药或服高渗盐水使大鼠口渴。令大鼠自由饮用自来水或4%石膏上清液,后者饮水量明显少于前者,表明石膏可以缓解口渴状态。我在临床中遇到的消渴患者,如果口渴不解,一般第一步用石斛、玉竹、麦冬、芦根、天花粉这类甘寒的药物,用后没效或者不理想,再重用石膏、知母,疗效就会大大提高。所以,对于消渴之类的消谷善饥、消渴引饮或者尿崩症中的口渴引饮者,治疗应大剂量使用石膏。要之,石膏主要是三大功用,一是清肺热,二是清胃热,再是除烦解渴。
二、石膏的配伍
1.石膏加麻黄
清宣肺热。代表方为大青龙汤。麻黄辛温解表,石膏清透解肌,表现为由表入里,介于营分和气分之间的最合适。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身热不解,咳喘气急,甚则鼻翕、口渴这类疾病,如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都可应用此方。其配伍特点是石膏清泄肺热、解肌透邪,麻黄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特别是介于营分和气分之间者此配伍最适合。第二个方剂是越婢汤,治疗风水,一身悉肿。出现水肿病的一类急性肾炎,早期表现为发热,高热,这时候用越婢汤最合适。发汗、解表,邪由表而出是最合适的。现代临床多用此法治疗感冒、支气管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张锡纯认为麻杏甘石汤中石膏之分量为麻黄之十倍,或麻黄一钱、石膏一两,或麻黄钱半、石膏两半。他曾用此治白喉及烂喉痧。烂喉痧证最忌麻黄,因麻黄多为辛温,但加入石膏情况就不同了,全方可借麻黄而立奇功。
2.石膏加知母
解肌清热。代表方为白虎汤。石膏辛寒,知母苦寒,两者都是入阳明经的。阳明病,发热,汗出,烦渴,谵语,脉洪大,这是最合适的。其配伍特点为石膏辛甘大寒,解肌清热,知母苦寒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两者相须为用,可增强清热生津作用。甘草、粳米可以保护脾胃之气,不为寒伤。现在用白虎汤一般不爱用粳米,其实张仲景用粳米寓意深刻。我曾经治疗一病人,其每天喝8暖瓶水,前面的医生已用白虎汤,我觉得别人都用过了,估计用得没效,但是后来我看人家用石膏的分量很轻,15g、20g、30g,我就用到90g、120g,再加入粳米。患者找我看了七八次,症状就完全消失了。为防石膏甘寒伤胃、知母苦寒伤胃,通常加甘草、粳米以保护胃气。张仲景的方剂是大有深意的。如果大量出汗,在这种状况下加人参是最合适的。“白虎汤解阳明燥热之渴,又主风热发斑”。化斑汤是白虎汤中加入玄参和犀角(水牛角代)。现代临床中,化斑汤主要用于急性传染性热病。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石家庄急性乙脑流行、南京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等,用化斑汤效果就非常好。化斑汤还可治疗大叶性肺炎、急性感冒、流脑、麻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结膜炎、牙龈炎等。张锡纯治疗感冒发热用“去热灵方”,即石膏粳米汤。生石膏10~15g轧细,生粳米20g左右,用水3大碗,煮至米烂熟,约可得清汁两大碗,趁热尽量饮之,使周身汗出而愈。一般可用1剂,备用2剂。1剂服后,若热已下,则酌减;若仍热,酌增。此方服后微微出汗,又不会伤胃气。
3.石膏加桂枝
功能解表清里。代表方为白虎加桂枝汤。此方解表清热,相当于表邪未解,里邪已深,这种情况用桂枝是比较好的。一个辛温,一个辛寒,相辅相成,表里双解。张仲景这种寒温并用的配伍非常多。现代临床应用此法治疗外感热病邪热入里,表邪未解,热多寒少者,或者风湿性关节炎等,这个方剂都是很好的。
4.石膏加人参
功能清热益气。代表方为白虎加人参汤,主治大热、大汗、大烦渴后伤及气阴者。人参对于气津两伤者最合适。张锡纯善用石膏与人参配伍,他认为有五个作用。第一,扶正祛邪,可助石膏退热。第二,人参温升,可使下陷之邪热得以升散。第三,人参与石膏配伍能防治热病后期伤阴,胜于单纯滋阴。第四,石膏性寒、人参性温,两者相互监制,防止寒性太过。第五,人参益气生津、石膏清热沉降,不仅用于治疗热病热甚,对阳明腑实也有效果,可代替承气汤。
5.石膏加附子
治疗风水汗多伤阳。代表方为越婢汤加附子。越婢汤是风水的代表方,对于风水汗多而伤阳的,可以加附子。张仲景用附子1枚,附子有大有小的,小的15g,大的30g。类似的方剂有《备急千金要方》治疗风痹脚弱的越婢汤。此越婢汤和仲景的越婢汤组成不同,但有一点相同,就是石膏与附子相配伍。此配伍临床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邪热炽盛,正气欲脱,寒热夹杂之证,或素体阳虚,感受外邪者。祝味菊人称“祝附子”是上海经方派的代表,陈苏生是其传人。陈苏生认为石膏与附子相伍,有清热强心的作用,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者有帮助。
张锡纯用石膏有独道的配伍经验。①石膏配山药:较之白虎汤中生石膏配粳米护胃更佳,他说:“实验既久,知以生山药代粳米,遵经求本以彰其用则其方愈稳妥,见效亦愈速。”②石膏配人参:仲景有白虎加人参汤,石膏与人参同用,有相得益彰之妙。“此证加人参于白虎汤中其益有三。发汗之后,人之正气多虚,人参大能补助正气,俾正气壮自能运化药力以胜邪,其为益一也;又发汗易伤津液……人参与石膏并用,能于邪热炽盛之时,滋津液以复真阴,液滋阴复则邪热乃退,其为益二也;又用药之法,恒热因凉用,凉因热用……此即凉因热用之义,为凉药中有热药引之以消热,而后热不格拒转与化合,热与凉药化合则热即消失,此其为益三也”。③配知母、玄参、生地黄、白芍、花粉:石膏配知母,“取其凉润滋阴之性,既可佐石膏以退热,更可防阳明热久之耗真阴也”。先生在运用白虎加人参汤时,往往分别用生地黄、玄参、白芍、花粉四味药代知母,因知母味苦性滑通便之故也。生地黄代知母与石膏配伍,可增滋阴养液之功,兼阴虚者尤宜,并能养血复脉,玄参代知母与石膏配伍,可增清热养阴之力,更适合产后发热病人,白芍代知母与石膏配伍,能增清肝热之功,又利小便,治痢下赤白,腹痛身热,花粉代知母与石膏配伍,能增解毒消散之功,可治痧疹毒热证。④配薄荷、连翘:可以增强石膏清热透表之力,往往服后即可得汗。⑤配鲜茅根、阿司匹林:可代替价格昂贵的羚羊角,用以凉肝明目、清热解毒。⑥配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先生用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时往往加入生石膏,以防传阳明。至于热入血室,则尤重用生石膏,以清其热。大柴胡汤乃少阳、阳明合病之方,“大柴胡汤用大黄,诚不如用石膏也”。⑦配龙骨、山茱萸:龙骨与山茱萸能收敛正气,凡热证而兼脉虚者,或心神耗散者宜清敛并施。他说:“愚于伤寒、温病,实热脉虚,心中怔忡,精神骚扰者,恒龙骨与山茱萸、生石膏并用,可随手奏效。⑧配甘草、麻黄:用蒸馏水煎,此方名馏水石膏饮,治“胸中先有蕴热,又受外感,胸中烦闷异常,喘息迫促,其脉浮洪有力,按之未实,舌苔白而未黄者”。其中石膏与麻黄的用量比例为10∶1,如果热甚者可20∶1。石膏配麻黄还能透疹、利水消肿。
我总结张锡纯的经验有以下三点:第一,清里热用重。白虎汤用一斤,宣肺平喘;入麻杏甘石汤用半斤。于监制麻、桂用轻。如桂枝二越婢一汤用二十四铢,大概15g。第二,入煎剂宜打碎先煎。第三,内服煎汤多用生石膏,煅石膏多外用。煅石膏有毒性的,不能内服,所以要外用。另外,煅石膏还有收涩的作用。
后世医家亦有不少应用石膏的经验。唐代的《外台秘要》中记载,应用碧加汤治疗天行疫病,石膏用八两。《备急千金要方》应用石膏汤治疗心热头痛,石膏用一斤。明代缪仲淳治疗温病,善用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常用石膏一两,重者一次用三四两,最重一昼夜用至一斤,一昼夜连续服用直至退热。清代余霖创清瘟败毒饮用石膏六两至八两。张锡纯治疗外感用石膏三五钱。实热,无论有汗无汗者多用生石膏。曾记载三日用石膏八斤;治山东海丰杨氏阳毒症,用大黄十斤,煎汤十日而愈。孔伯华治疗外感及热病用石膏一般三五钱,多至半斤,石膏为煎汤代饮,作为一种饮料不放在药里煎制,不停喝直到热退。孔伯华用大剂量的石膏治疗乙型脑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曾闻军阀吴佩孚因大怒而产生剧烈的牙痛,看了三个医生都没用,后来请北京名医陆正按诊治,陆观前医方用白虎汤,他认为这是对的,但石膏的用量不够,他把方中石膏八钱改到八两,药后果然好了。第二年吴佩孚又牙痛,复用原方即安。生石膏治疗牙痛非常好,因为手阳明大肠经左右交叉于齿。牙龈发炎、牙痛大多属实热证,用大清阳明的白虎汤,很快就好了。
我对石膏的应用也总结了一些经验。第一,对于治疗阳明胃热牙痛,我学习裘沛然老师的经验,用石膏加细辛。细辛利九窍,止痛,石膏能清阳明热,所以一温一寒,寓有深意。第二,应用石膏加寒水石治疗高热时,石膏宜用30g、60g、90g。龙华医院的张志秋老先生善用石膏,他的处方中十个有七个都应用石膏,而且量很大,160g、180g。第三,应用石膏加黄连清胃热的方法在内科杂病的治疗中很多见,对胃热消谷善饥、口渴欲饮者效果很好。第四,石膏加黄芩可清肺热。黄芩入肺、胃两经,过去裘老常用其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用18g、24g。第五,石膏加知母、黄柏治疗可更年期综合征。甘麦大枣汤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一定效果,但效果不理想,我现在用得比较多的是二仙汤加入石膏,潮热汗出很快就好。第六,石膏加知母、地骨皮可治疗消谷善饥。有两种情况,一是糖尿病造成的消谷善饥,另一种是胃酸过多、胃酸反流造成的消谷善饥,用石膏加知母、地骨皮治疗,效果理想,30g不行就用60g,用轻了没有效果。
张锡纯那个时代有医生害怕生石膏太寒,不敢用,而用了煅石膏,反而错了。张锡纯讲:“误尽天下苍生矣!”他认为煅石膏对于热甚的,可以起到不伤胃的作用,这是误解,是不对的,煅石膏是不可以入汤药的。他说“煅之则宣散之力变为收敛”。对于外感实热者,敛邪是不合适的。若脾胃阳虚的,或脾气虚的、大便溏薄的,不可用生石膏。对于生石膏应用的禁忌证,《温病条辨》有“四禁”之说:“若其人脉浮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这是《温病条辨》说的虚证不要用生石膏。张锡纯对吴鞠通的“四禁”并不认同,他说《温病条辨》这“四禁”使后人不敢用石膏,这是错误的。张氏的观点可供借鉴。
三、病案举例
1.糖尿病消谷善饥案
张某,女,45岁,发现糖尿病半年左右,应用降糖西药治疗后,空腹血糖已从13mmol/L降低至8mmol/L,但消谷善饥未缓解,食后半小时即有饥饿感,口渴欲饮水,舌质稍红,少津,苔腻中有剥苔,脉细数。处方:知母12g,生石膏30g,地骨皮12g,黄连6g,川石斛15g,玉竹12g,白芍12g,天花粉12g,藿梗12g,苏梗12g,荷叶9g,甘草6g。14剂。药后症无进退,上方生石膏改为60g,后来加至90g,加生地黄15g,熟地黄15g,黄精15g。先后治疗2月余,消谷善饥、口渴欲饮消失,大便通畅,舌质微红苔薄,脉缓。
2.更年期综合征案
和某,女,47岁。患者素体强盛,能胜任重体力劳动。近3年来,其自觉脾气日渐急躁,动辄恼怒,一有小惊即觉浑身轰热,面部升火,口渴引饮,饮而即渴,夜不成眠,不欲衣被,昼则疲乏不堪,不能参加劳动。血压升高。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大。舌红少苔,脉弦而数。先以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等方剂加减治疗,症状有所改善。但面部轰热升火、口渴引饮、饮而即渴之症仍有,改用二仙加石膏法。处方:知母12g,黄柏12g,生石膏30g,地骨皮12g,百合15g,生地黄12g,柏子仁12g,麦冬12g,生龙骨30g,牡蛎30g,白芍12g,远志9g,茯神15g,甘草6g。14剂。上方14剂后轰热升火、口渴等症状明显减轻,情绪平稳,睡眠改善,神情转爽。再守上方加减治疗2月,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控制平稳,生活安和。
3.舌痛案
顾某,男,48岁。近1个月来发现舌疼痛,舌左边及中间疼痛,进食不方便,未发现溃疡,大便2~3日一解,口微干,舌苔正常,舌质微红,脉细弦。初诊时先用补气养阴方法,药用黄芪、党参、北沙参、麦冬、甘草、川石斛、茯苓等,14剂,无明显效果。改用清阳明之伏火法。处方:生石膏30g,知母12g,细辛6g,川黄连6g,蒲公英30g,制大黄9g,桃仁12g,升麻30g,荷叶9g,川石斛12g,茯苓12g,甘草6g。14剂。舌疼痛明显好转,继续原方,14剂,诸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