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即使残疾也能飞翔

凡是在身体上有招致轻蔑的缺点的人总在心里有一种不断的刺激要把自己从轻蔑之中解救出来。因此所有的残疾之人都是非常勇敢的。在起初,他们勇敢是为了受人轻蔑的时候要保护自己;但是经过了相当的时间以后这种勇气就变成一种普遍的习惯了。

——论残疾

古今中外,残疾伟人闻名天下的有很多,如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三届总统的罗斯福,用生命书写《史记》这一古典名著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写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等,这些人都是身残志坚的英雄,他们的成功是付出了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与代价才取得的,所以更值得敬佩。培根在《论残疾》一文里写的一段话也很有见地:“最好不要把残疾看作软弱可欺的标记,要把残疾看成很少不成功的原因。谁身上有招人歧视的缺陷,谁也就会有永远上进、免受欺侮的精神动力。所以,残疾人个个都是极端勇敢的。”

残疾人士要想成才成功成名,需要付出比健康人更大的代价,克的困难更超出常人的想象,这与残疾人自身具有的与命运顽强抗争的斗志、对理想执着追求的信念、崇尚崇高思想的境界及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1984年2月14日,李智华出生在内蒙古的一户农家。爸爸是一特实憨厚的农民,患有精神病的妈妈硬是由人按着才生下了她。1984年5月23日,父亲李国林外出寻找疯癫的妻子,出生没几个月的李智华一觉醒来将煤油灯碰倒,瞬间炕席、被子相继燃烧起来……无情的大火改变了她的一生,经过抢救,李智华幸运地保住了生命,但却永远失去了双手。

家庭贫寒的李智华偏偏又失去了双手,命运对她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对于她个人而言,是顺从命运的安排还是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呢?她坚强地选择了后者,李智华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奋斗做到和常人一样。

哥哥姐姐上学去,李智华总是悄悄地跟在后面,渐渐地她学会了用脚趾夹着铅笔写字,刚开始时铅笔头怎么也夹不紧,她就用绳子把铅笔和脚趾捆在一起,绳子松了,就使劲勒。为了能写好一个简单的“0”,她竟整整练了1天,脚被磨得又红又肿。内蒙古的冬天特别冷,由于不能穿袜子,智华的双脚长满了冻疮,但她却从不哼一声。到了入学年龄,李智华因为残疾进不了教室,她便拿几块砖头垫在脚下,悄悄地站在窗外听课。有一次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班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时,却从窗外传来李智华清脆而准确的回答声。学校领导知道她的情况后,决定收她为函授生,每周派老师为小华授课。从此,她一边做家务照顾妈妈,一边坚持学习。2003年6月7日,她走进了普通髙考的考场,8月15日,接到了西安欧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终于用一双小脚叩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

《隐形的翅膀》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李智华奋斗的经历,李智华没有双手,如同没了翅膀,但她勇敢地面对人生,依靠一双脚,照样在生活中飞翔。也许老天对这些残疾人有些不公平,但是他们没有就此放弃自己,他们用比常人多千百倍甚至更多更多的努力,来完成常人所能轻易完成的事情。虽然他们的身体不健全,但他们的心灵之窗并没有关闭,可以说,他们用努力换来的成果比健康人要多得多。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娲牛,能登上塔尖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影响成才的因素很多,天赋、环境、初遇等条件都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是自身的勤奋与努力。

残疾人的成功在于勤奋,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自身勤奋努力的结果。

残疾人都深知,有幸来到人世间是不容易的,要拼搏,要用与命运顽强抗争来珍惜每个日子,从不放弃。健康人也应当从中得到启示,向残疾人学习那种坚定执着的精神。如果我们智力平庸,能力一般,我们可以通过勤奋弥补我们的不足;如果我们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勤奋会让我们硕果累累;如果我们天资聪慧,天赋极佳,勤奋会让我们获得巨大的成就。可如果我们没有勤奋地学习工作,我们终将一无所获。勤奋刻苦,与命运顽强抗争,这不仅是一种方法和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健康人成功成才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