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喜欢的事,快乐很简单

人生在世,我们很多人都在追求快乐,然而,怎样才能获得快乐,我们却未必知道。詹姆斯巴里说:“快乐的秘密,不在于做你所爱的事,而在于爱你所做的事。”

追求快乐固然没有错,但你要明白,只有踏实工作才是真正快乐的源泉。不可否认,浮躁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有些人看不到劳动的真正价值,更做不到安心工作,心浮气躁,事情刚做到一半,就觉得前途渺茫、失去兴趣,于是,他们只能一事无成。

苏格拉底说:“不懂得工作真义的人,视工作为苦役。”这句话的含义是,工作是否能为我们带来快乐,取决于我们对工作的看法。因为快乐的秘密,不在于做你所爱的事,而在于爱你所做的事。当我们能做到为自己工作、为明天积累时,那么,我们将拥有更大的挥洒的空间,更多的实践和锻炼的机会,找到工作中的乐趣,能够让我们在工作岗位上更主动、更积极地处理各项事务,为自己不断开创新的工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翻开莎士比亚的人生史册,我们会发现,他的人生中也出现过抉择,他也是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兴趣与价值中成长的。莎士比亚出生在英格兰中部美丽的埃文河畔,7岁时开始自己的读书生涯,可在校期间,他并不喜欢古板的祈祷文,而偏爱一些古罗马作家用拉丁文写的历史故事,每年的五月节更是他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因为每每这时都会有戏班子的演出,他每场演出必到,戏班子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如痴如醉地观看着每一场精彩的演出,直到戏班离开斯特拉福城为止。

14岁时,莎士比亚离开了学校,开始了他的谋生之路。他到父亲的铺子里做过帮工,在码头做过搬运工,替人家当过导购……但他发现这些都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唯独有一次他意外地在一家剧院找到一份工作,虽然工作很琐碎、普通,主要是替客人看管衣帽,照料有钱的观众上下马车,还有在后台打杂,但这却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从此,莎士比亚可以真正地接近戏剧了。一有空闲,他就躲在后台静静地观看演员们的排练。这里,成了他的戏剧学校;这里,也孕育了一位名垂青史的戏剧大师。

1592年的新年,对于莎士比亚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他的剧本《亨利六世》在伦敦三大剧场之一——玫瑰剧场上演,莎士比亚一炮打响了。很快《理查三世》《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相继上演。悲剧《哈姆雷特》的轰动效应更使莎士比亚登上了艺术的顶峰。

可以说,莎士比亚是在寻找兴趣、延续兴趣,并且发展自己的兴趣中成长的,他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兴趣而努力,一生都在为兴趣而拼搏,最终也成就了自己的梦想,达到了自己人生的辉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一个人做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情,从事自己所喜爱的职业时,他的心情是愉悦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且他也很有可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发挥最大的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成绩。莎士比亚难道不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块金子,每个人都是尚待挖掘的宝藏,就看你是否具有一双慧眼,就看你是否勤奋,是否能够发现、挖掘出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耀眼夺目、与众不同。

1.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

大部分人都可以明确自己的爱好,不过真正地坚持且在某个领域脱颖而出,的确并非易事。

这里,有几点建议:首先,社会、家人和朋友们都认可或看重的事情,或许并非是你的爱好,毕竟兴趣是你自己喜欢的事情;其次,不要简单地认为有趣的事情就是自己的爱好,而需要作出认真的分析,如大多数人喜欢玩游戏,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从事游戏开发工作;最后,不要在一些误以为感兴趣的事情上发掘自己的天赋,而是寻找自身天赋与兴趣的最佳结合点。如果你渴望成为模特和歌手,自己虽然身材高挑却五音不全,我建议你更适合做一名模特。

2.调整自己的目标

乔治·华盛顿起初不过是个验货员,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写作前读的是医学……最终他们都找到了自己喜欢且发挥自己极致潜能的事业,一步步走向成功。这些成功者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也可以同时拥有很多兴趣。我们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没有必要把某个兴趣当作自己最后的目标,也不要随意放弃自己的兴趣。

不得不说,一个人是否快乐、能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多大的成就,与其是否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一直在做喜欢做的事,你的内心便会充满愉悦与快乐,你会发自内心地去追求,自动自发地完成每一目标。要想建筑成功的大厦,就必须有先天的或经后天培养而成的兴趣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