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学创始人《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德勒有一个观点:人类的所有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回想我们从小到大的生活,是不是只要一提起“烦恼”这个词,就有许多让你不能平静的画面和心寒的感觉涌上心头?
小时候,看着别人成群结队地玩闹,而自己只能坐在窗边默默地做试卷;大学里,一到晚上别人就会相约出去撸串,或者去酒吧热闹热闹,那些脸上洋溢的微笑诠释着什么叫青春,而自己好像总是形单影只;工作后,每天忙着加班,别人有着丰富的生活,而自己只能一个人待在家里做着手里未完成的工作。
当我们的人际关系不那么尽如人意时,我们陷入迷茫,甚至怀疑自己的人生是不是走上了岔道。看着其他人活得热热闹闹,而我们只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生活,只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感觉自己似乎被这个世界遗忘了。
很多人认为朋友多了路好走,只有和他人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才能够获得成功。不可否认,擅长社交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重要技能。但是,如果自己不够优秀,没有一定的价值,你认识的人再多,加入的社群再多,天天陪人推杯换盏,也换不来你想要的一切。你的价值越大,帮你的才会越多。与其把时间花在认识更多的人上面,不如把时间花在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上。绝不能因为过于注重人际关系的拓展而忽略了其他的成功因素,比如自身的能力、做事的态度、内心的执着、与他人的合作以及自身的修养等。
有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合群,耗费大量的时间追求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表面上有许多朋友,而实际上这些不切实际的交往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少帮助,只是在浪费我们有限的时间。
茹茹从大一开始写作,在那段时间,她每天除了上课便是在宿舍写稿子,而同班同学要么在宿舍里聊聊班内的八卦,要么一起出去逛街、打游戏。四年后大学毕业,茹茹已经出版了好几本书,在学生时代便攒下了一笔数目不小的稿费,而且毕业当年就以新锐作家的身份接受了几家媒体的专访。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在找工作,而这时茹茹已经接到了国内某一档节目的邀请,而且待遇不菲。
大学时茹茹的人际关系很简单,与谁都能说得上话,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与谁都打得一片火热。她只是在该努力的时候清醒地知道自己该在这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没有将时间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而已。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得好,他说人都是怕寂寞的,于是很多人都选择了合群。例如一间四个人的宿舍,假如三个人决定赌博,而另一个人说要学习,那么他就是不合群的;假如三个人决定逃课去喝酒,而另一个人不去,也是不合群的。当“合群”代表的是这些情况时,那么合群也就意味着我们其实正变得平庸,变得离优秀越来越远。
不理智的情况有很多种,冲动、矛盾、过激、盲目、自以为是,甚至分不清现实与虚无,无法清晰地明白自己的立场。随波逐流,有时也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
如果一群人的狂欢是以自己的未来做代价,那么这种狂欢不要也罢。倘若我们所认定的合群是共同努力、携手奋进,就像合伙人一样努力为某一个目标而打拼,那才是一种值得追捧的合群。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状况:一些品德高尚、做事一丝不苟的大人物,他们在选择自己的合作对象时,往往都是独具慧眼的。就像是一些大企业任用贤能一样,哪怕某个人和总裁关系再好,可最后能出任首席执行官的人仍然不会是他,而是那些有手段、有魄力的人。
我们经常陷入一个误区,以为人际关系好便能搞定一切,我们其实忽略了另一件事——实力才是这世上最有话语权的东西。
人们在寻求合作关系的时候,最先考虑的往往是最有力的合作对象,要么合作对象是最强的,要么是最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其余所谓的人际关系不过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因素。人际关系有时会影响我们的成功,却绝不是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是我们的努力及实力。
当我们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之后,才会发现我们当初挖空心思去讨好别人,追求热闹与合群只是在浪费时间。能让我们随意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选择的人,恰恰是我们自己。
现实世界是残酷的,你要明白我们的朋友圈中的“好友”,许多时候其实都是基于“价值交换”而被连接到一起的。既然如此,那么你能得到多少,其实取决于你自己能给别人带去多少价值。
理智一些吧,当我们有一天被别人仰望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当初忍受的那些寂寞和失落是多么正确的选择。而那些和我们一同吃过烧烤的友人,他们如今也奔赴各个岗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追赶。
那时我们便可以告诉自己,过去大家曾是同一个层次的人,而未来却因理智变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