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善缘与劣缘

问:何等名为涅槃法缘,而言阙故,无故,不会遇故,不般涅槃。答:有二种缘。何等为二, 一胜二劣。”首先他讲佛的种性,由佛的种性再讲菩萨乘、二乘的种性,然后再说到人天乘,等等。种性的道理在《楞伽经》里讲得也很清楚。换句话说,出家法师们今后收弟子,尤其是收出家弟子,不能随便,非观察他的根器不可,因为种性太重要了。有了前生的种性,还要今生得胜缘,各种条件具备才能修行。

云何胜缘,谓正法增上他音,及内如理作意。”什么是胜缘?就是说有了很好的根器,这一生还要遇到佛法的正法住世。有了种子,有了正法住世,有善知识明师培养的增上缘,这个种子才能长大,这是外缘。内缘是“内如理作意”,内心合理的正思维。“作意”就是意识熏习佛法,要造成意识的境界,譬如念佛、观想等,乃至研究教理,修行禅定,都属于“如理作意”。相反地,不如理作意就是凡夫的妄想,一天到晚嘻嘻哈哈的,或发脾气,耍耍花样,这些都是非如理作意。非如理作意的现行累积起来,他生来世的种子更可怕。

云何劣缘,谓此劣缘乃有多种。”什么是劣缘?就是不好的因缘,有很多种。

谓若自圆满,若他圆满,若善法欲,若正出家,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乐远离,若清净诸盖,若依三摩地。”

与这些相反的叫劣缘,表面看起来都是好的,就是说,如果我们要修行,做不到这些就是障碍,使你不能成功,内容包括了很多。下面再逐句加以解说。

若自圆满”,我们自己不圆满,六根有欠缺,耳聋、眼盲、头脑白痴啊,或者是麻痹了,这是身根不圆满,就是劣缘。现在常说,人生最难是“暇满之身”,暇是闲暇,又有圆满的身体,又年轻,又有清闲的时间,可以在这个地方听经又打坐。人生清闲难得,尤其在这个工业社会,谁不为生活忙碌啊!你们出了家,如果没有事情还坐在那里自生烦恼,他看你鼻子不对,你看他眼睛歪了,真是浪费生命。

若他圆满”,依报、环境等一切都很如意圆满,无障碍。

若善法欲”,欲就是欲望,欲望分两种,广义的欲,一切都是欲;狭义的欲,是男女之间淫欲之欲。佛经上的欲是广义的欲。什么是欲呢?你说自己是吃素的所以没有什么欲望,但是看到这个素菜,从乡下刚带来的很新鲜,筷子多去夹两口,这就是欲。这个山水多美丽呀!也是欲。世界上能做到完全离欲,难啊!“皈依法,离欲尊”,真正能够离欲吗?贪爱清净也是欲,要一切欲皆远离才行。出家是要远离这些广义的欲,但在没有完全离欲以前,要有善法欲,就是做善事的欲望。你们都说要学佛,对于做善事,有没有欲望呢?没有,都是被逼才做的,绝不是发心欢喜去做,不是有这个欲而去做的。可是看电视就有欲了,到时间不打开看,心里头都发痒。看电视是眼耳视听之欲,但修善法有没有像看电视电影这样热心呢?有问题,所以要发起善法之欲,没有发起就是劣缘。

若正出家”,不是歪出家,正出家的理由后面有,声闻地里有些人因灰心而出家,有些人被环境所逼而出家,下面都有,都是非如理出家。为求了生死,为求得菩提,为求证果,这才是“正出家”。如果不是为这个目的出家的,就是劣缘。

若戒律仪”,戒行律仪是真正的清净,而且懂得戒律,戒律不仅是条文。像在座有当法官的,判案时先是背法律条文,有时会判错了,所以要懂得法律的精神和运用,戒律也是这样。

若根律仪”,广义的根就是种性,是前生的因果;狭义的根,是指六根等。

若于食知量”,你们经常生病,那都是饮食不知量,看到好吃的就多吃,肠胃就出毛病了。肠胃生病就容易感冒,凡是要感冒胃先出问题,中西医一样的道理。肠胃没有问题的话,即使感冒,细菌进来也可以把它控制住,这是自己本身的生命功能。有时因感冒来了,肠胃就出问题。出家修行人食不知量,该吃时饿着,该饿的时候却拼命吃,连饮食都不能知时知量,如何去修行?这是佛所说的,因为饮食的障碍是很重的,应该学会调整。

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初夜是上半夜,后夜是下半夜,随时都在定境中。比丘戒律,在睡眠时观日轮在心中,右胁而卧,这是戒律,你们做得到吗?没有做到。睡觉打呼,也是违反律仪,所以真讲律仪戒,就有这样严重。受过三坛大戒的比丘,应该如理而眠,就是身体睡着了,但心意识很清明,就是因为常勤修习“悎寤瑜伽”的缘故,所以守戒律就有如此之难。

若正知而住”,妄念一大堆是邪知而住,没有正知正觉,三菩提就是正知正觉。

若乐远离”,要远离愦闹,凡夫喜欢热闹,但真正的声闻是要远离愦闹,不能远离愦闹是劣缘。

若清净诸盖”,一切五盖及贪嗔痴慢疑都要清净,但是我们半点都没有清净,所以是劣缘。

若依三摩地”,随时随地都要在正定中,而我们都在散乱、漏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