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概念的界定

2.2.1 城市群概念的界定

法国城市学家戈特曼(J. Gottmann)最早于1957年在《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中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他经过认真观察与研究美国东北沿海地区大城市聚集区后,以希腊词“Megalopolis”命名该地区一系列大城市组成的广阔而连续的城市功能性地域。1961年,在进一步研究世界几个大都市带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熟化表现形式,是城市地域体系组织形式演进的方向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小林博氏通过对东京大都市圈进行研究,总结与完善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的三个概念:大都市地区、大城市区、城市化地带。在此之后,全球城市化趋势明显加强,城市群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沿海三大城市群快速发展,我国学者逐渐关注城市群研究,引入了城市群概念,对城市群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与戈特曼所研究的时代相比,城市群发展的外部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与全新的制造业模式,城市群的内涵及发展路径、规模与形态,都需要在戈特曼研究的基础上做更深入与细致的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城市群的概念众多,主要有大都市区、都市圈、大都市圈、城镇群体、城镇集聚区、城镇密集区、大城市地区、城市经济区、大城市连绵区、都市连绵区、大都市连绵带、城市协作区、城市联盟、都会经济区、大城市走廊、巨型城市走廊等20多个,概念之多也导致过多的精力花费在概念的界定与细微的甄别之上,而从概念认可度和使用频率来看,主要以都市圈、城市带、城市群使用居多,这类概念内涵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不断深入、发展、完善。总的来说,无论是都市圈、城市带还是城市群,其概念都可以归纳为:①是一个城市的集合或群体概念,是“若干个几十万以至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由中心城市与多个周边城市和地区共同构成的”“由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共同构成的城市集合体”,由此可见,都市圈、城市带、城市群都是强调一定城市数量呈集群发展,是一个结构相对完整的“集合体”;②是一个地域概念,特指“城市化地带”“某个特定区域范围”“是某一城市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同其邻近或外围化的地区”“一定地域空间”,都强调地域空间范围;③既强调地理区域又强调经济区域,“大都市为核心,超越原来边界而延伸到临近地区,不断强化相互的经济联系,最后形成有机结合甚至一体化的大区域”“以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联系密切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都体现了城市群由最初数个城市在一定区域位置上的集聚,因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而赋予更多的经济内涵。

近几年,我国政府主导的城市群发展规划,在以往的基础上赋予了城市群更为重大的任务和更加深刻的内涵。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不仅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载体,更是实现城乡统筹、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进一步开放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前沿阵地,从其作为一个地域或经济区域概念来看,范围更加宽大,视野更加开阔,视角更加新颖,内涵更加丰富,对城市群发展质量与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深入研究之前,有必要认真甄别以下几个概念:

城乡统筹。城乡统筹的关键点是城市怎么带动农村发展,强调的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以实现“城”与“乡”的互动发展为指导,以打破历史和制度设计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出发点,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以最终实现城乡差距最小化。实现城乡统筹是我国重大战略部署的一部分,城市群发展中包含了如何在城市群区域内实现城乡统筹。

同城化。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能够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基础上,通过打破各类行政边界,推动相互融合、互动互利和促进共同发展,来增强区域增长极的辐射力和区域整体竞争力。相对城市群而言,“同城化”在发展的区域空间上远小于城市群,辐射的范围一般集中在0.5~1小时车程以内,区域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往来就好像是在一座城市内发生,强调的重点集中在城市。“同城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式。

都市圈。此概念最早来源于日本。20世纪50—60年代,日本行政管理厅在首都圈整备规划、近畿圈整备规划和中部圈开发整备规划先后提出都市圈相对精准的概念,第一次首都圈整备规划对都市圈的区域范围规定为以东京站为中心30千米半径范围内,可在一日内接受城市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从多次规划的调整和设计来看,日本首都都市圈的核心点都集中在对东京中心城区的规划、调整及重新设计上,围绕因经济社会发展所致中心城区交通、环境、产业、土地利用等问题,优化改善都市区功能,充分利用现实条件,近距离疏散城市功能,推动都市圈拓展、延伸。这也直接迫使日本行政管理厅对大都市圈概念及标准进行了多次修正,并对都市圈的规模、中心城区的通勤率、物资运输量占运输总量比重等做了具体规定,认为类似于东京都市圈需要包括由l个或2~3个人口规模在200万人以上的特大中心城市和若干50万人以上的邻近城市。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率不小于本身人口的15%;大都市圈之间的物资运输量不得超过总运输量的25%(5)。从城市间的通勤率来看,这与我国同城化的规定极为相似。

2.2.2 城市群的主要特征

城市最初是作为一个区域人口的集聚中心出现,随着城市承担功能的增多,城市人口与产业不断集中,城市获得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与周边乡村、城市的关系更加密切,往来更为频繁,彼此间的依赖性不断增强,推动了城市间、城市与周边村镇之间的交通设施建设。城市发展遵循因果循环累积原理,城市规模、实力及对周边区域产生的辐射带动效应不断递增,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彼此相互影响,形成了城市群。因此,城市群是城市与其周围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城市群的发展不断成熟,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2.2.2.1 要素集聚

所有城市群的首要功能都是人口集聚功能。以核心城市为中心,不断超越原有城市边界,形成与周边区域一体化的城市集合体,是人口集聚中心。我国特大城市之一的北京,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154.2万人,与2017年相比,减少了16.5万人,下降0.8%,与上年同期减少2.2万人和下降0.1%相比,减量和降幅更为明显,这是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结果(见表2-1)。而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根据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北京市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1228.4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7.1%;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941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43.8%;五环以外有1098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1.1%(6)。据北京市调查总队分析,随着城六区加强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产业向外疏解,不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以及其他十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育、医疗、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建成有吸引力的、宜居的新城,发挥“拉力”作用,注重城市建设与产业布局并重,在双方的共同作用下,在人口总量减少的现状下,人口分布呈现出城六区持续减少,其他十区微增的特点。据调查统计,2018年,北京城六区常住人口为1165.9万人,与2017年相比,减少了42.9万人,下降3.5%,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由55.7%下降到54.1%。人口密度由2017年的8834人/平方千米降至2018年的8521人/平方千米,但城六区依然是北京市的人口集聚区。

表2-1 2010—201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情况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后工业时代,其城镇空间格局、城市化率都基本稳定,人口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据统计,包括东京都、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大致是以东京市区为中心,半径30~50千米的范围。2010年,日本都市圈总面积1.3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3.5%;人口约356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7.8%;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7)

据世界银行统计,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群中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从1960年的14.14%上升到2018年的24%;全球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60年的33.6%上升到2018年的55.3%。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统计预测,2014年,世界上有45.3亿人集聚在28个特大城市,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66%,在全球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10个城市中,中国有深圳、泰安、慈溪、珠海等4个城市。基于人口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中,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统计发现,特大城市的数量从1970年的3个,增长到1990年的10个,2014年已达28个,据预测,2030年可能达到41个。这都反映了人口向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集中,城市群有明显的人口集聚功能。随着人口的集聚,以人为依托的技术不断向核心城市及城市群集聚,带动产业、资金等要素向城市群集聚,要素的集聚为城市群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提供了最佳的条件,这也是城市群成为未来城镇化建设主体形态的原因之一。

2.2.2.2 产业集聚协同发展

对多数人而言,定居城市是以对比乡村生活更为美好的城市追求与向往为动力推动的。城市比乡村更有魅力主要体现在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就业空间、更为便利与完善的公共服务等各方面,而人口集聚或向城市转移会因与需求关联的循环因果累积效应带动消费支出转移,消费支出转移就会导致与消费相关的生产活动转移,生产活动的进行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进而又循环推进人口的转移集中;另外,人口向城市集聚,在规模效应与成本相关联的循环因果累积原理的作用下,生产活动随人口转移,减少了运输成本与用工成本,同时因人口集聚产生的消费规模效应,有利于厂商生产活动规模化,降低成本,进而降低城市集聚人口的生产生活成本,人们的消费价格指数相比乡村、中小城市要低,从而进一步吸引人口、产业向城市集中。同时,城市群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最佳平台,城市群因为其历史基础与区位优势而成为与国际市场最先接轨的区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的人才、资金、技术都是流动的,并都随人口向城市群集中,企业是趋利的,随利而动,因此产业多数朝着更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流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城市群因其巨大的承载能力,吸引大量的产业集聚,而产业集聚在市场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沿产业链分工呈集群式发展,产业与城市群内城市间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联系起来,产业在城市群范围内相互融合与其他众多的辅助产业形成共生体。城市间产业逐渐由最初的竞争关系发展为合作关系,产业的融合推动城市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所在城市对相邻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也不断增强,进而使得相邻城市成长为其卫星城市或具有新生辐射力的核心城市,在产业集群互补发展、城市间联系密切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城市群也会变得更具竞争力,带动整个区域协调发展。

2.2.2.3 对外服务平台

城市群往往是由最初一个或几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发展而成的,核心城市因其产业、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而参与国际合作,尤其是沿海的核心城市,因其优越的地理条件而拥有更多参与国际合作与交往的便利条件,成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国际合作的优势平台。但这种对外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对一个大的区域或国家而言,相比少数城市或单个的城市,成熟的城市群因其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良好,城镇体系完备,经济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体制环境优良,整体竞争力强,参与的合作机会多元等而成为国际合作与对外服务的最优平台。城市群集聚着现代化工业、商贸服务业、金融业以及文化的多样化,往往又是区域政治、文化、经济核心区,在一个国家、区域乃至世界经济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中枢支配作用,并自然地与全球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承担着比单个城市更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对外服务功能。

2.2.2.4 城乡一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已难以适应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城市与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随着生产力发展变化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自由流动,城乡融合,资源共享,市场互动,最终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不可回避的课题。城市群基于其内部城市功能各异,城市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使得核心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各城市间及城市、城镇与乡村间存在紧密的经济联系以及庞大的网络体系,并表现为城市群各层次上的人流、物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种流态交互运动。要素首先向核心城市集聚,经提炼、加工后逐级向外围传递,并出现核心城市辐射周边的卫星城市,各卫星城市辐射其周边广大的乡村,进而实现以城带乡;而乡村广阔的土地、过剩劳动力、强大的生态承载力、丰富的原材料资源等为城市提供持续发展的条件。城乡间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和工业联系紧密结合,城乡生产力布局优化、协调共进,城乡各类要素统筹配置,城乡差距缩小,并将逐步实现城市群范围内的人口自由流动,公共产品共享,生态环境改善,城乡界限模糊,最终消除城乡二元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2.2.2.5 联系网络化

城市群最初是沿交通走廊展开的,并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而不断扩大。城市群拥有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通信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和给排水管网体系所组成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发达的交通运输、信息等网络构成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骨架,将大、中、小城市串联为一体,不同等级、规模、性质的城市成为网络体系的节点,网络骨架与节点相互嵌套,有机结合,共同构筑了千丝万缕蛛网状的城市群网络体系。城市群内城市间、城乡间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借助网络化的综合交通网、各类物流管网、信息网络等快速流动,支撑着城市群稳定、协调发展。现代交通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城市空间布局由最初极核型、点轴型不断向网络型演变,并日益显示出城市群体从线性联系到网络联系的巨大系统特征。


(1)中心地理论[EB/OL].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心地理论.

(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储东涛.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佚名.大推进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J].发展研究,1994(4).

(5)曾群华,邓江楼,张勇.都市圈、城市群与同城化的概念浅析[J].中国城市化,2012(3).

(6)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14年北京市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及特点[EB/OL].北京市统计局网站,http://tjj.beijing.gov.cn/zxfbu/202002/t20200216_1636952.html.

(7)李轶,文辉.东京都市圈发展对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启示[EB/OL].360个人图书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403/01/32862047_7424192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