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案例导入

李某,男,50岁,大学教授,2014年4月28日初诊。胃脘痛,纳差,时有反酸2年。主诉:长期思虑紧张,情急时尤甚。病时左膝时常酸痛,行走乏力,体瘦,烦躁易怒,口酸口苦,两胁时有胀痛,大便干结,尿黄。血压140/95mmHg,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常服制酸药达喜和奥美拉唑,用止痛药可暂时缓解,平时隐隐作痛,舌红少津、苔薄黄中间剥落,膝下外侧肌肉及背部第9~11胸椎旁时常压痛,捶击后叶有呃逆,反胃排气,脉弦细数。

请问:本例患者是属哪条经络疾病,相关的腧穴是哪几个?

分析提示

经络与腧穴的作用都有近治和远治作用,许多穴位还有特殊作用,通常有一般的规律与常规的生理和病理反应,有诸内,必行于外,脏腑的变化与体表的反应多是一致表现,且在于四诊的综合诊断,穴位与经络是脏腑气血变化的主要反应部位,所以查其表而知其内。

任务一 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与腧穴的生理功能,实际上是“经气”的作用,主要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以及调节人体各部分功能等方面,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一、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人体是由脏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脉筋骨等组成,它们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组成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有机的联系,主要是依靠经络的沟通和联络作用而得以实现。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的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相互络属于脏腑;奇经八脉联系沟通于十二正经、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联络筋肉皮肤。从而使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表里上下彼此间紧密联系、协调共济的统一体。经络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沟通联系,主要有以下4种。

1.联络脏腑外周肢节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说明十二经脉是沟通、联系脏腑同体表的通路。十二经脉中每一条经脉既络属于一定的脏腑,其经脉之气又散布于筋肉、皮肤。

“外络于支节”的“支”、“节”,“支”是指四肢;“节”是指骨节,又可指穴位。如指出“节”不是皮肉筋骨,而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所在,即穴位。

2.联络脏腑与五官九窍 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都是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而经脉又多内属于脏腑,这样,五官九窍同内脏之间可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如: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系“目系”,其别络“系舌本”;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绕“阴器”,系“目系”;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环绕口唇,夹鼻;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均进入耳中;足太阳膀胱经的经别进入肛门等。

3.联络脏与腑 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络属一脏一腑,从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之间的联系。有的经脉还联系多个脏腑,如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夹胃、注肺中,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络心等等;再加上经别补正经之不足,如胃经、胆经、膀胱经的经别都通过心,这样就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多种联系。

4.经脉之间联络 十二经脉的阴阳表里相接,有一定的衔接和流注次序,十二经脉之间的交会;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之间的纵横交错;奇经八脉之间又彼此联系。从而构成了经脉与经脉之间的多种联系。例如:十二正经的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督脉的大椎穴,阳跷脉与督脉会于风府穴,所以称督脉为“阳脉之海”;十二正经的足三阴经与奇经中的阴维脉、冲脉均会于任脉,足三阴经又上通手三阴经,所以称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前与任脉相并于胸中,后则通督脉,而督、任两脉通会于十二经脉,加上冲脉“其上者,出于颃桑,渗诸阳……其下者,并于少阴之阴,渗三阴”(《灵枢·逆顺肥瘦》),容纳了来自十二经的气血,所以称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督、任、冲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等。

二、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都要得到气血的濡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能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则必须依靠经络的传注。经络遍布全身内外,能将气血输送到全身各部。

三、感应传导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觉传递通导作用。针灸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感应传导作用的表现。

四、调节功能平衡

经络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使人体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平衡。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盛偏衰时,即可运用针灸等治法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灵枢·刺节真邪》)。实验证明,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可对脏腑功能产生调整作用,即原来亢进的可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可使之兴奋。早在1956年,张纯亮就曾在X线透视下发现针刺中脘、合谷、曲池、胃俞、手三里和承山等穴可使痉挛着的胃立即弛缓,幽门不开的立即开放,蠕动迟缓者立即好转。以后张天皎等用钡餐检查进行了观察,发现针刺足三里,多数表现为胃蠕动波行缓慢,针刺手三里后,多数表现为胃蠕动波行加速。不久以后,汪绍训等对218例正常人进行胃运动功能影响的观察,发现针刺手三里后,主要表现为胃蠕动的增强,针刺足三里后,主要表现为胃蠕动的抑制。无论是手三里或足三里,针刺后蠕动弛缓的胃可以加强,紧张的胃可以放松。针刺足三里与中脘后,能使幽门开放时间加速,并对胃蠕动速度有调整作用。

任务二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指导医学各科的应用,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一、阐释病理变化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沟通表里上下、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当人体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素问·皮部》说:“邪客于皮肤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人合于脏腑也。”由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肌肤,所以外邪可通过经络从皮毛肌腠逐步深入,内传五脏六腑。

经络学说可以用来阐释病邪由表入里传变的机制。至于脏腑之间病变的相互影响,除运用藏象学说来阐释,也需要运用经络学说,才能作出比较全面的分析。由于经络的沟通,使脏腑之间有多种联系,所以,当一个脏腑发生病变时,即可通过经络而影响至另外的脏腑。例如: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所以,心火亢盛,可通过经脉而下移小肠;足厥阴肝经属肝、夹胃、注肺中,所以肝火可以犯胃、犯肺;足少阴肾经属肾、入肺、络心,所以肾虚水泛可以凌心、射肺等。

经络不仅是传递病邪的途径,而且也是脏腑病变反映于体表的途径。这就是说,内脏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的传导,在体表某些特定的部位或与其相应的孔窍,出现各种病理性反应。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因此,对某些因内脏病变而出现在体表的症状、体征可以用经络学说来阐释。例如:手少阴心经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所以“真心痛”不仅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且放射至上肢内侧尺侧缘;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所以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少腹胀痛;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所以胃肠积热可见齿龈肿痛;足厥阴肝经系“目系”,所以肝火上炎可见目赤,等等。

二、对疾病诊断的指导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的脏腑,经络又是脏腑病变反映于体表的途径,所以,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来辨析病症所属的经脉和脏腑,这种方法可称为“分经辨证”。例如头痛一症,可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结合经脉的循行部位,辨明属于何经的病变。病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项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例如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功能失常,可引起牙痛。两经的循行经路都经过牙齿。但上齿痛属足阳明胃经,下齿疼痛属手阳明大肠经。治疗时取穴亦应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选穴。又如上肢疼痛,痛在内侧(屈侧),是手三阴经病变;痛在外侧(伸侧),是手三阳经的病变;沿上肢外侧后缘一线疼痛是手太阳小肠经病变;沿上肢内侧后缘一线疼痛是手少阴心经的病变。

临床实践中发现,在经络循行的部位,特别是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可出现病理性的反应。这种病理性的反应,有的表现为感觉过敏,即手指轻压穴位,患者就感觉酸、麻、胀或痛,尤以压痛为最常见;有的表现为穴位的组织松弛、凹陷、隆起或坚硬;有的表现为在穴位皮下出现结节状或条索状的反应物。这种反应,常在机体患病时出现,而健康人一般不出现,以此可作为诊断的依据之一。

有人对冠心病患者100例和健康人100名作神堂穴的检查,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95%有压痛,而健康人仅4%为阳性。据吴秀锦报道:对105例胃病患者(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慢性胃炎,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及胃神经官能症等)观察了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脾俞、上脘、地机8个穴位,并比较各穴与胃的关系及反应的特点,结果发现:足三里与胃俞的阳性率最多,阳陵泉和中脘次之,其余4穴更少。足三里与阳陵泉以出现条索状反应物为主,胃俞与脾俞以出现松弛或凹陷或酸感为主。

体表病理反应点,会随病情的进退而发生变化,病轻者阳性反应的穴位数量较少,反应物也少,反应物较软;病变严重者阳性穴位较多,反应物也多而较硬。例如,患胃癌或肝癌时,一个病例各穴位的反应物总数可达25~50个,此时分别在胃俞或肝俞出现反应物。当胃只有功能紊乱,或轻症肝吸虫病患者,可能不出现反应物。正如《灵枢·官能》所说:“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经络学说对于临床诊断确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对疾病治疗的指导

经络学说应用于临床治疗很广泛,针灸疗法和按摩(推拿)疗法,主要是对某一经或某一脏腑的病变,在病变的邻近部位或经络循行的远隔部位上取穴,通过针灸或按摩(推拿),以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穴位的选取,则必须先运用经络学说进行诊察和辨证,断定病症属于何经或哪一脏腑的病变,然后再按经络的循行分布路线及联系范围来选定,这就是“循经取穴”。依经络与腧穴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近治作用 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即每个腧穴均能防治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如:眼区的睛明、瞳子髎、承泣、四白、丝竹空可治目疾,耳区的耳门、听宫、听会可治耳疾,胃部的中脘、梁门、建里可治胃痛等。

2.远治作用 十四经穴的基本规律,十四经穴中,特别是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还可防治本经循行所及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此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如:合谷穴不仅治腕部病,还治头面五官部病证;足三里不仅治下肢病,还可治胃肠病证,以及昆仑治头痛等。四穴总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3.特殊作用 某些腧穴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如:大椎退热,丰隆化痰,后溪止盗汗,至阴矫正胎位,内关治心动过速及心动过缓,天枢治泄泻及便秘。

药物归经,经络学说应用于药物治疗,主要是“分经用药”,就是当辨明病症所属的经络和脏腑后,选用对某经或某一脏腑有特殊选择性作用的药物来治疗。某药对某经或某一脏腑有特殊选择性的作用,称为“归经”。药物归经的理论,在宋·寇宗爽的《本草衍义》中才开始提出,他在泽泻条下说:“张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引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后来金元时期的医家发展了这方面的理论,如张洁古、李东垣等创“引经报使”理论,提出了十二经的引经药、报使药。至清代,更有药物归经方面的专著,如《得配本草》、《本草分经》等。如引经药:前额痛归阳明经,用白芷;两侧痛归少阳经,用柴胡;巅顶痛属厥阴经,用蔓荆子;后头及项部痛属太阳经,用羌活等。

此外,当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针刺麻醉,以及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等治疗方法,也都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四、指导疾病的预防

经络学说将人体联系与气血通行路径一目了然,当脏腑有病,或一部位有疾时,可以提前预知疾病的转变,对未受邪侵之处先行加强和预防。

知识链接

城市的腧穴:生活的城市是由人组成的,但人与人的联系是依据各种方式进行联系的,如广播、电视电话、水电煤气管及各种组织机构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如水煤系统如同人体的循环系统,而电线电话如同人体的神经系统,中医把其都归纳到经络系统中,在各个交互点或共同通道中形成不同的管道与窖井,如同经络中的腧穴,好比车站,是气血交换的地方和通道,发生问题如疾病时也是维修的节点,是内脏有疾病的表现地方,也是针刺推拿点穴治疗之处。

学习效果评价·思考题

1.请简述经络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请简述十四经的走行。

3.尝试运用十四经分析人体健康与疾病状态。

4.尝试运用重要穴位分析人体健康与疾病状态。

5.运用腧穴学说指导中医护理工作。

6.运用经络学说指导中医护理工作。

(余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