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养生之道

第一节 什么是养生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的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道德健康等多方面。除了健康状态,还有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指人们表现在身心方面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据调查,人群中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分布其实是一个两头尖中间大的梭形,就是说真正健康或真正患病的人所占比例都是很少的,而处于中间的大部分群体介于两者之间,属于亚健康状态,很多通过一些正确的方法养生调理就可以恢复。针对这样的群体,养生就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养生?“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医经典《素问·上古天真论》里就讲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上古之人就是指古代的养生先贤们,“其知道者”中的“道”,就是他们所推崇的养生法则与保持健康的原则方法:养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既要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阴阳”乃构成人体健康与疾病的两个基本方面,处于平衡状态则健康,即古人所说的“阴平阳秘”的状态,如果一方偏多或偏少,这个平衡状态被打破则生病。“术数”是指各种养生方式,如按摩、艾灸、导引、吐纳等,再加上规律饮食、作息,不过分耗伤,则最终能形与神俱,使身体、精神与心理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中医理论强调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人生于天地之间,必然受宇宙天地之气的影响,所以人体的生长规律也应顺应天地的变化。人体是一个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为中心,是以五脏相附属的组织、器官、功能相互结合共同作用的整体。在人体内,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不能简单地按照物理相加减的观点看待脏腑间的功能活动,人体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气的升降浮沉是微妙而动态平衡的。每个人出生的时间、地点不同,所承载的天地之气便不同,每个人从父母那里禀受的生命之精不同,成长环境、饮食习惯、气候变化各不相同,便造成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或不同地域之间的人群有较大的差别,或即使同一地区或兄弟姐妹之间也有较大差异。而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指导,结合饮食、运动、精神情志,顺应四时节气、昼夜阴阳规律,对每个不同的人进行具体的身心保健。养生就是以正确的中医理论为指导,协助身体的正气抵御病邪,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增强自身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