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小孩子跌倒了,如果自己能爬起来,他将获得一次战胜困难的体验;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跑过去把他扶起来,他即被告知不应该有那样的体验。尽管这两种情况以后都会促使他避免摔倒,但对于成长的意义会有很大的差别。当他慢慢长大成人,面对复杂的人生选项、艰巨的压力挑战、独立的责任担当,将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源于人生早期的那份关切和“帮助”,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他难以逾越的心性障碍。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成长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既能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而如何设置这条界限,来自自己之前的成长体验。剥夺孩子的成长体验,会形成他长大后逃避困难的习性和与人交往界限模糊的困惑。他会常常把自己应尽的责任甩给他人而不觉得难为情,也会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而不觉得冒犯。在真诚的关系中,应该有开放、警觉的注意力自然地流向对方,而在其中没有任何形式的需索和恐惧。缺乏成长体验的人不知道如何把握与他人相处的界限和尺度,因此会经常在自卑感和优越感之间摆荡。在每个正面的自我认知之后,都暗藏了深怕自己不够好的恐惧。在每个负面的自我认知之后,都暗藏了想要一枝独秀或是凌驾他人之上的欲望。看起来非常自信,背后却是潜意识中对自卑的恐惧和对优越感的强烈渴望。
任何方法的本质,都是心法。付出就要心甘情愿,无能就要顺遂人意,如果离不开又管不住,那就如实观照!恐惧源于认知能力的不足,如果有恐惧之心,面对问题就会逃避,而这种不恰当的表达,往往会让某些人得寸进尺、变本加厉。缺乏成长体验的人总是想绕开自己解决问题,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免冲突带来的身心挑战。然而,自己与他人是互动关系,他人的所有行为其实都与自己有关,绕开自己就是绕开所有人,最后只能是孤家寡人。只有当人和事的边界逐渐清晰起来,才可能在决断之时不冲动,付出之时不气短,承担之时不腿软,被套路时不心软。
痛苦的程度和解脱的动力成正比,改变的决心不够大,是因为痛苦还不够多。真正的改变是心性的提升,不会引起焦虑,焦虑是急于求成的欲望驱动的结果,是急于摆脱或得到某种主观感受,这两者有着天壤之别。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总想着要尽快做完,这种动机会驱动我们把注意力放到结果上,必然就伴随着焦虑感,那么这必将成为一个低效肤浅的过程。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是按规律发展变化的,环环相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越焦虑,就越找不到答案。
不是所有的体验都是良性的,有些体验完成后,带来的是无尽的欲望。古人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说的就是,当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和道德意志不够的时候,所遇到的资源就会变成名缰、利锁、权牢、情关,吃不下又摆不脱,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最后只能以身犯险,身败名裂。只有警惕自己哪怕一点点的欲望,让自己安静下来,当不被焦虑困扰的时候,智慧就会开始岀现,一切答案和解决之道都会呈现出来,而这个时候才是心性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