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压电能量回收技术

能量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在跑步、跳跃、行走、活动,不断产生机械振动能。压电发电技术瞄准的正是这些不起眼的能量,将其收集起来有效利用。说到压电技术,要追溯到1880年。居里在石英晶体中发现:晶体受到机械应力的作用时,其表面会产生电荷;反之,当外加电场于晶体时,晶体会产生形变。前者被命名为正压电效应,后者则被称为逆压电效应。经过100多年,压电学和压电材料经过了石英晶体、钛酸钡陶瓷、锆钛酸铅陶瓷、弛豫铁电单晶等几个里程碑的发展,各种压电传感器、换能器和驱动器在工业技术领域中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器件。近些年来,工业化社会对能源需求猛增与化石能源供给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国大力发展各种可再生能源,能量回收技术成为研发热点。压电正是这样一种技术——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将机械振动能转变为电能,从而将如人体走路的踩踏、机械振动,甚至噪声等形式的振动能量收集起来,经过能量转换-整流-存储-转换-供电等诸多环节,应用于生活。这种能量收集系统帮助我们利用曾被白白耗费的能源。将来,车站、公路、轨道等,都可能成为发电装置,作为众多其他能源的补充。

压电发电具有结构简单、不发热、无电磁干扰、无污染及易于实现小型化和集成化等优点,并因能满足产品的电能需求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上海世博会上的压电地板,参观者轻轻几步就可将电灯点亮,这让人惊喜不已。美国研究机构在公路下埋有压电能量回收装置,使其驱动电动车辆,在实验室研发阶段基本达到可自供电的实用水平。同样,以色列技术研究院也在普通路面的沥青中植入大量的压电晶体,通过汽车驶过时的压电转换来发电。据测算,1km的路面能产生100~400kW的电力,如图1-15所示。理论上,这些植入沥青的压电材料能使用至少30年,可用于大流量的道路,包括铁路和公路。目前,以色列对这种技术仅进行了小规模的试验,今后将进行大范围的试验。此外,为了提高能量获得效率,研发人员一般在设计时将压电、热电、光伏等多种能量同时收集利用。我国有关的研究机构也在积极开展能量回收的研究工作。上述不同的研发工作,其基本原理没有本质差别,主要的不同在于压电材料的工作模式不同,系统和应用场合的结构不同。目前压电换能器大多采用PZT压电陶瓷,结构形状有陶瓷片、陶瓷悬臂梁、压电鼓、压电铙钹以及多层陶瓷结构等。为了增大发电功率,必须采用多个元件并联方式,以提高装置的输出电流。

近年来,压电材料也在向更微观的尺度发展。纳米压电电子学将半导体和压电学结合起来,从而有望开发出新型的压电场效应晶体管、自供电纳米发电机。美国和我国的科学家合作研究并报道了一种压电纳米发电机,以氧化锌纳米线为基础,实现了在纳米尺度上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纳米线的直径一般小于100nm,但其长度可以达到数微米,如此大的长径比使得很小的力便可将纳米线弯曲而产生电势差。纳米压电发电机的理论发电效率可达到17%~30%,模型如图1-16所示,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转换效率,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不过,虽然目前人们已经能够大量合成出纯度、尺寸、形貌以及晶体结构可控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但如何将运动、振动、流体等自然存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无需外接电源的纳米器件,仍然存在许多挑战。解决成本和效益问题是关键。目前,外部的振动机械能通过能量收集装置产生的电流为交流电,其缺点是不连续、不规则。在工程应用中,必须设计相应的匹配电路,采用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将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经一定时间的充电,达到足够的量时方可供应外部负载使用。

图1-15 压电能量回收技术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能量回收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选择压电材料、设计和外部振动频率接近的压电振子及支撑方式、设计高效的电能收集和储存电路系统等。目前的验证性演示主要是驱动车辆照明或显示设备,如图1-17和图1-18所示。目前大的发电量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障碍,主要还是成本和效益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这些都是重要的挑战。如果科研单位和企业协同努力,压电能量回收技术有望在20年内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

图1-16 纳米压电发电机模型

图1-17 压电能量回收技术驱动照明设备示意图(从左至右,压电能量回收系统分别驱动氙气前照灯、LED前照灯和激光前照灯的照射距离和效果比较)

图1-18 压电能量回收系统驱动激光灯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