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天花板,于是看见了天堂
I was looking at the ceiling and then I saw the sky

两幕歌剧。J.乔丹撰写台本。1995年5月11日首演。

剧情梗概

第一幕:一首器乐合奏引入了剧中主要人物:刚刑满释放的黑人德温、黑人教堂的牧师戴维、私人诊所的工人蕾拉(爱着戴维)、非法移民的萨尔多瓦难民康苏埃罗(德温的女朋友和他孩子的母亲)、白人警察迈克尔、与迈克尔一起拍记录片的电视记录人狄法尼、德温的辩护律师里克(他的父母是越南渔民)。戴维向蕾拉布道,蕾拉却将信将疑。在梦里,康苏埃罗把来访的萨尔多瓦情人误认为是前来折磨她的士兵。德温从当地的商店里偷了两瓶啤酒,兴冲冲的赶回家见康苏埃罗。但他的偷窃行为被胶片一一记录下来,迈克尔逮捕了他,狄法尼则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康苏埃罗奚落德温,迈克尔警告德温他的抵抗行为将使他受到重判:根据加利福尼亚法律,可以判他无期徒刑。蕾拉竭力缓和气氛,里克被指定为德温在法院辩护。

第二幕:戴维在教堂向蕾拉求婚。突然,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剧中人物的命运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地震毁坏了德温的牢房,真正的自由已属于他。康苏埃罗试图和德温一起回萨尔多瓦,但他们最终分开了。剧中的所有角色一起演唱了最后一首合唱“我看着天花板,于是看见了天堂”。

评介

亚当斯的创作几乎都未受到欧洲传统歌剧观念的束缚,《我看着天花板,于是看见了天堂》愈发地偏离了歌剧的传统形式。该剧更像是一部歌唱剧,作曲家似乎在竭力融合美国音乐。与前两部作品相比,该剧的主题和人物都更贴近现实世界。

与《尼克松在中国》和《克林霍弗之死》一样,导演塞拉斯参与了歌剧的全部创作过程,不同的是前两部作品规模宏大,而该剧更适于在私人场所演出。该剧的标题来自于1994年加利福尼亚大地震后一个幸存者的叙述。琼·乔丹从洛杉矶时报上发现了这一评论,并据此撰写了台本,力图反映洛杉矶文化的多样性。

创作该剧对亚当斯而言,意味着放弃艺术歌曲转向流行歌曲的创作,这一领域同样显示出他卓越的作曲技巧。灵感来自格什温的《波吉与贝丝》和伯恩斯坦的《西区故事》:“于我而言,美国音乐戏剧的真实模式……他们使用属于自己时代的方言,并带有很大的原创性和创新性。”而亚当斯比格什温和伯恩斯坦都更加遵从于方言创作的原则。《我看着天花板,于是看见了天堂》在音乐上的最大缺陷是没能体现出流行音乐的多样性,而是保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被认为是“夜总会灵歌”。的确,剧中出现了摇滚吉他音乐、有趣的节奏、福音书的线索以及作曲家早期创作的简约音乐的遗迹,但却几乎没有涉及说唱音乐的领域。

这部作品感情真挚、感人且鼓舞人心。有时候由于琼·乔丹过多的台词给亚当斯作曲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常常省略掉一些简短的段落,但总的看来两人的合作是非常愉快且成功的。对作品中的地震事件,亚当斯说:“发生这种颠覆性的灾难是我们民族意识的一部分”。尽管他的歌剧是致力于去直面那些对当代加利福尼亚造成威胁的可怕的政治分歧,但是,悲剧性的气氛还是被那些无法消除的幽默(乔丹风趣的文字以及亚当斯那些深情的音乐)削弱了。正如乔丹所说:“所有不同的人民都必须在一起生活,无论好与不好……我想去修复那失去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