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科内利乌斯
(Peter Cornelius, 1824.12.24~1874.10.26)

德国作曲家和著作家。生于美因茨。起初想当演员,后才转向音乐,所具有的文学和音乐两方面的才能,使他一生都不能肯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曾在美因茨剧院管弦乐队演奏小提琴,又在纳塞宫廷剧院当演员。1843年父亲去世后,前往柏林从齐格弗里德·德恩学习音乐理论,同时写作诗歌。1849年开始写作歌剧时,已经对瓦格纳的乐剧深深着迷。

1852年赴魏玛从李斯特学习,自此成为“新德意志乐派”的重要成员,魏玛成了他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作为一名著作家、翻译家、作曲家与李斯特一起工作。他的歌剧才能显示于喜歌剧领域,1855年开始写作《巴格达理发师》之时,向莫扎特《魔笛》的土耳其色彩、柏辽兹的《本韦努托·切利尼》,甚至罗西尼的歌剧汲取灵感;他写《巴格达理发师》可以说是对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的回应。他的这部歌剧原本定于1858年由李斯特在魏玛上演,由于他对新德意志乐派观点的鼓吹,与反李斯特派的势力发生矛盾,以致歌剧演出被取消,李斯特也因之辞去宫廷剧院指挥职务,次年离开魏玛;科内利乌斯也于1861年赴维也纳。他的下两部歌剧《熙德》和《根洛德》明显地模仿瓦格纳,并以贝多芬的《菲岱里奥》和韦伯的《欧丽安特》为模式;他自身的特点是更倾向于抒情的表述。

科内里乌斯还作有许多优美的歌曲、重唱曲、合唱曲。作为一位著作家留有三卷音乐和美术的论文集,四卷诗集以及书信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