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贝托·焦尔达诺
(Umberto Giordano, 1867.8.28~1948.11.12)

意大利作曲家。他的《安德列·谢尼埃》并不是一部典型的真实主义歌剧。首先,它是一出古装剧;其次,它比《乡村骑士》和《丑角》都长得多。但其充满历史感的基调设置仅仅只是为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配上了华美的戏装。歌剧的结构并非一味冗长,它更像是由几部短小作品串联而成的庞然大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凭着个性鲜明的剧中人物和源源不断的戏剧性冲击,《安德列·谢尼埃》拥有了马斯卡尼《乡村骑士》所达到的所有成就。

与其他19世纪意大利作曲家一样,焦尔达诺很快就醉心于舞台艺术。当他1890年从那不勒斯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完成了第一部歌剧《马琳娜》,该剧在桑佐诺举办的一次大赛中败给了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综合了73份选票的意见,《马琳娜》最终名列第六,同样给评委会留下了不俗的印象(他们认为“这孩子的起点就这么高,应该能走得更远”)。评委之一帮他从桑佐诺那里争取到了一部全本歌剧《罪恶生涯》的创作委约。歌剧讲述了一个患肺结核的工人立誓,如果童贞女玛丽亚保佑他痊愈,他就去改造一个妓女。即便用真实主义歌剧的标准来衡量,《罪恶生涯》也显得颇为惊世骇俗。它是暴力而残酷的,但在短时间内风靡一时——至少比他的后一部作品《瑞吉娜·迪亚兹》成功得多——后者仅仅上演了两场便失欢于听众。

桑佐诺不再扶植焦尔达诺,作曲家只能自寻生路,他起初做过乐队长,后来又做过击剑教练。1894年,桑佐诺回心转意,邀请焦尔达诺为路易吉·伊利卡的《安德列·谢尼埃》谱曲,歌剧将在米兰上演。由于普契尼《艺术家的生涯》的初版(同样也是埃里卡写的台本)两个月前刚在米兰首演,《谢尼埃》只能屈居第二,但它同样为焦尔达诺赢来了普遍的好评。他的下一部作品《费多拉》同样流行,甚至兴起一种“《费多拉》是摇钱树”的说法。继《安德列·谢尼埃》之后,《费多拉》是焦尔达诺唯一一部仍较常上演的歌剧,在他接下来的几部作品中,只有《珊其尼夫人》稍稍差强人意,而这也归功于男高音马丁内利和指挥家托斯卡尼尼的明星效应。1930年,焦尔达诺写完了最后一部歌剧《国王》,接下去的十九年他都致力于教学工作,以及艺术歌曲和沙龙音乐的创作(包括为意大利新闻广播而作的一段前奏)。焦尔达诺去世时因《安德列·谢尼埃》——这部写于半个多世纪前的作品而被世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