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左右皇帝人选的疫病:天花

天花也是外来疾病,数千年前的埃及木乃伊身上就发现了天花的痕迹。而天花进入中国的时间可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葛洪《肘后方》记载这种病的症状是“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瘥后,疮瘢紫黑,弥岁方灭”。而且他指出这种病的外来性:“以建武中于南阳击虏所得,仍呼为虏疮。”所谓“虏疮”就是天花。范行准认为天花源自刘宋与北魏之间的战争,经鲜卑人从西域传来。问题是建武这个年号历史上出现多次,从东汉到葛洪在世期间一共有三个,而且《肘后方》中后人擅增文字多,所以这个建武究竟是何时,的确是问题。《宋书》记载晋安帝义熙元年十月大疫,“发赤班乃愈”,这个“赤班”可能就是天花,如是则可以证明建武非刘宋之建武。但“击虏所得”却明白无误标明了该病的外来性。笼统点说,天花在魏晋南北朝进入中国,应该不算错得离谱。

到了清代,天花依旧是十分严重的传染病,经常爆发疫情,死者众多,社会恐慌心理严重。北京经常因为天花疫情满城骚动,清朝皇室亦始终受到天花困扰,宫中若发现患者,就须出外“避痘”,甚至会“一夕三惊”。清朝皇帝之所以经常在木兰秋狝过程中以及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蒙古王公,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照顾蒙古王公惧怕天花而不敢进北京城的心理。

清代天花患者中最著名的大约就是顺治与康熙两个皇帝。顺治死于此病,而康熙当上皇帝也与此有关,是传教士汤若望建议选择玄烨即位,因为玄烨曾出天花,已有抗体。

汤若望是德国传教士,明末就已经来到中国,曾经在崇祯皇帝身边工作,清朝入关后又为清朝服务。顺治帝对汤若望十分信赖,经常听汤若望讲授天文、历法、矿冶知识以及基督教义,称其为“玛法”(满洲语“爷爷”),授予“通玄教师”称号,并为其在宣武门外设置天主教堂(北京南堂)

孝庄皇太后也很赏识汤若望。所以在顺治皇帝弥留之际,她要汤若望就继位人选问题发表意见,汤若望建议选择皇子中出过天花的玄烨,孝庄皇太后首肯。天花就这样在无意中左右了清朝皇帝人选。

由此我们也知道了,流传甚广的康熙老年画像是经过美化的,重要特点就是天花患者特有的“月球坑脸”被掩饰了,堪称那个年代的“美图秀秀”(见下页上图)。而另一张青年时的画像则如实反映了康熙劫后余生的真容(见下页下图)

美化后面部光洁无斑的康熙画像

如实体现面部天花遗留斑点的康熙青年时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