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正道

五叶所追随的鬼道,当然是邪门左道。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它原来却是来自正道。

话说在多年以前,有三兄弟专于道术,并以斩妖除魔为己任。通过刻苦修道,终于练成了三门绝学。这三门绝学各有妙处,也是世上修道者所难以企及之所在。

其中,大哥修成了天眼,那是一门能够洞悉一切人间人情世事,以及辩认东南西北四方妖、佛、仙气的一种道术,并且能够观星观人,已经做法丝毫无差的地步。简而言之,仅凭一双肉眼就可鉴鬼怪、占星卜。那是何等美妙的道术!

二哥则修成了天手,那是一种能施展一切符咒的技能。符咒是道家修练之根本,但因符咒众多,不仅需要记住咒语,更需要记住符的画法,对很多新学者而言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技能。即使是多年的道术大家,也无法记住所有的符咒。但是天手这一项,却好像肌肉记忆一般,对于符咒信手拈来,所想即所画,所画先于所想。即便是赤手空拳,也能能过符咒、结阵等道家法术降妖伏魔。

三哥修成了天方。所谓天方,就是一种辩方位、识宝地、知天时的技能。往往能够占尽先机。寻宝寻方更是不在话下。这种技能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是震动鬼神的存在。

三兄弟道术造诣极高,又各自专长一项道家学者所梦寐以求的道术,已可谓是究极天人。三兄弟也是一心向善,并在禅山开山立派,创下了禅山道。那些年,因为有禅山道的存在,正道盛行,妖道鬼怪已经基本被斩尽杀绝。三兄弟也很是自信,只要有自己在的一天,天下再无邪魔妖道。

后来老三在一方古墓中找到了一张随葬的兽皮,上面书写的是甲骨文。老三一时也看不懂,但觉得稀奇,便带了回去。一时兴起,又请了有名的学者来研读这张兽皮,并译成了楷书。这一切的祸根就从这一时兴起开始了,也可能是冥冥中有安排。

据说上面记载了一种古老的道术,能够上天入海,窥探天意。并留下两句口诀。第一句是“紫魄窥天”,讲的是一种名唤紫魄的道术,类似于道家的内丹,一旦修练成功,就可以拥有窥天的功力。何谓窥天,当时他们也都不懂,但认为与第二句有关,第二句是:“塑骨分金”。所谓塑骨就是重塑肉身,并可以进行调整,可能意味着长生。所谓分金,他们理解是一种断金分续的道力,无坚不催。也许是通过这种叫做紫魄的气劲修习,可以拥有一种长生并重塑自身的能力,同时拥有催坚破利的武力。

三兄弟原本也觉得这是无稽之谈,因为三兄弟的道术已经非常人所比,自觉已接近天人了,却从来没有听说过紫魄,也无法做到长生不死。这兽皮所记虽然简直是天方夜谭。可是老三后来又从其他古墓中找到了印证。也可能是老三心中念念不忘,因而特别留意。他所盗墓并非为了财宝,恰恰也是为了找寻上古失传的道术,因而除了找那些道术名家之墓,有时也探当时商贾之墓,因为一般有钱人也都喜欢修道以作养气修身之用,且可能藏有古籍古典。老三用十几年的时间,断断续续整理了找到的线索,却是越来越确定,上古,甚至追溯至周武王时期,流传有一种紫魄的传说。与之前所得兽皮记述竟然相互印证,这使得三兄弟对这种古代的道术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并且认为现有道术之所以没有记载,定是中间有所变故。三人是现有道术的代表,更有责任去一探究竟,将这种失传的道术重新拾掇起来。

正是这样的心态,三人开始了紫魄的研习。渐渐到了入迷的地步,并且越来越坚信,这种紫魄可以实现。晚年的全部精力都潜心于研习紫魄气劲。

又过了若干年,他们自认已经练成了紫魄,找到了进一步窥探天意的法门,那就是要在天门打开的日子,通过一系列道术和法阵,破体而出,直冲云霄。因此,他们专门在禅山祭起了一座高台,并三兄弟分别推算推演,敲定了天门初开的日子,欲以此窥探天意。

当天的情形,后世已无人知道,只是传说后来三兄弟果然打开了天门,但等待他们的却是天雷滚滚,一瞬间,他们肉身化为乌有。后世将这滚滚天雷称为天剑,也就是说三兄弟被这天剑削成了一堆粉末。说好的塑骨分金也成了一堆幻影。后世更是传说三兄弟从此沦为鬼畜,无法超生为人了。而曾经作为正道代表的禅山道也从此衰败,再过了几年也便消失了道林之中了。自那以后,邪魔外道又渐渐兴起,世风日下。

三兄弟晚年的这一遭遇为后世所惋惜。后世道界为铭记此事,将记载有紫魄的兽皮称为鬼书,并以鬼道命名紫魄的这一套方法。当然后世谁也没有再看到过紫魄,那些当年三兄弟研习出来的东西也随着禅山道的败灭而消失了。因而一切只剩下传说,而且如果你对重塑肉身并没有太大兴趣,那么这种道术也并不吸引。后世留下这样的教训:修习鬼道者永*沦*鬼*畜,不*得*超*生!

因而这一门称为鬼道的道术就正式与正道分家了。而且正道之人除了以此为戒,更要以此为敌,谁要是修习鬼道就是自绝于天下,正道人人得而诛之。

=======================================================

很多年后,天地间生出了一个乱世。在这个乱世里,到处是兵荒马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因为到处有死人的事发生,因而世上多有怨气集结,也就容易导致邪魅妖道盛行。本来是正道邪道互取平衡,如今正道凋零,也就邪道横行了。而天师这一行业便显得更加责任重大。

天师者,便是修习了道术,并以捉鬼治邪斩妖为己任的那一类人,但并非人人都可称为天师,必须经住了考验,掌握了技术者,才算是天师。天师也无固定的修习方法,且因源远流长,流派众多,各种道术难尽其书。钟师道就是本书要介绍的其中一支分支。

钟师道自称是名道正宗,他们信奉天师钟馗作为开派祖师。也或许是巧合,钟师道门下弟子都是浓眉大眼,中年以后还都仪式似的蓄有胡须,似乎是对钟馗画像的一种致敬。可惜,由于整个正道正在败落,近几年来钟师道也是人才凋零,加上兵荒马乱,人人难以自保,山门也是一时难继。称为门派已经有点勉强,毕竟弟子也为了谋生,各自下山去了。情况那是相当惨淡。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个凋零门派中的一名流浪弟子讲起。他的名字叫句迁,人们称为句天师。似乎这迁徙的命运便在这名字中道尽说明了。现在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几年前从师父那里继承了钟师道,而师父没有留下什么便匆匆辞世了。遇上这样的乱世,句天师也很是惆怅,这掌门也是过得一日不如一日,最后也是索性解散了,自己带了一名弟子下山寻道。

事实上他的青春也确实献给了捉鬼治邪这一艰巨任务,要知道这并不简单,不仅要学习众多的道术,还要不断实践才能有所进步,所以他访遍名山,一心志道,也就把自己的终身大事给忘了,当然,修道者本来也是清心寡欲,到了四十多岁还是单身。他的形象特点当然是浓眉大眼,还留有胡须,身后经常背着一把长剑,讲话相当粗鲁,调门也高,显然这并不符合修道者的形象,但据说这是他们钟师道的传统,因而也就很有必要继承下来。

他还有一个弟子,名唤钟木生。大概是十六七岁的样子。给他取这个名字的人正是我们的句天师。木生据说是个孤儿,父母不详,怎么成为孤儿的也不详。毕竟是乱世,能够有个名字已经是不错了,我们的叶五不也没有名字么。

木生很小的时候,句天师就收养了他,怎么收养的我们也不知道。然后木生就在道派中跟着句天师修习道术了。句天师也不知道木生的来历,只好怀着对钟馗的敬爱而斗胆将钟字赐给木生为姓,为什么不跟着自己姓句?可能是怕败坏了自己名声,让人看起来好像这道士还有个私生子。所以就是以师徒相称,并不以父子相称。

木生长到五六岁,句天师才想起来要给木生起一个名字,之前他都是叫他小破孩。五六岁的木生也开始懂事,经常会问句天师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叫什么名字、自己的父母在哪里等等。句天师心想,我要是知道,早就把你送回去了。说实在的,句天师当初这个收养时候的兴奋,随着年月的增长就有点后悔,毕竟带小孩并不是容易的事,还要是一个单身汉带一个小孩,那种艰辛和不易,读者们应该也能想像得到。至于句天师怎么给木生喂奶的,这种技术难题,我也不知道。

面对木生关于名字、父母的问题,句天师一开始没有打算回答,后来问得多了,就不耐烦地说木生是从木头里长出来的,跟树上的木瓜、葫芦是亲兄弟,所以取名--木生。现在好了,我们的主角有了自己的名字,就叫木生。

句天师准备把木生培养成这个门派的传人,这样自己身上的担子就可以卸下来了。钟师道也不至于败在自己手上。可惜木生对道术没有什么天赋,这一年他十七岁了,还是不会画符。前面我们说过了,符咒是修习道术者的基本功,虽然它是种类繁多,要全部修习有很大难度,但是如果说十几年记住十种符咒,应该是问题不大的,正常智商人群都是可以做到了。偏偏,木生不在这正常的范围内。句天师因此非常地生气,觉得后悔的感觉时不时地袭来,当初,为什么要收养这样一个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