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末乱孔”,张羊村张洋用自己的儿子救回孔子四十三代嫡孙孔仁玉性命,含辛茹苦育十九年,培养成状元,报了大仇,使得断了宗的孔氏得以延续。孔家为感谢张家,上报朝廷奏请张家为孔家世代恩亲,并做了一根龙头拐杖授给“张姥姥”,让她用这拐杖专门管教孔府衍圣公的一品夫人。这一习俗从五代十国一直延续到民国。
民国初年,孔家正在举办喜宴。孔府门口热闹非凡。来参加的贵客都是身着绫罗绸缎,看上去不是官宦世家,就是书香门第。他们都带着贵重的礼物上门道贺。
有一个老太太,看着就是农家老太婆。她五十来岁,粗布裤褂,紧扎着肥大的裤腿角,一双小脚,挎着个竹篮子。她打扮的土里土气的,带着十多个农民打扮的人,就要往孔府闯。
孔府门口一个家丁,并不认识张姥姥,以为是捣乱的伸手就给拦住了,呵斥道:“哎哎哎,你这老太婆干嘛呢?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就往里面闯。”
“我当然知道是孔府。你个小子,敢拦我”这位老太太两眼一瞪,就要发火。旁边的一位正在张罗客人呢,眼看是张姥姥,赶忙赔礼呢:“姥姥,您有请,有请!他是新来的,不懂规矩,您老海涵。”
“哼,再狗眼看人低,小心我用这拐杖打你。”张姥姥挥了挥手里的拐杖。
“姥姥,今天可是喜宴,您老担待着点”家丁赶忙止住,连忙冲里面说道:“张羊村张姥姥到!”
张姥姥挺直了腰杆,带着乡亲们大摇大摆的走进孔府。
当时的衍圣公夫人是陶氏,听说张姥姥来了,赶紧停住手里的招待,迎了上来:“张姥姥,您来了,您请上座。”张姥姥看了陶氏恭敬的样子,点点头,做了下来。
当时的客人有很多达官显贵,很多人纳闷,其中一个悄悄问道:“这姥姥是谁?你们孔家怎么对她这么客气。”
“这是张姥姥。张家曾对孔家有恩,孔氏家规,见到张姥姥一定要恩遇。”旁边知道情况的人,赶紧把孔末乱孔的事情复述一遍。
“没想到,过去一千多年了,孔家还是按照祖训行事,吃水不忘挖井人!”来宾感叹道。
就在这时,传来一阵叫嚷声。原来是有个丫鬟没有听到张姥姥的吩咐,竟惹得张姥姥竟生起气来。张姥姥站在大堂里高声怒骂起来,陶氏连忙赔罪。见到张姥姥气消之后,召集当差的说道:“你们一定要照顾好张姥姥,她要什么给什么,别得罪她。”众家丁连忙称是。
那个时候,食物短缺。张姥姥过来,每次都只要两样:馍馍和酒。后来家丁掌握了这个特点,每次都要把她安排在前上房西间吃饭,那间既是正房又离西厢房近,西厢房是放馍馍和酒的仓库。
后来,张姥姥常带人过来,有的时候是她家,有的时候几乎是整个张羊村的村民。每次,孔家都毕恭毕敬的接待,少的时候是两桌三桌,多的时候有八桌十桌。毕竟没有张家,就没有孔家的延续,也就没有后来荣耀的天下第一家孔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