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见中国音乐艺术(古代篇)
- 赵文怡
- 637字
- 2021-06-30 18:30:09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
“周公曰:‘尊尊亲亲。’”
孔子时常梦见周公,到了晚年有很长时间没有梦到周公,便难过地说:“甚矣吾哀也!久矣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尊礼尚乐,而周公便是制礼作乐的那个人。
周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周公制礼作乐,建构了一个人与人、人与神和谐共处的有机体。“尊尊”对应的是“礼”,是道德规范,是社会秩序,有了“礼”才能有上下之别,才能真正做到“尊尊”;“亲亲”对应的是“乐”,是和谐精神,是以德治国,有了“乐”才能从“独乐乐”到“众乐乐”,才能真正做到“亲亲”。在周公倾力打造的这一自给自足的社会机制下,音乐进入“礼乐期”。“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与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然而随着西周末年周王朝的式微,原来的礼乐制度也不断地受到冲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风起云涌,社会逐渐从奴隶制转向封建制。在这一时期,随着封建社会新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的确立,文化思想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这一切也带动了音乐艺术的多方面发展。在音乐理论方面,诸子百家各抒己见,对原先的“礼”与“乐”的关系做了更深入的诠释与解读,并围绕音乐的本与末、有与无以及其社会功能等方面做了富有哲理的阐释。与此同时,随着器乐制造技术的提升,新兴乐器的不断涌现,音乐的审美与娱人功能得到进一步的肯定与提升,涌现出一批卓越的音乐表演艺术家,确立了以“三分损益法”求得十二律的乐律理论……音乐艺术迎来了古代音乐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