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庄

三百年前,一个仲秋的雨后,天津城如水洗过一般,水白风清,纤尘皆无,再给秋色装点,姿态万千。这日,江苏武进的名士朱岷,乘船北游,过路津门。朱岷本是个见多识广、书画兼长的饱学之士,恃才自负,更由于足迹遍天下,一般风物看不上眼。但此刻不免为天津的景色所打动,情不自禁地脱口吟诗一首:

潞卫交流入海平,丁沽风物久闻名;

京南花月无双地,蓟北繁华第一城。

柳外楼台明雨后,水边鱼蟹逐潮轻;

分明小幅吴江画,我欲移家过此生。

他吩咐船家,先把船儿划到城外南运河旁的水西庄去。

他为何要去水西庄?原来这水西庄是闻名南北的津门胜地。庄主查为仁是经销芦盐而成巨商的查日乾之子。他本人酷爱金石书画、碑帖图籍,收藏甚多,又尚风雅,便修建了这幢园林式的别墅,取名“水西庄”。据说这水西庄占地数十亩,堆土为山,引水为池,其间亭台楼榭,高低错落;更兼花木掩映,河塘反照,山石遮翳,极尽曲折萦回之妙。特别是园中栽植了一种菜,名叫“紫芥”。每逢春夏之秋,紫芥开花放香,遍地姹紫嫣红,清香随风飘溢,情景甚异。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此地,见此景致,心中大喜,御题水西庄为“芥园”。从此,水西庄便别号“芥园”,声名益发远扬。许多南来北往、过路津门的文人墨客,都渴慕到庄上一游。庄主查为仁素来殷勤好客,喜好结识天下名流学士,如朱彝尊、姜宸英、杭世骏、厉鹗、王沅等大名鼎鼎的诗人学者,都曾客寓庄上。这情况朱岷早有耳闻,此次来津便急不可待地特意访游水西庄。

在庄上,查为仁盛情款待了他,并陪伴他游览了园中胜景——枕溪廊、绣野簃、揽翠轩、藕香榭……尤其是登高出围墙的数帆台,可望庄外白水连天、港汊交错、沙鸥起落、帆影有无;远远近近的长堤上的垂柳,依依袅袅地飘着枝条,使朱岷心驰神往,魂迷魄销。当下查为仁邀请朱岷在水西庄留宿些天,这正合朱岷的心思;朱岷欣然应承,便在庄上住下来,日日与庄主及津门名士萃集一处,论文作画,十分惬意。

过些天,降起雨来,一连数日,朱岷每晚都在灯下读书,直至夜深。残雨犹零,与檐铎花铃,互为应答;窗外的梧桐叶上,芭蕉林里,滴沥之声,永夜不绝,使水西庄别具一番诗意。而秋凉雨湿,阵阵入窗,使已然困倦的朱岷顿感精神清爽起来,手不释卷,读到天明。一天,他与查为仁谈到庄上雨夜读书的感受,不想查为仁夜夜也在读书,有此同感,于是查为仁请朱岷画一幅画,记录下庄上雨夜读书的情景。朱岷当即磨墨展纸,挥毫作画。他以唐代画师王维作《辋川图》的横幅章法,铺展了水西庄的全貌。画上树石掩翳,亭台藏露,曲径隐现,尽其匠心,并以片片化开的水墨,将这景物融在苍莽的夜幕与雨境之中,生动异常。朱岷画毕,掷了笔,看了看自己的画,不禁自许道:“古人看了《辋川图》,不必再去辋川;今人看了我这幅画,也如同游了水西庄了!”

查为仁及在场的津门名士并不以为他自傲,反受他的画所感,一时叫好不绝。查为仁称这幅画为《秋庄夜雨读书图》。查为仁的弟弟查礼还为这幅画写了一篇古朴无华、颇具才气的短文,名曰《题秋庄夜雨读书图·卷子》为记。

后来,查家渐渐没落,水西庄遂日见破败。据说八十年前,在水西庄尚可见到当年庄园的残迹,不过一些断垣残基而已。如今早已荡然无存。这个津门文坛和风物的佳话却一直被人们口传下来。查礼那篇《题秋庄夜雨读书图·卷子》一文,收编在《津门古文所见录》中,尚能读到。朱岷那幅画却不知失落于何人之手。当时,照相术尚未发明,也没照片流传下来,水西庄便无从一见。二百多年来,始终为此地的怀古者抱憾不已。

所幸的是,1963年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征集地方书画作品时,意外收集到朱岷这幅图画。只要一看这幅画,当年的水西庄便宛如在眼前,果然名不虚传。此画当下已成这座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珍品。这使得没有福气游览水西庄胜地的今人,可以在画中神游一番,也不失为一种补偿吧!

19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