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开股权合伙这些坑:股权设计方法与案例
- 苏雯静
- 1074字
- 2025-02-15 13:32:10
导读
无论是创业期的合伙,发展期的外部资源整合,还是内部核心人才的激励,只要我们用到股权,就不单单是基于股权这一个单点的设计运用,而一定要基于企业的项目、合伙人的类型、未来的发展方向、当下面临的困难等多个维度去思考,最好形成以股权为主线全盘考虑的合伙人应用机制。
企业在股权方面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不懂也从来不用,公司做了多年依然是100%的股权,公司还是停滞不前;二是觉得懂股权,但在实际运用中,仅仅认为股权就是比例的问题,分来分去,不是分错了,就是分了也没起到作用。
企业老板要学会运用股权思维,真正让股权起到留人、用人、激励人才、引入资金、发挥资源、扩大市场的作用。
曾遇到这样一个客户,企业规模还不错,年收入也相对稳定,老板就想给老员工一些股权。老板去参加了一些股权课程的学习,回来就制定了协议,拿出了近30%的股权。可实施一年多后,员工出资还没到位,人却走光了。原来他只是“分了股权”,但平时的工作仍然和原来一样。
一个开培训学校的年轻小伙,原来干得还可以,后来想发展项目,引入了几个人,却不承想非但自己的股权从100%变成了10%,业务上仍旧什么都得自己干,成了给其他合伙人打工。
还有食品行业的张老板,因为需要融资,反复对接了很多个人的投资方或资源方,每对接一个,他就会苦恼该怎么针对性地给对方股权。但是每个合伙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重要的是企业发展需要的是什么。
像这些类似的问题,我在给中小企业做咨询的过程中遇到太多了,真的为这些企业痛心。
做了这么多年股权咨询服务,我觉得股权咨询有时候更像是心理咨询。因为在与合伙人、员工等各个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时候,既要谈股权是什么,还要去摸清每个人心里想什么;既要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规则,又要结合各自的需求去平衡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不能单一地从股权及比例的角度去思考。
为了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正确认知到股权的价值并学会合理使用,我将多年咨询服务中遇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关创始合伙人、外部合伙人、内部合伙人等方面的实际案例做了归纳和梳理,并总结了实际的问题和处理的方式方法,希望给读者一个全新的股权合伙的参照,既可以帮读者避免同样的问题,还可以拿来对应使用。
本书一共九个章节,围绕着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创始合伙人、外部合伙人、内部合伙人等方面,从股权的基础知识、对股权的正确认知、合伙人的分类,到创始合伙人股权设计、内部合伙人股权激励,到外部合伙人股权设计,以及精品案例的解读,分别通过一些案例的形式,使读者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中,找到与自己企业发展阶段相对应的情景,希望大家能得到启发,获得新的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