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维度的智慧
人类是三维生命体,可以在立体空间里活动,甚至能感知到第四维——时间。
每个维度的生命,只能在自己的维度里形成认知,低维的生命很难理解高维的生命。
人类的认知也跳不出四维。由点、线、面构成的三维空间,我们可看可摸;以分子态存在的气与味,我们可尝可闻;光和声音的折射波,我们可用视觉和听觉来感知;时间这个维度,我们能靠观察日月星辰和季节的变化来感知。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形成一个信息接收与反馈系统,它们让我们与世界建立起联系,但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并不是绝对的“真”,只是我们根据生存所需而截取的部分有用的信息。
看它看不见,所以名叫“夷”;听它听不到,所以名叫“希”;碰它碰不到,所以名叫“微”。其色、声、形这三种状态无从究诘,但它们是混为一体的。
它上面不光亮,它下面不阴暗,绵绵不绝而不可名状,一切运动都会回到没有形体的状态。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叫它“恍惚”吧。迎着它,看不见头;随着它,又找不见尾。
掌握了早已存在的“道”,就能驾驭今天的一切事物;什么时候人类能够了解宇宙的起源,才算真正掌握“道”的规律啊!
佛经里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所见所感的一切,其实都是梦幻泡影。比如,可见光只在自然光谱中占很少的一部分,红外线、紫外线、X光射线,我们都看不到;而色更是一种“幻觉”,它只是可见光在不同材质上的折射罢了。
不论是佛家的“空”,还是老子的“无”,都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没有”。宇宙中很多东西都超越了人类的感知,比如暗物质。
佛家讲“空生妙有”,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意思差不多:万事、万物、万有,都产生于我们所认为的那个不存在的存在。有些不存在的存在,超越了形式,哲学家称之为“形而上”。
“道”就是一门形而上的学问,老子是一位负责的老师,为让我们这些低维生命能理解,他用我们这些三维物种所能理解的方式,在《道德经》第14章描述了道的模样:
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叫它“恍惚”吧。
可以想象一下老子讲课的样子。他静坐在一棵大槐树下,沉默良久,慢慢睁开双眼,对旁边的学生说:
“我曾告诉过你们‘道可道,非常道’,用我们的语言很难说得清‘道’究竟是什么样子。但如果你非要问,那我就说个大概吧。
“道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人类却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物体,但在恍惚之间,我们却常能感觉到它!”
道是世界上久已存在的终极规律,它是超越经验的。人们可感知的一切规律,只是这个终极规律的衍生品,人类所了解的一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规律,都因这个终极规律而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也许,老子曾进入更高的维度,他切切实实地感知过玄妙无比的道,只是回到三维世界,用常人的语言说出来,便使人不知所云。
《道德经》第15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敝而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