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河东倾颓随关右
- 敕勒歌:从烽火六镇到盛世长安
- 远笛清
- 4131字
- 2023-08-21 17:33:13
公元537年,十月,沙苑。
高手过招,胜负只在转瞬之间。沙苑之战的铺垫虽多,但真正的战斗过程却非常短暂,下午五点多开始,天黑的时候基本就结束了。
由于轻敌冒进和指挥不当,东魏大军兵败如山倒,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二十万人被几千人撵得四处乱跑,跑不掉的干脆直接举手投降。
当然,渭曲中的鏖战让西魏这边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泉企的儿子车骑大将军泉元礼在战斗中身中流矢壮烈牺牲,宇文泰的表弟都督王劢(mài)也在坚守左翼阵地的过程中英勇战死,部队伤亡将近三千人。但这些代价换来的战果是极其辉煌的,这一战西魏共斩首六千余级,俘虏七万多人,收检铠甲兵器十八万付,缴获的军粮辎重更是不计其数。
高欢这次彻底变成了宇文泰的运输大队长。
斛律金经验丰富,他担心走原路回去有危险,所以特意绕了一段路,护送高欢连夜从一个小渡口坐船过黄河,狼狈逃回晋阳。
高欢离开战场之后,剩下的东魏将领们群龙无首,都有些慌神。关键时刻,大行台侯景站出来承担起了临时指挥官的责任。
侯景在逆境之中依然保持了难得的冷静。他眼见败势已成,知道已经没法再打了,但带过来这二十万人是东魏的大部分家底儿,如果都赔在关西以后还咋玩?于是他效法当年韩陵之战时候的慕容绍宗,边撤退边收拢逃散的士兵,同时安排韩轨、潘乐、可朱浑道元等人殿后。
侯景的工作很有成效,等退到蒲津渡口的时候,已经收拢了将近一半的散卒。眼看回家的路就在眼前,结果却发现先跑过来的东魏士兵都堆在河边打转转,没人过河
原来此时浮桥的西侧入口已经被西魏士兵封住,东魏的人马过不去。
这队士兵是华州刺史王罴的人。
开战前一天,宇文深奉命到华州跟王罴联系,让他截断东魏大军的退路。由于当时华州还处于被包围的状态,宇文深只好找个空当偷偷用箭把书信射进华州城内。
王罴本来还有点儿不太相信,毕竟人数差距摆在那里,能守住长安已经不错了,居然还想着能打赢,乐观也要有个限度的吧?
结果第二天天黑之后,他突然看到大批的东魏士兵从西往东跑,城外负责包围华州的东魏部队不知为什么也都散了。他派人抓过来几个逃兵一问,才知道胜负已分,宇文泰赢了。
王罴大喜过望,心说宇文小哥果然有两下子,看来真是天佑我大魏啊。他赶紧带着人出城打算去堵截高欢。
可惜当时已经入夜,能见度非常差,而且漫山遍野都是东魏的逃兵,王罴这点人手根本不够用。无奈之下,他只能分一小队人去封住蒲津的浮桥,想争取时间等宇文泰的主力过来。
浮桥离华州州城很远,派来封锁浮桥的西魏士兵人数也并不多,但不知为什么上万东魏士兵就这样被堵在桥西,半步也不能前进。
打不过宇文泰也就罢了,被几个小兵吓破胆成何体统?侯景大怒,立刻派大都督贺拔仁去看看具体是啥情况。
贺拔仁走到近前,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一个高大的西魏士兵身穿重甲,手持大棒站在桥头,东魏逃兵们从远处射箭没效果,打算硬冲过去又被干翻了好几个,众人此刻都已是肝胆俱裂的状态,犹豫之下,愣是没人再敢上前。
贺拔仁差点儿被气死,上万人马居然被一个小兵堵在这里不敢前进,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丢人的事情么?看来这次输得真是一点儿都不冤。他也没多说什么,抬手取下了身后的雕弓,又从腰间抽出一支羽箭。
西魏士兵好像感觉到了一丝异样,扭头望贺拔仁这边看了一眼。
电光石火之间,贺拔仁的羽箭劈空而至,直接从他的右眼穿了进去。
东魏士兵们见贺拔仁得手了,这才回过神来,一拥而上把剩下的西魏守军解决掉,重新占领了浮桥。
在侯景等人的努力下,东魏大军虽然丢盔卸甲狼狈万端,但总算有一多半人成功逃回了河东。
河东是东魏的领地,大家上岸之后长出一口气,真没想到自己还能活着回来。
然而就在众人松懈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沙苑之战虽然已经结束,但它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却才刚刚开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就是河东出问题了。
此处的河东是一个地理概念,大体上以运城盆地为主体,是一个西临黄河,北至汾水,东南方向被中条山包围的三角形区域。早在魏晋时期,这里的确都属于河东郡,但北魏末年州郡变化频繁,河东郡的辖境缩小了很多,河东地区被切分到泰州、东雍州和陕州等多个州分别进行管理。
河东地处两魏的交界处,本地豪族的政治倾向非常复杂,亲西魏和亲东魏都有。之前在东魏强大实力的压制下,表面上还能维持稳定,但宇文泰攻占弘农之后,河东地区的政治平衡彻底被打破,亲西魏的势力开始占据上风。西魏将领杨标跟河东的豪右们关系很好,前段时间偷偷潜入河东煽动造反,一举拿下了北面的邵郡、正平郡、南汾、南绛、北绛等很多地方。当时高欢一心想着去打宇文泰,没顾得上理他。
而眼下高欢兵败沙苑,更让河东诸地倒向西魏的趋势愈演愈烈。
这次发难的,是蒲坂的敬珍和敬祥兄弟俩。
敬氏在河东只能算是小姓,但内部的政治立场依旧很分裂,同族的敬显俊从高欢当晋州刺史的时候就一直追随左右,不离不弃,而敬珍哥俩则死活看不上高欢,认为高欢欺君罔上,简直罪该万死。
这次高欢倾巢出动远征关西,两人觉得可能有机会,便偷偷联络了另外几个政治立场相近的同郡豪右,凑了不少乡勇,打算在东魏部队的后方捣乱,结果没想到东魏败得太快,他们还没来得及动手,大批的败军就跑回来了。敬珍一看这回省事了,于是直接沿路伏击落单的小股逃兵。东魏士兵没想到在自己的地盘还有人打黑枪,慌乱之中也搞不清楚什么情况,一路上又损失了不少人马。
偷袭完东魏部队之后,敬珍等人又乘胜攻打河东的郡县官府。蒲坂是泰州的治所,城大兵多不好打,于是敬珍从外围入手,先后拿下了猗氏、南解、北解、安邑、温泉、虞乡等六个县的控制权,跟北面杨标控制的地盘基本上连成了一片。
此时差不多半个河东已经变了天,只有蒲坂还在东魏的手里,孤悬在蒲津渡口的东岸。
负责守卫蒲坂的是东魏的泰州刺史薛崇礼。
薛崇礼就是三年前高欢为了追元修第一次到关西的时候,主动献出龙门渡口投降的那位龙门都督。
薛崇礼也知道河东出大问题了,但他刚从西魏叛变到东魏没多久,实在没脸再投奔回去,只能硬着头皮死守。他忐忑不安地等了几天,却并没有看到西魏部队过来,打探之后才知道,宇文泰已经收兵回渭南了。
原来西魏部队并没有立刻过黄河追击,而是选择了收兵休整。
沙苑胜利之后,宇文泰带领部队沿路追杀,一直追到黄河岸边。李穆杀得兴起,建议宇文泰赶紧过河继续追,一定要活捉高欢。
宇文泰考虑了一下,没同意。他当时并不知道河东的情况,只知道自己这次能赢已经很侥幸了,实在不敢再奢求更多。东魏领土的纵深太大,自己这点儿人真追过去的话,万一路上中个埋伏啥的就前功尽弃了。
于是宇文泰下令停止追击,打扫完战场之后,全军返回渭南。
这时西魏各个州郡也得到了沙苑大捷的消息,都不再磨蹭了,纷纷派兵过来跟宇文泰会合。
众将气得牙根痒痒,心说仗都打完了你们再过来还有啥用。
好在宇文泰比较大气,打了胜仗毕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而且现在困难时期还没有完全过去,需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只要肯承认错误就还是好同志。他并没有深入追究别的事情,只是让参与战斗的将士们每人在战场种一株柳树,用以纪念他们的战功。
七千多株柳树从此出现在沙苑之中,蔚然成林。三百多年之后,唐代诗人胡曾行经此地,看着已经凋零破败的柳树,触景生情,写下了咏史诗《沙苑》:冯翊南边宿雾开,行人一步一徘徊。谁知此地凋残柳,尽是高欢败后栽。
对于抓到的七万多俘虏,宇文泰下令拣选出两万素质好又愿意留下来的,其余人等直接放走。
诸位都是大魏的子民,皇上和大丞相实在不忍心追究你们的罪责。算了,回去好好过日子吧,别再做逆贼高欢的帮凶了。
宇文泰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西魏现在的国力实在养不起更多的兵了,而且两魏士兵同根同族,杀戮过重也没有什么好处。国家层面的争斗,人心向背极其重要,这些放回去的俘虏一定会感激自己的宽恕和大度,宣扬西魏的诸多好处,达到从思想上瓦解东魏的目的。
处理完俘虏之后,宇文泰把各路人马重新整编了一下,装备上缴获的盔甲兵器,队伍看起来总算没原来那么寒碜了。
宇文泰没有回长安,他在简单休整之后,决定乘胜对东魏发起全面反攻。
跟高欢进攻关中的路线针锋相对,宇文泰反攻的路线也分成三路:北路由贺拔胜和李弼带队,经华州从蒲津渡口过黄河直取河东;中路由独孤信指挥,出潼关经弘农攻打洛阳;南路由洛州刺史李显负责,出武关攻打三荆地区。
所以薛崇礼并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现贺拔胜和李弼领兵奔他过来了。他早就听说过这两位神仙的大名,知道自己惹不起,因此根本没敢去渡口拦截,而是直接龟缩在蒲坂城内负隅顽抗。
贺拔胜和李弼的大军顺利度过黄河,包围了蒲坂。
薛崇礼打算顽抗到底,但城内的其他人可不这么想,他的族弟泰州别驾薛善偷偷过来劝他尽早认清形势开门投降,别再为高欢卖命了。
薛善代表了蒲坂城内很多人的立场。对于世家大族来说,皇帝换成谁都不要紧,根据形势灵活站队,保持家族长盛不衰才是最重要的。
但薛崇礼始终下不了决心。别人投降算是弃暗投明,但他可是刚从西魏叛变到东魏的,如果再叛变回去那成啥了?再说了,上次他的叛变直接导致龙门渡口失守,如果追究起来肯定是要被咔嚓掉的。
就在薛崇礼犹豫不决的时候,他手下的将领忍不住了。薛善的表弟薛馥也在蒲坂城中做事,薛馥有个妹夫叫高子信,是蒲坂的防城都督。高子信打算开城投降,但担心自己的人手不够,他知道薛善家的门客多,于是让薛馥偷偷去找薛善帮忙。薛善也觉得事态紧急,不能再等薛崇礼下决心了,于是他组织了几十个人,跟薛馥、高子信一起开城门引西魏的部队进城。等薛崇礼发现的时候,蒲坂已经基本被西魏占领,他本想逃跑,但最终被贺拔胜带人抓了回来。
贺拔胜和李弼拿下蒲坂之后,敬珍等人携六县十几万户前来报道,周边的其他豪强也纷纷主动归附。加强杨标先前占领的地盘,现在整个河东差不多已经全部倒向西魏。
宇文泰得知如此轻松就拿下了河东,不禁喜出望外。他深知河东在战略位置上的重要性,于是亲自赶赴蒲坂安抚当地的豪强百姓,全力巩固住这个极其重要的战果。
可以说,西魏全取河东,是东西魏对峙过程中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河东是从山西方向进攻关中的必经之路,相对于潼关的险隘和武关的偏远,这里是更适合用兵的地方。而河东一旦易主,就从东魏的前线基地直接变成了西魏的桥头堡,双方攻防形势完全逆转,东魏不仅失去了直接过黄河突袭关中的能力,还必须时刻防备西魏从河东方向进攻山西。
河东从此成为高欢的一块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