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罗海龙的家史和身世是怎样的呢?那罗海龙的祖宗三代是怎样生活过来的呢?
这呀又得让我从头来慢慢地讲述了,因为,这罗家呀就是我的本家,罗海龙的祖宗三代呀就是我的祖宗五代,我本家祖宗五代的生活故事呀,那也一样是让人嘘唏感叹、肝肠寸断、荡气回肠……
所以,咱暂且先放下罗海龙与曾淑萍的恋情不提,从这里开始,就让我先来讲讲我本家罗家的故事吧。
这又还得让我从罗海龙的祖父这一代讲起,因此,同样的,这也要让时光倒流,这也要再次让时间上溯回到那很久很久以前……
罗海龙的祖父叫罗金水,那罗金水只有两兄弟,罗金水为兄,他的弟弟叫罗金泉。
罗家世代居住在罗家寨,罗家寨是在龙江的东岸,在龙江与东坑河交界处的下游约一百多米处,是在潘家村的斜对面,与潘家村是隔江对望。
时年,位于榕江上游的龙头镇地区丛山叠嶂、山林茂盛、竹木参天,当地特别盛产杉木、松木和竹子,从地理位置来讲,龙头镇地区是位于莲花山脉的东麓、是位于潮客两个民系的交界处,可谓是潮汕平原的可靠后山,因而,龙头镇地区便是潮汕平原部分地区建房起屋的竹木供应地。
那罗金水与罗金泉兄弟俩,算是继承了祖祖辈辈的上辈人的谋生手段,除了农忙在家耕种外,他们一年四季乃以放排谋生,他们在家乡收购了杉木、松木以及其他木材和竹子之后,便把它结成木排或者是竹排,然后撑驾其顺着河水漂流,先出龙江、再走榕江,便把木排或者是竹排顺流放排漂至揭阳的榕城,之后,再把木材和竹子卖给当地的商贩,以供潮汕人用于建房盖屋之用。
往下游走时,罗金水与罗金泉兄弟俩还会顺手带些木炭、茶叶、笋干、客家娘酒等等本地的土特产,一并把它卖给当地的商贩;而在上行走路返回家乡时,兄弟俩也会买些潮汕的紧俏特产回来贩卖,比如食盐、布匹、海产咸鱼、贝类的薄壳、祭祀的香烛用品,等等等等。
所以,那罗家的家底和家境在当地来说那也算是殷实的富足之家,时年,经过兄弟俩和其父辈的努力,家中已有十多亩的耕地和建有并住着两座三房两厢两舍一门楼的“上下三”格式的大房子了。
在罗金水22岁那年,那年是1907年,罗金水便娶了龙头镇陈屋村的陈小青为妻,结婚一年后,陈小青怀孕足月生产,可是,不幸的是陈小青在生产时,因为当时的医疗卫生水平和条件问题,那陈小青因难产引起了大出血,接生婆回天无术,最终便致使胎儿死于腹中,便使母婴俩双双损命死亡。
三年后,由于罗金水在放排和土特产买卖生意场上的诚实守信以及忠厚能干,他便深得了一个揭阳榕城林姓商贩的青睐和赏识,于是,这个榕城商贩便把自己的一个叫做林木兰的亲生女儿嫁给了罗金水。
这个林姓榕城商贩的家族,祖居揭阳榕城郊区,家里亦商亦农亦渔,其家境也是颇为富有。
这生于商贩之家的林木兰甚是聪明伶俐,她既会说潮汕话也会讲客家话,既识字会算,又能说会写,可谓是超凡脱俗、既秀外而又慧中,她颇有大家闺秀之气,她时常在家里的店面帮忙父亲打理生意。
在嫁给罗金水那年,那年是1910年,林木兰刚好是20岁。当时,女人的地位甚为低微,婚嫁问题都是遵从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还有就是所谓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所以,在结婚后,那林木兰就随夫来到了罗家寨定居生活了。
也是在这一年,罗金水的弟弟罗金泉也娶妻结婚了。
所谓树大分丫、儿大分家,在兄弟俩都双双结婚后,按照当地的民俗,在其父母和母舅的主持下,其两兄弟便分了家了,在分家后,罗金水名下有七、八亩的耕地和一座三房两厢两舍一门楼的“上下三”格式的大房子。
虽然兄弟俩是分家了,但家分灶分骨肉之情却是难分,罗金水和罗金泉便照样还合股合力经营着放排的谋生生意,家人以及妯娌也仍然还是互帮互助合力耕作,这客家人啊坚信:父子同心,兄弟同心,夫妻同心,则其利断金。
其时,罗家人的生活是无忧和无虑的,也是富足和殷实的。
在第二年,那年是1911年,林木兰便生下了大儿子罗家福,生产时母子顺利平安健康,那家人及族人便都是万分的欢喜。
在罗家福满月的那天,罗金水在村里大办宴席,他置办了数十围台的酒席,派了几大桶的红鸡蛋,宴请了所有的亲戚朋友、族人以及有关的生意伙伴,那场面在当时来说可谓是声势浩大、声誉嘘憾。
当时的罗家寨仅有十几户人家,村民还不足百人,那参宴的大多都是来自四方外姓的亲朋好友和生意伙伴,一个小山村能举办这样的一场宴席,那是何其的排场,那是何其的荣耀啊,这足以彰显罗金水及其家人的人缘和人脉的广阔了,也足以彰显其生意的成就和家境的殷实了。
两年后,林木兰又生下了一个儿子,但是,还未满月,也还未来得及给儿子取名,这个新生儿便因病夭折了。那林木兰及其家人都十分的悲伤难过。
又一年后,林木兰再次怀孕,没想到的是,在她怀孕六个多月的时候,又发生了意外了,那林木兰小产了。
在连续两胎出事后,这时,那林木兰的心便慌了,其家人也都心慌了,罗家人的心头顿时便乌云笼罩了。
于是乎,长辈女人们便去各处的寺庙求神拜佛、燃香作福,在经过了巫师的指点,在经过了家人的商议,为了转运,为了冲喜,所以,在这一年,这年是1914年,那罗金水和林木兰便从十二、三里外的龙江下游河边的李家沙村捡来了李雪梅作为罗家福的童养媳来养,捡来时,那李雪梅才刚刚出生3天,以此时间来计算这对童养媳的年龄,那罗家福是大李雪梅3岁。
罗家在捡了童养媳李雪梅后,大有罗家福,小有李雪梅,因而,这家里便时常充满了小孩的啼闹声,也又带来了家人的欢笑声了,因此,便使家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大有了好转,日子便又开始过得了红红火火起来了。
三年后,这一年是1917年,那林木兰又有喜了,夫妻俩那是万分的高兴,家人对有身孕的林木兰便更是百般呵护、精心照顾,在十个月后,那林木兰便平安顺利产下了二儿子罗家禄,此时,罗家人开怀喜笑,心头的乌云便渐渐地散去无影无踪了。
在罗家禄出生后,罗金水家此时便已有五口人了,分别是32岁的罗金水、27岁的林木兰、6岁的罗家福、3岁的李雪梅以及刚出生的罗家禄。
此后,随着岁月的推移,那罗金水便继续与弟弟罗金泉做着放排的生意,林木兰则在家耕种和带三个小孩,同时,那罗家福也被送到了邻村唐湖村的私塾去接受启蒙教育,时年,罗家一家人的生活也可谓是自由自在、乐也融融。
所谓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在眨眼间,那时间便又过了8年,这一年是1925年,那林木兰又惊喜的怀孕了,到当年的年底,林木兰便又顺利地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被取名为罗家寿,在这一年,罗金水40岁,而林木兰是35岁。
当时国家的人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这人均寿命在山区呀则还会更低一些,另外再结合当时山区人们的生活生理水平,因此,那罗金水与林木兰可谓是中老年又得子了,而且大儿子罗家福与这小儿子罗家寿的年龄差距竟有14岁之多,同时,那罗家家里便已经有了福、禄、寿三个儿子了。
时年的人们呀都崇尚多子多福,子多则福大,所以,那罗金水与林木兰以及家人那都是无比的高兴,一家人的浑身上下那都洋溢着喜庆开心的心情,一家人那都是不尽地在谢天谢地谢祖宗的保佑。
随着岁月的推移,罗家也在继承着河边人家的生活传统,即在每个孩子长到3岁大以后,在夏秋之季,那罗金水在闲暇的时间里,则都会带着孩子们到龙江河里去学游水,伴随着村里的其他孩子或者是大人,赤裸裸的孩子们或游或潜或跳水或打水,孩子们便时常的在水中嬉戏,长此以往,那罗家的福、禄、寿三个儿子以及李雪梅就都学到和练就了一身的好水性和精湛的游水技术了,那罗家子女也就不愧是成长在江河边的水边人家了。
此后,那林木兰除了耕田种地外,更是在尽自己所能、在家相夫教子。
按风俗习惯,在白天,那福、禄、寿三个儿子在适龄时便都先后被罗金水和林木兰送进了邻村唐湖村的私塾去接受教育,而在晚上,那知书识礼的林木兰也会在家里辅导三个儿子,同时也教育李雪梅,以致,在灯前月下,那罗家里便总有朗朗的读书声、便总有慈母的说文解字声,也总有童谣《月光光》的吟唱声。
所以,那罗家的后代,虽然没有考取什么秀才举人之类的,但是,那个个却也都是识字会算、既聪明而又伶俐。
在1910年代和1920年代,那罗金水的生意也做得颇为顺利,因为在家乡既有自己的打理又有林木兰的帮忙,而在榕城那边又有岳父及其家人的照应,生意的两头可谓是有里应外合,另外,那林木兰在帮忙罗金水的同时也还在家里耕田种地和带小孩,她的一切那也是十分的顺利,家里的四个小孩也在健康地一天天的成长,所以,那罗家在当地来说,也算是一个十分幸福美满的殷实富足和快乐之家了。
但是,当时间踏入了1930年代后,那罗家却发生了一场灾难性的变故了,罗家的这种美好的生活便被那灾难性的变故给打破了,那罗家也就跌入到了灾难性的深渊了,那罗家的命运便彻底地被改变了。
是什么灾难性的变故呢?是什么事情改变了罗家的命运呢?这事呀又还得从罗家寨的开基建村时谈起,这事便又还得从罗家寨的历史来谈起。
据当地的罗家族谱记载,那罗家寨的先祖原来是生活在东坑河上游的罗家坪,而罗家坪的先祖则是在数百年前从江西赣南迁徙而来。
罗家寨相距罗家坪约有十几里的距离,那居住于罗家坪的罗家寨的先祖也是一个善于经营生意的生意人,也是以放排经营木材和竹排为生的,无奈时年的东坑河水流太小,而且时有断流现象,这就时常给放排生意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约在距离当时一百几十年前的一天,有罗家坪的罗家两兄弟在放排时,因那木排搁浅在了东坑河口,兄弟俩便上岸休息,继而闲逛,此时,他们来到了那东坑河与龙江交汇处下游的一座叫蟹岗的山岗上。
兄弟俩登上蟹岗山顶张望,顿时便不禁令略通风水的罗家两兄弟叹为观止、心潮澎湃了:此蟹岗确如螃蟹状蛰伏于滔滔的龙江边,螃蟹面向龙江,前面乃是一处一百几十米宽的江边台地,视线向西越过龙江极目望向十里、八里农田外的远处,苍翠的白茫嶂连绵如画屏,嶂顶群峰突兀;向东望去,目光穿过数百米的良田后又是一片翠绿的山岭,这山岭是猴子岭的几座三、两百米高的小山,名叫富地山,一条小小的山涧从富地山内蜿蜒流出,然后从蟹岗南面的山坡下潺潺地流进龙江,那数百米的一片良田被叫做富地洋;在蟹岗的北面则是一片坡地,坡地下是河边的湿地沼泽;而在蟹岗的南面坡下又是一片良田。
眼望所及,山清水秀,满眼翠绿,再看看周边的村庄,在富地山下有一个村庄叫程屋楼,在富地洋中间又有一个村庄叫唐湖村,而在蟹岗下游约二、三百米处的江边也有一个村庄叫做溪唇村,三个村庄此时正炊烟袅袅……
时年的人都崇尚迷信和讲究风水,站在蟹岗山顶的兄弟俩见如此情景,他俩便暗暗地在叹道:这里不正是一块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宝地么?这里不正是传说中的蟹形宝地么?这里面临大江、依岗四面开阔、良田片片、水源充足、宜农宜渔又宜水运,乃是一处宜于扎根开枝散叶建基繁衍之所!
兄弟俩便在边叹边议边商量着,这时,一个关乎他们的子孙后代在这里落地生根的决定便在兄弟俩的心中形成了。
不久后,兄弟俩便把自己的决定付诸于行动了……
欲知罗家的先祖是怎样在罗家寨落地生根的?请看下章续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