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 1936字
- 2021-08-19 18:58:19
序
苏荣誉
这次学术沙龙,来自不同行业和专业的学者来此进行交流、辩论、讨论,闪光点非常多,大家的发言非常踊跃,意犹未尽的话题很不少。但是,任何会议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我们不可能一直延续下去。我的感觉是,像遗产领域的问题还需要更多的、更专业的讨论来推动。按照沙龙的惯例,需要做一个综述。
这两天,我收到的信息,得到的启发非常之多。 回去消化之后,才能对大家的观点做出全面的理解。现在,我仅凭我个人的初步印象,做一个简单地归纳。
首先是大家对“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这个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全面的科学发展观要建设在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遗产是我们的生存与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天天会面对。多种资源相互制约的结果,新的发展往往并不能和遗产保护达成均衡,常常会表现为矛盾和冲突,而且有时还很强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这样的话题,是一个对民族、人类比较负责任的举措。由于我们的遗产太多太丰厚,保护的压力十分巨大,使得这个话题也很沉重。大家从各自的角度来认识、各自知识积累和实践讨论这个面对历史、面对未来的话题,我认为也是我们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份贡献。 为此,我要特别感谢中国科协提供了这么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大家畅所欲言,衷心感谢云南省科协为这个会议做了非常好的后勤准备工作,让大家妙语连珠。 大家各自的背景不一样,所以提出的问题不同,看法自然不会一致,这正是沙龙所追求的。
这个会议的收获在以下几个方面:
遗产是什么? 我们要不要保护遗产? 遗产的价值在什么方面? 遗产的价值通过什么方式体现?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需要强调遗产的文化属性。这个属性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根,这个根需要善待和守护,并使得中华民族这棵大树枝繁叶茂,不断地成长、日益强大。所以,像胡教授提出的中华民族文化素质提高计划、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修复计划,都是很具有创意的见解。当然,无论是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保护都需要巨大的投入,政府责无旁贷,学者义不容辞,公众应当积极参与,大家也做了强调,但是多元化的利用也是体现遗产价值的重要方面。现在我们做得比较成功的是把旅游业跟遗产结合得比较好的方面,也揭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些学者提出应当在遗产利用层面尝试着进行市场化的运作,应是可贵的见解。而在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很多的学者认为鉴于遗产的多重属性,文化属性、科学属性、经济属性、创造性的属性,需要制定合适的运作规则,需要关注到各个方面的利益群体的诉求。这一点我觉得跟和谐社会的建设非常地扣题,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一条重要的途径。
我觉得特别可贵的一点,是学者们都认识到我们自身的责任,我们应该做什么。媒体界也很积极地投入了讨论,媒体对学者提出了要求、对政府也提出了希望、对他们自身也提出了要求。学者们都认为应该做更多的深入的个案研究,然后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探索我们自己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的路径、准则和规则。在保护的方式方面,做环境、农业遗产、生态保护的学者,也从物种、保护的方式方法和成功的经验、运作规则方面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很重要的借鉴,大大地扩展了遗产保护的思路。同时,有学者还提出历史文化实践中寻找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例如,宗教信仰的影响,乡规民约的力量,社区的力量来探索多元化保护的路径。
会上大家也指出,遗产牵涉的面非常之广,成本也非常之高,保护不应该是“原教旨主义式的”,而应是多元化的方式。比如说第一性应该做非常好的记录。尽量总结保护和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汲取教训,只有这样在学术层面上的提高,才能为公共决策、为经营开发、为市场化的运作提供理论上的核技术上的支撑。
我们也注意到,遗产保护是一个非常昂贵的事业,政府也需要加大投入,不仅仅是保护的投入,也需要加大研究的投入,当然,还需要探索多种渠道来筹措资金进行保护和深度开发,建立和发展中国自己的遗产经济学。
此外,学者们也感觉到,我们有责任来揭示遗产的多重价值,然后把研究的成果透过媒体来影响公众。 我觉得灌输教育这个词不够平等,应该是提供支持,让公众有选择地进行交流和互动,真正使公众从遗产中达到文化认同,这样才是遗产长期可持续保护的基本路径。
在会上会下大家也提出了遗产的教育问题, 也是极需要加强的领域,准备在明年召开关于遗产教育的沙龙,让大家来讨论,怎么样培养和造就更好的、更多的遗产学的学者,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好的长期、持久地解决遗产保护领域的问题,在于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
我觉得特别可贵的,有一批研究生态学的学者,把自然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在云南这个地域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把基本建设和保护的问题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出来,可能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建一个大坝对遗产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进行这样的研究才能在建设和保护方面取得相应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