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懵懂少年 初立大志

书香门第

20世纪20年代,中国仍处在辛亥革命尚未完全成功的那段黑暗年代,腐朽陈旧的封建统治被打破,但是新的统一政权却未如期而至,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之后,全国各地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中,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进程仍在继续,尤其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更是在二三十年代逐渐扩大和深入。就在这动荡的时期,常州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诞生了一个孩子,他成材之后数十年如一日,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这个孩子就是沈克琦。

1921年10月17日,沈克琦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即现在的常州市。沈克琦的老家在江苏省江阴市,明末崇祯年间举家逃难至常州,之后就一直定居于此。按照晋陵沈氏家谱,沈克琦是九思堂的第十三代孙。他的太祖文明公是个读书人,共有五个儿子,次子保彝公是沈克琦的祖父,但他早在沈克琦出生前就去世了。祖母较为长寿,曾与沈克琦生活在一起,并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祖母一共生养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沈克琦的父亲是老大。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沈克琦的祖母算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女性,她不仅读书识字,还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有时会在家中给女弟子授课,也算是半个女先生了。祖母对佛经有一定研究,常与居士、和尚讨论佛经,耳濡目染之下,沈克琦也对佛经有一些了解。此外,祖母还会算命,沈克琦出生之后,祖母就给他算过一次,说沈克琦苦命。由于祖母比较推崇读书人,因而她以为苦命便意味着沈克琦将与读书无缘,要一辈子种田务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祖母这命没有算对;可是按沈克琦自己的理解,他虽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与教育事业结缘,但是为教育工作操劳了近70年,其“一生辛劳”其实就是对“苦命”最恰当的诠释,可他自己却始终“甘之如饴”。1937年,也即沈克琦考上高中的第二年,由于卢沟桥事件爆发,日本对中国的入侵范围扩大,开始觊觎华东华南的土地,祖母和家人便一起到广西桂林避难。之后祖母就再也没有回到常州,最后在桂林逝世,享年70余岁。

图1-1 沈克琦祖母(1941年12月1日摄于桂林,图片来源:沈克琦家人提供)

沈克琦的父亲沈煦,字育荪,生于1891年,于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江苏省优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是当时培养师资的专科学堂,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师范学院(大专水平)。父亲在优级师范学堂广泛地接受过各类课程的教育,不仅包括数学、化学、生物、矿物学等自然科学课程,还有历史以及一些我国的传统课程。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中国在理科方面的师资较少,教授自然科学课程的多是一些日本教师。撇去当时中日两国的关系不谈,这些日本教师在学识上大都十分渊博,可以说,他们为西方数理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沈克琦父亲从优级师范学堂毕业之后获得了在中学任教的资格,于是他先回常州担任礼嘉桥小学校长,之后到上海中华书局从事了一段时间的编辑工作,最后又回到常州,担任武进县县立新坊桥小学的教务主任,在原校长壮儒珍出任武进县立中学首任校长后,父亲接任校长职务,从1931—1937年担任新坊桥小学校长共六年。

新坊桥小学创建于1902年2月(清光绪二十八年),最初名为育志小学,“育志”二字诠释了它的办学宗旨——教书育人,培养志向。沈克琦和他的兄弟都曾在这所学校学习。父亲在外工作,家里事务一应大小都由沈克琦的母亲和祖母一起操持。母亲出身于士绅家庭,书读的不多,但有极好的教养。她为人心地善良、通情达理,也善女红,品性与她的名字汪纫(娟贞)名实相符。她一生相夫教子,最终以102岁高龄辞世,沈克琦的品性深受母亲的影响,和母亲感情至深。

图1-2 20世纪50年代沈克琦父亲和母亲(摄于常州,图片来源:沈克琦家人提供)

沈克琦共有六个兄弟姐妹,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几个弟妹曾被送到儿童教养院,直到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有了工资收入后才接回家中抚养。但书香门第之家笃信“再苦不能苦教育”,尽管家境贫寒,这七个孩子后来都获得了大学学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其中有五人后来又都从事教育工作,三人曾担任高校领导。大哥沈克琳毕业于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历任南京电力学校、三门峡水电学校教务长、洛阳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后更名为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务长、副校长;小弟沈克琉,毕业于上海华东师大物理系,曾任辽阳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沈克琦本人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和烟台大学校长。

在沈克琦年幼的时代,受战争动乱影响,全国的经济状况都极为贫困,沈克琦家中的日子也过得十分清贫,一大家人的生计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以及之前祖父分家时留下的一些财产支撑,好在祖母和母亲善于经营,省吃俭用倒也还过得去。在吃的方面,以粗茶淡饭为主,多素食而少荤腥。虽然家门的斜对面就是一家肉铺,但是在沈克琦的记忆中,肉食是一周只能享用一两次的奢侈品,每次也只是花两毛钱买半斤肉一家人分着吃。一次,沈克琦的大弟弟吵着要吃肉,辛苦持家的母亲没有办法,只好半开玩笑地对他说:要不把你送给对门卖肉的老板当儿子吧,那样你就能天天吃肉。弟弟闻听此言,再也不提吃肉的事了。沈克琦上学之后,早饭一般在家吃,无非就是喝碗稀粥或者米糊,再佐以腌白菜、萝卜干,若是偶尔来不及在家吃,父亲就会给沈克琦三个铜板让他在街上买块麻糕。麻糕是常州特有的小吃,类似于北方的烧饼,但是贴在炉膛内烤熟的。一早上只吃一块麻糕对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显然不够,但由于经济所限,也只能这样凑合。因为缺乏营养,小时候的沈克琦十分瘦小,身体也不好。幸而之后随着父亲工作职务的变动,家里的情况有所好转,在祖母的操持之下,家里盖了新房子,又将自家居住部分以外剩余的空房出租,于是家中又多了房租这一项收益;再之后沈克琦的父亲当上了小学校长,每月的工资涨到了50元,在当时,5元就可以包饭吃一个月,所以50元也算是个不小的数目了,全家的生活,尤其是伙食方面总算是有了改善。不过回忆起童年这段清苦的生活时,沈克琦并没有表露出什么伤感的情绪,反倒是略带玩笑地说幸好小时候比较瘦,年老时也就免受心血管疾病的困扰了。

图1-3 1964年1月,沈克琦父母结婚50周年暨小儿子结婚合影(后排左起:大妹夫、大弟、二弟、沈克琦;倒数第二排:大妹、小弟媳、小弟、大女儿、夫人;前排:大妹长子、儿子、母亲、二女儿、大妹次子、父亲、大哥次子。图片来源:沈克琦家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