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博古堂

《博古堂》,乃楚州旧货市场三大古玩名店之一。此店主要经营瓷器,兼售字画,至于其他门类的古玩,则是既不收亦不卖。

店内古玩,全部保真,承诺假一赔十。

自 1982年开店至今,已然整整三十载。

在这漫长的三十年时光里,博古堂从未发生过一次以假充真坑害顾客之事。单论信誉这一点,在整个江南省的古玩店铺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当然,博古堂也卖仿古瓷,不过卖的是仿价,断不会当作古玩售卖。

其实,像顾青青这般送上门的大主顾,沈愈的第一选择本应是介绍到李老的《翰林阁》去。

生意照顾自己人,可谓天经地义。

只是沈愈登门买古玩,李老给予的必然是成本价,甚至连成本价都不是,索性不去也罢。

“愈哥哥,这家古董店真有我二哥说的官窑瓷?”

沈愈微微颔首,“有!”

顾青青:“官窑是什么啊?”

沈愈耐心解释道:“官窑,简而言之,即是官家开办的窑厂。

“朝廷会派遣官员或者宦官担任督陶官,为皇家生产瓷器。

“烧制完成后,首先要送至皇宫,由皇帝支配。

“皇家也得吃饭,他们会用一部分作为吃饭的瓷器。

“还有一部分则作为陈设瓷器观赏把玩。

“剩下的便在逢年过节之时,赏赐给皇族或者百官。”

说着话,店铺的电动玻璃门自动缓缓打开,一瞬间,店内冷气扑面而来,让沈愈精神为之一振。

店内极为宽敞,布置得古香古韵。入眼之处,博古架上摆满了或大或小的各式瓷器,而墙上则挂满了不同朝代的立轴画。

让沈愈略感奇怪的是,店内异常的安静。

甚至安静得有些莫名其妙。

如今的博古堂,不但没有客人,就连店员都不见一个,只有一位身着绸衫、戴着花镜的老者,坐在一张红漆写字台后,一手执笔,一手熟练地拨打算盘。

看到店里有人前来,老者放下手中的钢笔,缓缓站起身来,“两位客人需要些什么?”

“老先生,我们想看看瓷器,不过,您这店还在继续营业吗?”沈愈指了指空旷的店面,用略带疑惑的口气问道。

绸衫老者先是一愣,不过马上就反应了过来,“小伙子,你是说我这店里没有伙计显得很冷清是吧?”

沈愈点了点头,“是的,这么大的铺面怎么只有您老一人?”

绸衫老者苦笑一声:“我们博古堂这不是在古玩城那边新开了个分店吗,今日开业,所有的人都过去帮忙了。因为搞活动,就连一些老客户都去那边看物件了,弄得这老店好像要打烊一般!”

说着话,绸衫老者起身自写字台后走了出来,他来到一张造型古朴的八仙桌旁,给沈愈与顾青青分别倒了一杯茶水,同时招呼沈愈与顾青青去沙发落座。

二人连忙道谢。

沈愈再次询问:“贵店可是今日开业?奇怪,却是没有听到任何动静!”

“小友去过古玩城?”绸衫老者并没有太过惊讶,如今古玩城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名气甚至比旧货市场还要大上一些。

沈愈不急不缓地解释道:“不瞒您老,我在古玩城有个小铺面,既没听到礼炮声,也没看见古玩城外有贺喜的条幅,所以有些奇怪。”

绸衫老者将茶盏推到二人面前,“诚如小友所言,小店开业确实未放礼炮,其他同行的贺幅亦未挂出。

“说到底,不过是开个分店罢了,实无必要弄出那般大的动静,以免喧宾夺主让古玩城的同行心里不爽,也没得落一个抢同行饭碗的名声。”

“既然是同行,那小友便随意逛逛吧,若有中意之物,可自行上手。我叫柳东阳,有时随时唤我。”

沈愈道:“您老请忙。”

“来者皆是客,对于照顾小店生意的客人,岂敢当一个谢字?”绸衫老者笑着朝沈愈抱了抱拳,而后转身回到写字台,继续拨打起算盘来。

沈愈没有喝茶,而是领着顾青青来到最近的博古架前。

“愈哥哥,这些瓷器很是漂亮,价格却仅几千块,难道是高仿瓷?”

沈愈顺着顾青青的视线望去,只见一个由花梨木精心打造的博古架上,摆满了仿清三代的各式青花瓷瓶。

梅瓶、葫芦瓶、天球瓶、玉壶春瓶、灯笼瓶、棒槌瓶、贯耳瓶等各种传统青花器型可谓一应俱全。

柔和的灯光下,这些瓷瓶发色浓艳,很有官窑范。

看了几眼,沈愈微微摇头,“这并非高仿。高仿,顾名思义,乃是高度相像的仿造之物。

“其胎质、釉面、绘画、大小、重量起码与被仿造的原器要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相同方能称为高仿瓷,而这些瓷器远远达不到此标准。走,咱们去那边看看。”

“过寿的那位长辈与顾家的关系是不是很亲近?”

从另外一个博古架,拿起一件真正高仿乾隆粉彩天球瓶的沈愈,转头向顾青青轻声问道。

顾青青摇摇头,“是我母亲这边的亲戚,具体关系是我姥爷的姑父,我母亲得喊一声姑爷。”

沈愈怔了怔,“你姥爷的姑父?那岂不是得百岁高龄?”

顾青青掩口一笑,“是不是听起来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沈愈点点头,不过马上又摇了摇头,“也不是吧,毕竟我祖父也是高寿。”

顾青青解释道:“这位长辈的年龄其实并不算很高,因为我姥爷的姑姑比我姥爷只大九岁。

“所以这位长辈的实际年龄只有八旬。

“我姥姥去世的早,姥爷因为做生意常年又在外面跑,导致我母亲小时候经常去这位长辈家里蹭饭。

“这位长辈退休前是一名大学教授,很多时候还会指导母亲的功课。

“要不是我爸妈这几天有事,平时这位长辈过生日,我们全家都会一起来的。”

沈愈点点头:“知道了,那我尽全力选一个品相最好的官窑瓷出来。”

……

时间过的很快,博古堂摆放瓷器的架子沈愈数了数不多不少正好二十个,现在他已经看了一半。

其中七个架子上全部是仿古瓷,有三个架子上摆有真正的清代官窑瓷器。

不过并没有清三代的。

多是些道光,咸丰,光绪时期的,价格更是高的离谱,一个品相比钱老那缠枝青花小碗差上许多的道光官窑,标价七十八万。

有心想直接问一下绸衫老者,有没有什么压堂镇店的好物件。

但想了想后,沈愈还是打算自己找一找,反正还剩下十个架子,最多一个小时就能看完,借这个机会验证下自己的眼力不也是个好事?

若是同时能发现一些眼睛方面的特殊能力那就更好了。

“愈哥哥,你看这个瓶子怎么样?”

顾青青指着身旁博古架上一个撇口,短颈,溜肩,鼓腹,瓶体修长,造型精美的青花瓷瓶对沈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