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关于虚拟世界

公元7000年,随着大家的紧急治理,所有的地方被治行整齐,没有一处出现问题。

所有的人类都能在一片大陆上好好的生存,并且活的很整齐。

自从时空裂缝被修补以后,地球和东星大陆的运行轨道都很平整,所有人活得齐乐洋洋。

但是回来的20个人,已经知道了,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办,那就是在新的世界上建立妖怪制造工厂。

然而,过去的妖怪制造工厂已经成为了过去,过去制造的妖怪也已经成为了过去,那个曾经制造出来的妖怪已经不复存在,所以现在面临了更新更新的问题,那就是新的妖怪制造工厂该怎么样制造?

这片大陆已经不再适合制造妖怪制造工厂了,制造出妖怪制造工厂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所以,经过多方商讨以后,公元7001年,在一个叫做逆行世界的虚拟时空,妖怪制造工厂终于在里面建立了,所有的妖怪就活在了电脑里,由于担心会出许多问题意外,电脑的妖怪制造工厂增添了许多防护锁,除了科研人员以外,没有人可以进去。

而这个逆行世界,出现了一套自己的运行规律,一切的一切都在按照新的规律运行着,没有增添任何的脱轨,所有的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

逆行世界,M大厦。

“比萝卜萝卜,我的名字叫做小黄人!”一个黄色的半圆状人物出现在了逆行世界的屏幕上,而在一个电影院的屏幕上,也在播放着他的行踪。

无论是哪个时代的人都在看着这个小黄人的行动,由不得捧腹大笑。

这些妖怪已经成为了新的取笑点,大家因为这些妖怪而感到高兴。

而史迪森已经老的不成样子,现在的史迪森,只能插着呼吸机在电脑旁工作。

“博士,喝一口水吧,不要再担心逆行世界了,逆行世界,他有自己的运送规则,根本就无需要担心,博士要先注意身体才是。”刘细君往史迪森的桌子上倒了一杯水,担心着看着他。

“你不用管我啦,我知道我的时日不多了,能带给大家逆行世界,能将逆行世界进一步发展,是我所能做到的最后一步事情,你就让我做吧,我不做好,我也不罢休啊,我不想我去世的时候拥有遗憾。”史迪森摇摇头说道,喝了一口水。

“博士怎么能这么说自己呢?博士要活几亿年呢,博士,你才活了几万年而已,不要担心这样的问题呀。”刘细君非常不高兴的撇了撇嘴。

“好好,我不担心啦,但是我毕竟年龄大了,你看我现在的身体状况,真不知道哪天会出意外呀。”史蒂森摇了摇头,叹息着说道。

“呸呸,如果博士再这样说,我就把电脑捣毁,这个逆行世界,谁也别想要了!”刘细君很生气的说道。

“不用不用,我的身体很好很好。”史迪森立马就改口了。

“这就对了嘛,人怎么能咒自己呢?大家都好好的,永远活下去。”刘细君笑着说道。

天凛大厦B座。

“哎呦呦,我的亲老婆啊!你可轻点捏啊!我肩膀疼!”宫月九皱着眉头,摸着自己非常痛苦的肩膀说道。

“不跟你捏捏,你这天天趴电脑,什么时候才能好啊?”林柯莹摇着头叹息着说道,手里还有不得加重的力道。

“哎呦呦,是真的很疼啊!”宫月九痛的呲牙咧嘴。

“你就忍着点吧!”林柯莹笑嘻嘻的说道。

“那我可得好好治治你。”宫月九一把扯过林柯莹的身体,将他整个人放在自己的身上,紧紧的抱着,嘴唇便袭击了上去。

“别别别,我自己能行,不用你这样安慰。”林柯莹吐出一口水来,摇摇头。

“嘿,由不得你,小家伙!”宫月九说着就要吻上去。

即将快要吻上去的时候,电脑屏幕忽然亮了。

“滴滴滴滴!”

“真是的,怎么这个时候发来信息?”宫月九立马皱紧了眉头,林柯莹趁机爬了起来。

宫月九立马点击看信息的来源,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还真有啊!还以为没有呢。”宫月九说着说着点开了文件夹——

虚拟世界

独立于现实世界、与现实世界有联系的世界

运用电脑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技术和人类的意识潜能开发、或形成的独立于现实世界、与现实世界有联系、人们通过虚拟头盔和营养舱以意识的形式进入、类似于地球或宇宙的世界。

目前在互联网上所表现出的“虚拟世界”是以计算机模拟环境为基础,以虚拟的人物化身为载体,用户在其中生活、交流的网络世界。虚拟世界的用户常常被称之为“居民”。居民可以选择虚拟的3D模型作为自己的化身,以走、飞、乘坐交通工具等各种手段移动,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各种媒介交流。我们称这样的网络环境为“虚拟世界”。尽管这个世界是“虚拟”的,因为它来源于计算机的创造和想象;但这个世界又是客观存在的,它在“居民”离开后依然存在,真实的人类虚幻地存在,时间与空间真实地交融,这是虚拟世界的最大特点。

很多网友会将自己在网上的虚拟生活(包括游戏、社区、个人主页等)广义的称为我的“虚拟世界”

同时虚拟世界又分为“虚拟的幻想世界”与“虚拟的现实世界”。

虚拟的现实世界”是为虚拟世界的“居民”提供最原始的基本虚拟要素,利用它们,居民可以在一无所有的“土地”上建造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居民对其创造的虚拟财产拥有产权,由创造者决定他们的产品是否可以被复制、修改或者转手。要人们自己来创造与扩展虚拟世界中的“现实”。同时,虚拟世界的生活与现实世界的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我们人类是不可能永远存在的。不论如何,人类终将从宇宙中消失。但是,在我们消失之前,我们的计算机能力或许已经足够强大,能够极尽详细地模拟人类的经验。一些哲学家和物理学家已经开始思考,我们是否早已走到了这一步。或许,我们正身处一个计算机模拟中,我们体验到的现实只不过是该程序的一部分而已。

现代计算机技术极其复杂,而量子计算(quantum computing)的出现使其更加复杂。通过这些强大的机器,我们将能够大规模地模拟更加复杂的物质系统(physical system),其中可能包括完整的生物体,甚至人类。但是,为什么要在这里止步不前呢。

这一想法并没有它听起来那么疯狂。最近,两位哲学家表示,如果我们承认电脑硬件最终会变得极为复杂,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已经是一种“先人模拟”(ancestor simulation),即未来人类对过去的虚拟重现的一部分了。同时,三位核物理学家以“所有科学程序都要做出简化假设”(simplifying assumption)这一观念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检验这一假说的方法。他们认为,如果我们活在一个模拟之中,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检测出这些简化假设。

然而,这两种观点,无论从逻辑角度出发,还是从实证角度出发,都只是留下了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模拟之中的可能性,无法指出真实生活和模拟生活的区别所在。不过,即使我们不生活在一个模拟世界中,核物理学家们提出的模拟实验的结果也依旧可以得到解释。因此,这一问题仍悬而未决:是否有方法判断我们的生活真实与否?

我们都知道,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人类会不复存在。或许我们会完全灭绝,没有进化的后裔,也可能会有一种或多种后人类(post-human)物种作为我们生命的延续,但是我们人类终会消失。然而,如果未来我们确有后裔,他们或许会有兴趣创造先人模拟,即由有意识的人类居住的虚拟宇宙。如果创造这种模拟的技术足够普及,模拟人类便会大幅激增,以至模拟中的第一人称经验(first-person experience)会比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的第一人称经验要丰富得多。

如果你偶然发现,你自己有亲身意识经验(first-person conscious experience),一个有趣的问题便产生了:你如何才能知道你到底是人类本身,还是一个先人模拟,尤其是在后者大大多于前者的情况下?哲学家尼克·博斯特伦(Nick Bostrom)提出了一个思考这一问题的框架。他认为,以下三种可能必居其一:第一,人类或者类人物种在取得模拟技术之前就灭绝了;第二,“后人类”文明对创造或使用这一技术兴趣寥寥;第三,我们“可能”就是一个模拟的一部分。我说“可能”是因为,在同等条件下,一个意识经验就是模拟经验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其他两个可能性(灭绝说和缺乏兴趣说)不成立,那世界上就会有数量极为庞大的模拟经验。

当然,在博斯特伦之前就有人思考我们感知到的现实可能是虚拟的,虽然人们提出的模拟器的性质各不相同。人类意识是模拟的,这一观点不但是哲学和科学思考的问题,还是科幻领域的主打题材。在黑客帝国三部曲的第一部,《黑客帝国》(The Matrix)(1999年)中,观众所知的世界就是一个电脑模拟,目的是在保持人脑繁忙工作的同时,利用人体里的化学反应来创造能源。在《黑客帝国》中,人类在一个完全沉浸式的虚拟现实环境里,以计算机化身(avatars)的形式体验着这个世界。但是,这套模拟有着诸多缺陷,让一些觉醒的头脑可以发现这一系统中的小故障,而“真实世界”中的人类也可以侵入名为“矩阵”(Matrix)的模拟现实。

博斯特伦的观点略微不同:他认为,不仅仅是人类,整个宇宙都是模拟的。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的意识,以及与程序中无感知部分的互动,都是代码的一部分。然而,博斯特伦也承认,即使是对一个强大的计算机系统而言,要完全模拟现实的各个层面可能是不切实际的。正如我们的科学模拟包含一些不要求冗余细节的抽象层面,模拟系统也可能会借助某些规则和假设,使一些细节不用被模拟出来。而当我们做实验时,系统便会补充细节:例如,博斯特伦在其2003年发表的论文,《你活在一个计算机模拟中吗?》(Are You Living in a Computer Simulation?)里写道:“当[模拟系统]发现一个人正准备观察微观世界时,它可以根据需要,在一个[恰当的模拟领域]中填充足够的细节。”这样一来,系统就不用准确无疑地追踪所有粒子或星系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