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二首选一)[1]

其一

汉江江上月[2],今夕去年看[3]。尚忆岘山曲[4],秋城波色寒。故乡仍节序,衰鬓且儒冠[5]。桂子真谁种,天空落未干[6]


[1] 本组诗共二首,此选一首。李梦阳在江西被诬去官后,于正德九年(1514)作荆湖游。据《李空同先生年表》,他曾至襄阳,“爱岘山、习池之胜,欲作鹿门之隐,会江水泛涨,汹汹没堤,乃归大梁”。从诗意来看,此诗当作于次年中秋。

[2] 汉江:水名,一称汉水,为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宁强县北蟠冢山,流经陕西省南部、湖北省西北部和中部,至武汉市汉阳入长江。

[3] “今夕”句:今天晚上也看到了同去年一样的月亮。意谓自己去年中秋也在此地度过。

[4] 岘山曲:岘山在湖北襄阳市南,也叫岘首山。晋羊祜镇襄阳时,尝登岘山,置酒言咏,被后世传为佳话。

[5] “故乡”二句:意谓故乡虽然也是中秋节,可是自己却漂泊在外,逐渐衰老,因此更加思念家乡。节序,指中秋。衰鬓,鬓边有了白发,形容衰老。儒冠,儒生戴的帽子。后转作儒生之称。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6] “桂子”二句;形容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洒落大地。桂子,即桂花,这里代指月光。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因以桂子为月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