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舟次扬州[1],和杨济翁、周显先韵[2]

落日塞尘起[3],胡骑猎清秋[4]。汉家组练十万[5],列舰耸层楼[6]。谁道投鞭飞渡[7],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8]。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9]。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10]。倦游欲去江上[11],手种橘千头[12]。二客东南名胜[13],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14],直觅富民侯[15]

【解读】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一度占领扬州,以它作为渡江基地,妄图一举吞灭南宋。南宋军民奋起抗敌,采石矶一战大败金军,完颜亮也被部下所杀。趁此大好时机,年轻的辛弃疾在济南起兵抗金,开始了他的政治、军事生涯。转眼间十七年过去了,淳熙五年(1178)作者“舟次扬州”,在这个对于国家和他本人都有纪念意义的地方不禁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慨很深的抒情词。上片满怀豪情地追忆十七年前的旧事。这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风雨佛狸愁”,共七句,以简括而形象的描写,热烈而奔放的笔调,歌颂了当年宋军大败金兵的英雄业绩。第二层即“季子”二句,写作者自己在金兵败退的大好形势下,如何英姿飒爽地投入了战斗。下片转入当前,写时光流逝,事业无成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愤心情。也可分为两个层次。前五句为第一个层次,写英雄失路的悲哀。尤其“搔白首”一语,看似平淡,实含深悲。这是暗用杜甫《梦李白》诗中“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的句子,感叹自己大业未成。“二客”句到结尾是第二层次,转入本词题面,对杨、周二人说话,但目的是承上失意叹恨之绪,发自己的牢骚。末二句从表面上看是对朋友的劝勉之语,但其意思应该反过来理解,它实际上是指斥宋廷放弃北伐,苟且偷安,偃武修文的错误方针和卖国行径。这就是全篇主旨所在。


[1] 次:停留。扬州:即今江苏扬州市。

[2] 杨济翁:名炎正,江西吉水人,诗人杨万里的族弟。周显先:字里,生平不详。

[3] 塞尘起:指边境发生了战事。塞,边塞,边疆。

[4] 胡骑: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骑兵。这里指金兵。猎清秋:趁凉爽的秋天发动战争。猎,打猎,借指发动战争。清秋,凉爽的秋天。古时北方游牧部落的军队常趁秋高马肥侵扰南方。这两句指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带兵南侵。

[5] 汉家:代指南宋朝廷。组练:指军队,见前《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组练”注。

[6] “列舰”句:指南宋水军高大的楼船。层楼,高楼。

[7] 投鞭飞渡:东晋时,前秦苻坚举兵南侵,号称大军九十万,他夸口说:“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晋书·苻坚载记》)这里借以讽刺完颜亮侵宋时的嚣张气焰。

[8] “忆昔”二句:指完颜亮侵宋失败,自身被部下杀死的事。鸣髇(xiāo消),即鸣镝,古时匈奴人用的一种响箭,射时发声。西汉时,匈奴头曼单于的太子冒顿对其部下说:“如果我用鸣镝射谁,不跟着我射的,就要被处死。”后来他随父打猎,以鸣镝射头曼,部下也跟着射,射死了头曼单于(见《史记·匈奴列传》)。血污,指死于非命。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南侵受挫,回去后被部下杀死。这里用此二典,借指完颜亮采石矶战败后被部下杀死。

[9] “季子”二句:战国时策士苏秦字季子,曾游说六国,使合纵抗秦,佩六国相印。这里作者以苏秦自喻,说明当年自己趁完颜亮之死在北方起兵抗金,像苏秦一样南北奔走,年轻有为。黑貂裘,苏秦开始游说诸侯时所穿的衣服。

[10] 过扬州:这里是“又过扬州”之意。扬州既是完颜亮兵败被杀之地,又是当年辛弃疾奉表渡江归宋时经行的一道重要关口,那段经历他终生难忘,直到晚年在镇江作词时,还说:“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11] “倦游”句:倦于宦游,不想做官了,要隐遁江湖。

[12] “手种”句:意谓隐居后想以耕种为生。种橘,典出《襄阳耆旧传》:“李衡为丹阳太守,遣人往武陵龙阳氾洲上作宅,种橘千株。临死,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食,岁上匹绢,亦当足用耳。’”

[13] “二客”句:是称赞杨、周二人为江南名士。名胜,作名士、名流解。

[14] “莫射”句:意谓不要再从军。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时,曾射杀猛虎;罢官闲居蓝田南山时,把石头错认为虎,发箭中石没镞。

[15] “直觅”句:汉武帝晚年悔征伐之事,封丞相为富民侯。这里表面上是叫朋友去追求一品太平宰相的官职,实际上是感叹南宋朝廷大敌当前却偃武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