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疗本草译注
- (唐)孟诜原著 (唐)张鼎增补 郑金生 张同君译注
- 442字
- 2021-09-08 12:17:26
枇杷〔1〕
温。利五藏,久食亦发热黄。
子:食之润肺,热上膲。若和热炙肉及热面食之,令人患热毒黄病〔2〕。
卒呕不止、不欲食〔3〕。
又,煮汁饮之,止渴。偏理肺及肺风疮〔4〕、胸面上疮。
【注释】
〔1〕枇杷: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果实。供食用,叶片入药。《食疗本草》认为枇杷性温,但其他药书每称其性寒或性平,可用于清肺热,下气止渴。
〔2〕若和……黄病:此句《医心方》作“枇杷子:不可合食炙肉、热面,令人发黄”。
〔3〕卒呕……欲食:此处原文未注明药用部分。考诸《别录》“主卒呕啘不止”以下,当为枇杷叶之效,译文因补药名。
〔4〕肺风疮:指肺脏感受风毒而引起皮肤生疮、瘙痒,或面上生疮,鼻头赤烂等病症。
【译文】
枇杷性温。有利于五脏,但长期食用也会引发湿热性黄疸。
枇杷果实,吃了有润肺作用,温暖上焦。如果将枇杷和热的烤肉,或者和热面一起食用,会使人患热毒黄病。
[枇杷叶]可治疗突发性的、难以止住的干呕或呃逆,不想进食。
又,煮[枇杷叶]汁饮用,可以止渴。还用于理肺气,治疗肺风疮,胸前或脸上生疮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