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儿童法律意识的发展规律及预测模型研究”(项目批准号:18YJC880099)的最终成果,由于项目对于著作方面的预算有限,还受到2018年被批准立项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发展关键期及预测模型构建”(项目批准号:LQ19C090002)和温州大学的出版资助。

在进行这项研究的过程中,作者还得到了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省未成年人管教所等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这项研究开始于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作者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方向是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鉴于对“问题青少年”本身鉴定的复杂性与多元性,所以,作者选取了一个典型的问题青少年群体,即未成年犯。对于犯罪问题,当前已有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比如有吴宗宪教授全面梳理的西方犯罪学理论,还有年轻学者如姚建龙教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相关研究等。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使自己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作者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确定了当前的研究主题。首先,考虑到作者的学术经历。作者的本科专业是法学,硕士的研究方向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以,想在选题中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其次,考虑到导师多年来在教育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基于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对问题青少年的发生、发展以及各方面的思量,最终确定了本书的研究主题。

在确定了选题后,作者除了阅读大量的书籍、文献之外,还专程在未成年犯管教所进行了实地考察,收集到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其中包括问卷调查数据、个案访谈以及在法律允许的限度内查阅的相关卷宗材料等。

在此,作者对博士研究生导师苏春景教授,以及研究中涉及上述机构及有关领导和为本著作顺利开展提供建议的各位专家们表示衷心感谢。没有他们的指导与支持,这项研究就不能顺利进行以及及时完成。

本著作涉及的内容,除了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内容外,还有在工作后对博士研究生期间研究工作的继续。例如,书稿最后一章关于“法律意识植根于自我的探索性实证研究”,其中涉及对法律意识测评工具的开发、对不同阶段个体法律意识与自我关系的实证研究等内容,均为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究。最后一章的内容也是为作者后续独立提出“法律自我”做好铺垫。因为“法律自我”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鉴于作者的学术阅历与知识储备,也考虑到博士研究生毕业等现实问题,所以,本书稿中没有专门设置“法律自我”这方面的内容。同时,由于时间和精力方面的原因,对最后一章的实证探究,只是选取了法律意识结构的部分内容进行验证性实证研究。

在本书研究中,特别重视了下列几方面问题:

1.理论性

看一项课题是否具备一定的深度与指导意义,首先就看该课题的理论性是否很强。很多的实践工作之所以会出现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的状况,除了其他一些不可控因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理论论证不够全面或理论导向有误。所以,学理性在课题研究中非常重要。作者在构建整个课题的逻辑框架时,除了对前人相关研究做了仔细学习与梳理,同时,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对相关理论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力图为后期的实证研究,乃至进一步地深入拓展研究奠定基础。

比如,当确定研究对象为犯罪群体时,作者便从对犯罪的思考入手,即为何会出现犯罪现象?这种现象是否与社会发展同步?为何人类不喜欢犯罪,但它却与人类社会相伴相随呢?然后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追本溯源,力求从哲学高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接着将犯罪与某一特定群体相结合,对研究范围进行了限定,同时,考虑到这个群体与其他群体的本质区分在哪里?是年龄?还是社会地位?抑或是心智的成熟度不同?最后,结合这个群体的犯罪特点,对犯罪原因进行了理论构建。

2.实证性

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对现实中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一种回应。因此,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无不体现出对目前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现状关注,包括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对未成年犯管教所犯罪青少年的调查、访谈、个案分析等,均是立足于现实,促使研究工作聚焦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后期的在“法律意识植根于自我”对预防犯罪教育的作用,里面涉及的“法律意识植根于自我”体系的几个形成阶段,也是通过大量的实证调研进行了初步验证。因此,本研究在建构好基本理论框架后,务实地踩在了“实证”研究上,坚定地贯彻了“从理论中来,到实证中去”的研究理念。

3.操作性

本研究在提出“法律意识植根于自我”这样一种犯罪预防与矫治教育方式后,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可操作化的转变。比如从微观层面揭示了未成年犯人格的自我形成机制,对人格自我形成的影响因素均进行可操作化的实证验证。后期对法律意识测评工具的开发,以及“法律意识植根于自我”的发展阶段,同样进行了可操作化的探究。使得理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空洞抽象的表现形式,而是落到了实实在在的数据上,并以数据的形式展现给大家。

4.学科融合性

本研究从选题、到研究理论的构建、研究方法的选用以及研究成果的预期适用领域,无不体现出了它的学科融合性。首先,从项目的选题来看,涉及法理学的法律意识内容、心理学自我概念、犯罪学和社会学关于青少年犯罪等相关理论、教育学中预防犯罪教育和犯罪矫治教育等内容;其次,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研究数据进行挖掘,构建青少年犯罪的预测模型;再次,以心理测量统计学关于量表的编制技术开发法律意识发展状况测评量表;最后,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探究研究被试法律意识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心理机制。整个研究过程中,体现出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本书的结构大体上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论述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

第二部分是理论构建部分,即第一章,论述法律意识植根于自我的依据,主要立足于犯罪的视角,论述自我与犯罪的关系、法律意识与犯罪的关系,最后提出法律意识植根于自我的可能性与价值。

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即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定量研究论述未成年犯的亲子关系、社会关系对法律意识植根于自我体系形成的影响,以及未成年犯的形成机制及预测模型,最后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前面的量化研究进行了验证。

第四部分是法律意识植根于自我的教育模式探究,即第四章和第五章,论述了法律意识植根于自我的教育特征、教育主体、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并对法律意识植根于自我体系的形成阶段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同时,对未成年犯法律意识植根于自我的矫治教育进行了简单阐释。在教育理论构建后,作者接着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证研究,通过开发法律意识测评工具,对不同阶段个体法律意识与自我的关系进行实证调查,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个体法律意识植根于自我体系的可能性、方式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