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本书的章节结构

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明清时期出现的9种《西游记》评点本和1种《西游记》续书,这些评点本和续书都认为《西游记》主旨是“证道”,且绝大部分认为所证之“道”是“金丹大道”。

“金丹大道”,又名“丹道”,现代学术界称之为道教内丹学,其相关知识对于大部分《西游记》读者而言都是相当陌生的,而要研究以上提到的这些《西游记》评点本和续书,则显然必须对“金丹大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基于以上认识,本书内容分为十二章:

第一章,将对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评价。

第二章,将专门介绍和探讨“金丹大道”。本章内容是作者近年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并非是现有知识的简单介绍,而是作者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调研所获得的信息,对大量内丹学原典进行发掘、整理和归纳得出的具有较强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与现行各套道教史中所介绍的内容有较大差异。本章内容既是研究以下各章内容的重要依据,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三章至第十二章,将以第二章内容为重要依据,分别对9种《西游记》评点本和1种《西游记》续书进行研究。其中,每一章分别研究一种《西游记》评点本或续书。每一章开始都将简单介绍一下该评点本或续书的版本信息,这些信息大多众所周知;而对于前人未曾研究过的,或研究得不充分不到位的,或研究有失误的内容,则在每一章中再分节进行探讨。

本书首次以明确的“金丹大道”知识为依据,分别对9种《西游记》评点本和1种《西游记》续书逐一进行专门研究,不但研究其评点者、续作者、创作年代等版本信息,更深入探讨其具体点评文字和续作宗旨。本书每一章都有新观点提出,全书得出的许多结论都具有学术原创性。如本书认为:《西游记》自《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问世之初即已被视作一部阐述内丹学的“证道”之书,“证道”说在明代即已确立,而不是像现代学术界普遍认为的是到了清代才确立的;《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批语的立足点并不是儒家心学,而是道教内丹学,其题词者“幔亭过客”并非学术界普遍认为的袁于令,而是另有其人;《通易西游正旨》之“易”并非儒家之“易”而是内丹学意义上的“易”,其作者张含章是一位通晓《周易》及遁甲、堪舆等“学问”的隐士,对道教诸多经典都较熟悉,对道教内丹学最为推崇;《西游记评注》的评点者“含晶子”的真实身份是福建著名藏书家龚易图,他虽是儒生,但完全认同道教内丹学的“三教”观,且具有较高的内丹学理论修养;《西游记记》的评点者怀明虽可能对内丹学有所了解,但理论水平有限,他并非全真教传人,他的内丹学知识可能只是来源于自己对古代丹经文献的研读;《后西游记》的主旨也是“修心证道”,其所证之“道”并非禅宗之“道”,而同样接近于道教的“金丹大道”,不过,其作者对“金丹大道”的认识尚不够准确;胡适和鲁迅在研究《西游记》时都没有看到过明刊本,他们的《西游记》研究所据版本其实就只有三种清代评点本等。


[1] 《西游记》,作家出版社1954年版,出版说明。

[2] 《西游记》,作家出版社1954年版,出版说明。

[3] 《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出版说明。